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中医杨博士 ·三甲医院中医科医师
组成 生地20~30克黄连9克栀子(炒黑)9克赤芍9克滑石9克丹皮9克瞿麦12克木通9克地骨皮9克
功能凉血,通淋,清热。 主治急性膀胱炎。
用法水煎,如遇较为急重者,一日宜服两剂,分四次,每隔四小时一服。
方解 急性膀胱炎(或膀胱尿道炎)多属“热淋”、“血淋”范畴,以生育期女性患者居多。临床见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少腹迫急感或痞胀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每有肉眼可见、色泽深浅不一之血尿,或兼有口干心烦,轻度寒热等症。脉多偏于洪数或弦数,薄苔,舌质红绛,舌尖尤甚。
方用生地、黄连、栀子以凉血清心泻热;赤芍、丹皮、地骨皮以消瘀,导郁伏之火下行;瞿麦、滑石、木通以通淋利水,清热渗湿。
全方着重于凉血、通淋、清热,能较好地发挥综合疗效。
加减运用 症情急重者,可于原方另加琥珀(研末,分冲)2克、生牛膝15克;溺时灼热感明显者,加侧柏叶12克、螺厣草(又有镜面草、地连钱等名)24克;溺时涩痛甚者,原方去丹皮、地骨皮,加小蓟15克、生蒲黄9克;兼有肺肾阴虚、口干腰酸者, 原方去滑石,加麦冬15克、续断9克;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原方去瞿麦、地骨皮,加阿胶12克、生牛膝18克,另加服六味地黄丸以育阴扶正。 方歌 新订生地连栀汤,丹皮瞿滑木通尝; 兼施赤芍地骨皮,主治炎症在膀胱。
按语 急性膀胱炎的治法,其重点当于祖国医学“血淋、“热淋”中求取。古方治淋,大致以清膀胱湿热、凉血、通淋为大法。朱丹溪认为,“淋有五,皆属于热”。而在五淋中,“热”的病理又以血淋为甚。生地连栀汤系鸡苏散(《类证治裁》方:鸡苏、生地、木通、滑石)和八正散二方之加减化裁方,而凉血、通淋、清热之药效则胜之。生地作为主药之一,功兼养阴清热,具有祛邪扶正双重效能;在清热药中,古代淋证诸方,或用黄连、或用黄芩、或用黄柏,我从临床治验中体会到,黄连效验较胜,这亦符合此病系“心移热于膀胱”的辨治观点。加丹皮以除郁伏之热,药效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