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但中医对狂犬病的称谓不一致,故病名亦多,如“狂犬啮人”、“犬咬伤”、“猢犬啮”、“癫狗伤”等。
病 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皆由疯犬伤人或皮肤有破误触疯犬唾液或患者涎液、汗液,染毒而发。
中医学认为,疯犬毒气先着肌腠、经络,引起营卫不调,经脉瘀滞,继而毒攻脏腑,致生变症;毒攻于心,五神易位,则恐惧不安,怕风恐水;心神散乱,故发狂症;毒邪入里,化痰生风,与肝风相引,则抽搐频作;最后五脏气绝,阴阳离决而危。故云疯犬唾液具有传染性,病毒由外达里,外着肌肤,内入脏腑而致危。
症 状:初起兴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故有人又称本病为“恐水症”。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发狂,或抽搐频作。
1.斑马散
【组成】羌活60克,独活60克,黄连60克,甘草60克,
槐花60克,天竺黄60克,栀子60克,金银花90克,木通90克,猪苓90克,泽泻90克,土茯苓90克,细辛45克,僵蚕45克,马钱子500克,斑蝥100只。
【制法】散剂。先将马钱子、斑蝥两药如法炮制,余药烘干,共研极细末,瓶装密封备用,勿泄气。
【用法】口服。5岁以下每次服0.9克,5~15岁者每次服1.2克,15岁以上者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能】攻毒逐瘀、清热利水、祛风定惊。
【主治】狂犬病。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屡用效佳,服药后有效率达99%以上。服用本方期间及服药后3个月内禁食鸡、羊肉、鲤鱼等发物。
2.黑虎丹
【组成】炙川乌60克,炙草乌60克,煅自然铜60克,炙马钱子6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克,一日服2次,米酒冲服。同时配服新加败毒汤:荆芥、防风各9克,云苓10克,川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柴胡9克,前胡9克,银花12克,篇蓄9克,瞿麦9克,花斑竹根30克(即虎杖的根),车前子6克,丹皮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可服足7~10剂,与黑虎丹交替服用,以半个月为宜。
【功能】祛风解毒。
【主治】狂犬病潜伏期。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下)周华丰方。屡用效佳。
临床应用数十年,治验甚多,无一发病而皆获愈。黑虎丹炮制法:川、草乌均用砂炒至老黄过心;煅自然铜烧红后放于潮湿地自然冷却,如此反复3次;马钱子先用童便浸泡24小时,然后用清水漂48小时,晾干后用砂炒至老黑过心,去表皮绒毛。即可共研细末。
3.狂犬丸
【组成】桃仁(去皮尖)6克,土鳖虫(去头足)6克,木通6克,生大黄1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10克,一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泻毒逐瘀、通利二便。
【主治】狂犬病。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凡狂犬咬伤病者,经服药后,必泻下猪肝、鱼肠样黑色大便,小便如苏木水样,一般服药至大、小便正常为度。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4.盘龙散
【组成】左盘龙(即鸽子粪,土瓦上微焙干)、地肤子、紫背天葵子各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用黄酒30克送服,每隔6小时服1次。儿童酌量少服(最少为6克),连服2~3星期以上为度。
【功能】解毒祛风。
【主治】狂犬病。
【加减】若大便闭塞,应加服下瘀血汤(《伤寒论》方)加黄酒、蜂蜜服之。与本散交替服用,效果尤佳。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田氏家传秘方。多年应用,屡用效佳,总有效率达100%。
5.马雄散
【组成】制马钱子30克,明雄黄(飞净)120克,滑石(水飞)120克,朱砂(水飞)60克。
【制法】散剂。先将马钱子用童便浸泡7日,取出,再用麻油煎炒干脆为度。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服9克,用灯心、生姜煎水,于临睡前吞服。轻者服用1次,隔7日再服1次。儿童剂量酌减。
【功能】解毒利水。
【主治】狂犬病。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张传国祖传验方。屡用效佳。服药后可预防狂犬病发作。
6.斑连散
【组成】斑蝥3个,川黄连、江米各9克。
【制法】散剂。将上3味药放砂锅内炒黄,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上药量,一次用黄酒送服。每日服1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狂犬病。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武献周祖传秘方。
若狂犬咬伤后,即服此散,百发百中,效果显著。禁用铜、铁器制药、盛药。
7.六味大黄丸
【组成】大黄90克,桃仁20枚,廣虫(炒,去足)20枚,穿心莲、蚤休各30克,车前子2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一日服3次,黄酒送服。
【功能】祛瘀通便、解毒利水。
【主治】狂犬病(潜伏期)。
【附记】引自《临床验方集》笔者经验方。本方系根据《伤寒论》下瘀血汤加穿心莲、蚤休、车前子而成。临床屡用,无一例发病。
8.疯狗散
【组成】刺秋皮(炒)6克,疯狗草(炒)9克,升麻6克,通草6克,葛根3克,麝香0.3克,木通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用黄酒冲服。一日服2~3次。外用毛栗嚼烂贴伤处,随干随换。贴药时,用童便将伤口洗净再贴。
【功能】祛风、解毒、利水。
【主治】疯狗咬伤。
【附记】引自《陕西中医验方选编》郭松亭祖传秘方。
刺秋形如楸树,惟上有刺,故名刺秋。药用根皮。疯狗草是
一种民间草药,雒南县阴山中多产。此草根在土内横生,叶如石韦,但石韦有毛,而此叶无毛,纯为绿色。取根阴干用。因其根折断内有如狗毛状,故名。此方治疗疯狗咬伤最为有效,历程四.十余年,疗效达100%。或可取斑蝥7个,蜈蚣1条,共研细末,敷患处,效果亦佳。
9.逐痪散
【组成】麻黄15克,川乌6克,草乌6克,细辛4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蒙花12克,银花15克,僵蚕10克,全虫10克,蝉蜕10克,红娘10克,夏枯草18克,甘草6克,棕树根6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一日服3次,开水泡服盖焖5分钟后,顿服之。
【功能】解毒发表、熄风镇痉。
【主治】狂犬病。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本方由道家房氏所创。临床观察,疗效甚好。凡服药后,无1例狂犬病发作。
凡狂犬病,在被狂犬咬伤初期,任选一方用之,皆有预防发病之效,屡用屡验,效佳。若病已发作,宜配合中西医救治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