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259

原创杜贵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

它是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和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腰痛并常伴坐骨神经症状的一种病变。

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约为2:1,这与劳动强度及外伤有关。椎间盘突出的平面因腰骶部活动大、处于活动的脊柱和固定的骨盆交界处,承受的压力最大,容易发生退变和损伤,故L4/5和L5S1椎间盘发病率最高。

病理

1、突出前期

此其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状物,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纤维环因损伤变软、变薄或产生裂隙。此期病人可有腰部不适或疼痛,但无放射性下肢痛。青少年患者可在无退变时,因强大的暴力导致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

2、椎间盘突出期

外伤或正常活动使椎间盘压力增加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

突出物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发生放射性下肢痛,

或压迫马尾神经而发生大小便功能障碍。

在急性突出期,突出物产生的化学介质使受压的神经根产生水肿,充血变粗和极度敏感,任何轻微刺激均可产生剧烈疼痛。

待化学性炎症反应消失后,突出物的单纯机械性压迫迫使其传导能力下降,则表现为运动和感觉功能缺失。

髓核突出的病理形态,有3种类型:

(1)膨出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表层完整,退变的髓核经薄弱处突出,突出物多呈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完整。此型后纵韧带和部分纤维环完整,突出物常可自行还纳或经非手术方法而还纳,临床表现为间隙性发作。也可因外伤,如粗暴手法使纤维环完全破裂,变成破裂型或游离行突出。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退变和破碎的髓核由纤维环破口突出,突出物多不规律,有时呈菜花样或碎片状。病程较长者,突出物易与周围组织粘连,产生持续性压迫。

(3) 游离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块经破口脱出游离于后纵韧带之下,或穿破或绕过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外间隙。游离的髓核碎块有可能远离病变间隙,到达上或下一个椎间隙平面。有时大块髓核碎块脱出将椎管堵塞,或破入硬膜囊,造成广泛的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损伤。

3、突出晚期

椎间盘突出后,病程较长者,椎间盘本身和其他邻近结构均可发生各种继发性病理改变

(1)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

(2)椎间盘整个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3)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损伤:由于突出物的刺激压迫,受累的神经根在早期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呈充血、水肿、变粗,异常敏感。

长期压迫神经根可发生粘连,神经纤维可变性和萎缩,其支配区运动感觉丧失。

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除机械性压迫外,常因突出物对神经的弹射作用而损伤神经纤维,甚至发生变性,常有大小便障碍,处理过晚损害难以回逆,神经功能难以完全恢复。

(4)黄韧带肥厚:为继发性改变,黄韧带正常厚度为2-4mm,腰椎间盘突出后,其生理前凸往往消失或局部畸形,椎间稳定性丧失而出现过度活动,使黄韧带受到牵拉处于紧张状态,张力和压力的增加,促使黄韧带增厚。后方黄韧带增厚造成中央管狭窄压迫硬膜囊,侧方黄韧带肥厚造成侧隐窝的狭窄,压迫神经根。

(5)椎间关节骨性关节炎:椎骨间失稳退变、椎间关节软骨磨损,软骨下骨质裸露、骨质增生,逐渐形成骨性关节炎而引起疼痛。

(6)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年龄较大病程长的患者,常有椎板和黄韧带肥厚、小关节肥大增生内聚、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形成继发性狭窄,再加上椎间盘突出使椎管更为狭窄,加重对神经根和硬膜囊压迫。

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疼痛机制

1、机械性压迫学说

椎间盘髓核突出机械压迫引起腰背痛、坐骨神经痛

2、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有人提出,正常的神经受压并无疼痛发生,只有炎症神经受压时才能产生疼痛。椎间盘突出附近的神经根常有充血、水肿、炎症变化,这种炎性神经根疼痛非常敏感,术中稍一触及即可引起病人的严重疼痛。

3、自身免疫学说

有人提出了椎间盘自身免疫病的设想。椎间盘髓核是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的封闭结构组织,与周围循环毫无接触,其营养主要来自软骨终板的弥散作用,故人体髓核组织被排除在机体免疫机制之外。

当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破纤维环或后纵韧带的包围,在修复过程中新生血管长入髓核组织,髓核与机体免疫机制发生密切接触,机体受到刺激后,就会产生免疫反应,由于免疫反应,一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还可引起其他节段的椎间盘变性和疼痛。

分类

分为中央型和旁侧型,旁侧型最多,少数位于椎间孔或其外侧称为极外侧型或远外侧型。

图片

1、旁侧型突出:突出位于椎间盘的后外侧,即后纵韧带外侧缘处,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引起根性放射性腿痛,多为一侧突出,少数为双侧突出,根据突出物顶点与神经根关系,把旁侧型又分为根腋型、根肩型和根前型。

(1)根肩型

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肩部),将神经根向内后侧挤压。

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向健侧弯,向患侧突,如向患侧弯则疼痛加重。

(2)根腋型

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腋部),将神经根向后外挤压。

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向患侧弯,向健侧突,如方向相反,疼痛加重。

(3)根前型

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将神经根向后挤压。

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生理前凸消失,前后活动均受限,多无侧弯畸形或出现交替性侧弯畸形。

髓核突出的位置与神经根关系是可变化的,症状体征也相应发生变化。

2、中央型突出

髓核从椎间盘后方中央突出,压迫神经根和通过硬膜囊压迫马尾神经,引起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损害的症状体征。一般以偏中央型为多,正中央突出少。

(1)偏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侧,主要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受压,一侧较重,另一侧较轻。

(2)正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的正中央,一般突出范围较大,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和纤维环碎块脱出聚集在后纵韧带下或进入硬膜外腔,甚至破入硬膜囊,致使两侧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广泛受压,临床表现广泛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也有的髓核突出较局限者,仅压迫马尾神经引起大小便障碍和鞍区感觉障碍,并无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症状。

临床表现

1、症状

腰痛伴有根性分布的放射性下肢痛为本病的典型特征。

发病多有诱因,一般与外伤有明显关系(58.5%),无明显外伤者(14.83%)、着凉者(3.34%)。

多数为先腰痛然后放射性坐骨神经痛(60%)或腰腿痛同时发生(20%),少数先腿痛后腰痛占(20%)

腰痛呈钝痛、酸痛、锐痛等与体位和休息有关系。

下肢痛呈锐通、烧灼痛、串电样放射痛至小腿足部,常与体位和因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升高有关。

高位椎间盘突出者可出现腰痛及下腹部或大腿前内侧痛。

伴腰椎管狭窄者可出现间隙性跛行。

严重神经根压迫,神经麻痹、肌肉瘫痪的多见于L4-5间盘突出。

L5神经根麻痹导致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踇长伸肌麻痹呈足下垂

L5S1间盘突出导致S1-2神经根麻痹导致小腿三头肌瘫痪少见。

部分病人无下肢疼痛而肢体麻木,麻木感觉区域按神经根受累区分布。

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早期产生双侧严重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尿储留、尿失禁或不能控制,男性多有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还有肢体发凉、下肢水肿等少见特殊体征。

2、体征

一般体征

(1)腰部畸形

症状较轻者可无改变,症状明显者姿态拘谨,脊柱外形腰椎平直或侧凸,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严重者身体前倾而臀部突向一侧,跛行。脊柱侧弯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以凸向患侧,也可以凸向健侧,如髓核突出在神经根外侧,上身向健侧弯曲,腰椎向患侧可松弛受压的神经根,当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上半身向患侧弯曲,腰椎向健侧可缓解疼痛。

图片

2)压痛点

在椎间盘突出间隙相对应的棘突间旁侧有局限性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压痛和放射痛点极为重要,对诊断和定位均有重要意义。如果让患者站立腰过伸位检查,则较容易查出压痛与放射痛。放射痛的部位和神经根支配区相一致。

(3)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

原因是废用性萎缩或神经根受压所致。

L4-5椎间盘突出踇趾背伸无力

L5S1椎间盘突出小腿三头肌肌力减弱,提踵无力

L3-4椎间盘突出影响股四头肌,伸膝无力

(4)皮肤感觉减退

L4-5椎间盘突出为小腿前外侧及足背踇趾背侧

L5S1椎间盘突出为小腿后外侧、足跟部和足外侧、足底

L3-4椎间盘突出为小腿前内侧

(5)反射改变

L3-4椎间盘突出 膝腱反射减弱 L4神经根受累

L5S1椎间盘突出,跟腱反射减弱 S1和S2神经根受累

L4-5椎间盘突出,跟腱和膝腱反射无变化

图片
图片

各种特殊体征

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只手握患者踝部,另一只手置于大腿前方保持膝关节伸直,然后徐徐将下肢抬高。

图片

如果直腿抬高受限并出现小腿以下的放射痛为阳性。正常人抬高度数差距较大,一般为80°-90°,甚至更大,因此需要和健侧对比。椎间盘突出物越大,神经根受压越严重,直腿抬高受限越明显。

拉塞克征(Laseque)

仰卧屈髋屈膝90°,当屈髋位90°时,伸直膝关节引起患肢疼痛或肌肉痉挛者,称为Laseque征阳性。

健肢抬高试验(Fajersztain)

方法与直腿抬高试验相同,当健侧下肢直腿抬高时引起患侧下肢放射痛为阳性。其机制是当健肢抬高时,健侧的神经根袖牵拉硬膜囊向远侧移动,同时牵拉患侧神经根也向远侧移动引起患侧下肢放射痛。多见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或突出物位于神经根腋下部时,神经根肩型则为阴性。

加强试验(Bragard)征

在直腿抬高试验同一高度,再将踝关节用力背屈,使受累神经根进一步受牵拉,下肢放射痛加重为阳性。或在直腿抬高到一定高度产生下肢放射痛时,将下肢稍降低高度使放射痛消失,此时再将踝关节用力背屈,如又引起下肢放射痛,也为阳性。此试验有助于鉴别直腿抬高受限是由于神经根或是由髂胫束或腘绳肌紧张引起。因为踝关节背伸可增加神经根紧张,而对髂胫束和腘绳肌则无影响。

仰卧挺腹试验

患者仰卧,双上肢置于身旁,以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做抬臀挺腹动作使臀部及腰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放射痛为阳性,如果放射痛不明显,在挺腹同时检查者用手压迫患者腹部或两侧颈静脉引起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颈静脉压迫试验(Naffziger征)

压迫一侧或两侧颈静脉1-3分钟,出现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为阳性

屈颈试验(Lindner)

取坐位或半坐位,下肢伸直时,向前屈颈引起下肢放射痛为阳性。

腘窝神经压迫试验

在拉塞克试验基础上,稍伸膝时压迫腘窝产生放射痛为阳性

弓弦试验

取坐位,头脊柱平直,小腿自然下垂,将小腿逐渐伸直或挤压腘窝产生坐骨神经痛

股神经牵拉试验

俯卧位髋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一只手扶腰骶部,另一只手放于大腿前方,将患肢向上抬提使髋关节过伸,如果出现大腿前方放射痛为阳性,在L2-4椎间盘突出时为阳性,L4-5和L5S1为阴性。

坐骨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坐位颈部屈曲,当髋关节处于屈曲90°时,伸直膝关节下肢放射痛为阳性。

Hoover征

患者仰卧,当抬高患肢时,对侧肢体肌肉收缩

压痛屈膝反射

患者俯卧位,用手指直接按压背部压痛点时屈膝90°,为反射性伸髋肌痉挛所致。




上一篇:肝硬化,我的方子公开!茵陈+鳖甲黄金组合,坚持1个月肝脏软如豆腐,赶快收藏起来!

下一篇:情献秘方(30)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