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曾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半夏之乡”,西和半夏也受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过去西和所产半夏能占据全国半壁以上江山,如今随着产地的迁移,西和县已不是半夏的最大产区,但其半夏因为粉性品质好,仍是出口的主要选择。
本次产地调研时间在2025年7月底,调研人员为中药材天地网信息部部长、首席分析师陈庆,调研区域为甘肃省西和县的西峪镇、稍峪镇和何坝镇,主要调研内容为产地农户的种植成本情况,陪同人员为中药材天地网西和县产地信息站之中的剡总、任总。
陈庆调研西和县西峪镇半夏种植农户
中药材天地网对半夏2024年产量监控总量在16000吨左右(干货),其中甘肃省产量在3000吨左右,对河北省2024年产量监控情况已达到的12000吨,而在天地网数据库的记录中,半夏的年需求量在9000吨左右。就2025年情况,根据西和县公开数据,该县2025年半夏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
西和县半夏栽种在山区,不具备河北安国栽种半夏那种平原条件,机械化降本增效方式难以利用,生产效率低,而且需要通过抽水机将水源从山下输送到山上,在灌溉上的设备、电费等投入都比较大。
陈庆查看农户挖出的今年的半夏
西和县半夏种植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种球投入,不同于河北安国半夏种植可以使用留种这种节约成本的方式,西和县半夏因粉性重,无法留种。2025年西和产新的半夏,种球购进成本在26-30元/千克,按一亩地密集下种400公斤左右种球来计算,每亩地单是种球成本就在11500元/亩左右。
7月底调研时在西和县西峪镇农户田中随机挖出的几棵半夏看个头
据当时多位被调研的农户反映,2025年西和县偏旱,而根据对田地的观察,农户在背负着半夏如此大种植成本的压力下,为了卖个好价钱,皆为精耕细作的方式,铺设着较好的浇灌管道和喷灌措施,有的在山上也挖了储水池,好处是护住了半夏的长势,坏处则是成本的增加,设备管道加电费,每亩成本又增加了好几百。
西和县稍峪镇农户的半夏种植地中密集分布着喷灌管线
西和县半夏的种植成本投入高,农户们为了护好自己在山上种的半夏,都是在山上搭着棚子居住,条件艰苦,冬冷夏热,其中不乏部分农户还是银行进行了贷款(助农贷,10万元一年利息5500元左右)。
背后就是西和县稍峪镇半夏种植农户看守的棚子
综合2025年7月在甘肃西和县的对半夏种植成本的调研结果,2025年西和县采收的半夏,种植成本明细如下:
过去西和县半夏折干的亩产量,种的较好农户在350公斤/亩左右,按其折算下拉,每公斤干货的半夏成本在58元左右,目前甘肃半夏已经开始产新采挖,若部分农户的亩产量只在300公斤,则干货成本会高达68元。
根据西和县西峪镇、稍峪镇和何坝镇多位受调研的农户反馈,其在2024年半夏产新时算下来是亏本的,问其为何去年亏本了,今年2025年还是继续种植,其反映在2020、2023年等价格不错的时候,收入还是挺高的,而且一些设备设施投入了舍不得放弃,加上仍想赌一赌今年的行情,所以延续着种植。
如今半夏的主要货量产出地已经变为了河北安国,该地也将在10月后开始产新,其今年的规模依然不容小视,预计产量会继续增长,半夏还将遭受新一轮的供应冲击。就甘肃西和县的农户而言,今年若继续亏本,明年还会不会继续种植,调研了很多人,基本都是对未来表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