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亳州,9月的风里混着黄芪的苦味和胡椒的辛香,却吹不动柜台上的价签。

药交会刚开场,老板们围成一圈,没人聊行情,只比谁的手机电量掉得慢——反正也没人打电话来问货。

白术去年涨到天上,今年扩种像打鸡血,结果安徽河南一旱,减产没减面积,价格直接跳水。
老药商老李蹲在摊位后头,烟一根接一根:“去年囤白术的,现在坟头草三米高了。
”
菟丝子更尴尬。
老产区甘肃喊减产,东北新产区直接机械化收割,机器一过,地皮都翻得干净。
货是够了,心气没了,报价像泄气的皮球,一捏一个坑。
苍术、黄芩、三七、桔梗……名单拉出来像中药版的“复仇者联盟”,个个带伤。
苍术技术突破,产量翻番,价格直接躺进ICU;三七库存堆成山,抄底的人越多,价越低,像股市里那群抄在半山腰的韭菜。
涨价的?
五倍子算一个,连续减产,价格硬得像石头,但问的人少,像冷门歌手开演唱会,票贵,没人抢。
胡椒、益智跟着调料板块小蹦跶两下,市场翻个白眼:就这?
药交会数据挺好看,交易额涨5%,可成交量缩了。
参展的5000家企业里,一半在拍照片发朋友圈,一半在算今年还能不能给员工发中秋月饼。
政策那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刚发文件,要淘汰低质产能。
翻译成人话:以后烂货别想进市场。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最慌的是手里那批“烂货”怎么办。

数字化论坛倒是热闹,区块链溯源、智能仓储,听起来像给中药市场装了个“滴滴打车”。
但老板们更关心的是:这系统能不能先把库存里的三七卖出去?
九月产新季,才是大考。
白术、黄芩、桔梗陆续上市,价格要么跳楼,要么蹦极。
需求端要是还像现在这么佛系,旺季也得变“望季”。
小品种反而有机会。
五倍子、荆芥穗,盘子小,故事好讲,资本一进场,价格能飞。
但飞多高,得看有没有人接盘。
药市这盘棋,现在是“供大于求”四个字压得死死的。
破局只有两条路:要么需求突然爆发,要么低质产能真的被政策清场。
至于现在?
老药商们总结得挺实在:“少看K线,多睡觉,等风来。
”
你觉得这波行情,哪个品种会先翻身?
留言区聊聊,说不定下一个踩中风口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