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草药师
消肿膏(腱鞘囊肿) 【组成】七厘散(中成药)40克,徐长卿(全草)80克。 【制法】先将徐长卿研末,与七厘散和匀,用75%乙醇或白酒调为糊膏状备用。 【用法】取药膏适量,敷于患处,或先用消毒针将囊肿刺破后敷药,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腱鞘囊肿。 【疗效】疗效尚属满意。 【附记】笔者经验方收入《中医外治大成》。上药也可放入75%乙醇300~500毫升中,密封浸泡10天。用棉球或纱布浸透药液,外敷患处,2天一换。
家传秘方~黄芪健脾汤(脾胃不振,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中气虚弱) 黄芪12克 防党 白术 茯苓 香附 法夏 内金各10克 麦牙 淮山各12克 春砂3克 陈皮5克 炙草6克
桂附地黄汤加味治疗甲状腺炎降压方 炮附子12克,肉桂、干姜各9克、艾叶3克、淫羊藿 10g , 熟地黄 15g , 黄柏15克,山茱萸 12g , 黄芪 30g , 白芥子 10g , 柴胡6克,连翘9克,夏枯草15克,浙贝母 10g , 牡蛎 10g , 当归 15g , 鸡内金 10g , 焦山楂 、 焦神曲 、 焦 麦 芽 各 10g ,车前子30克,泽泻30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7付,煎16袋
恩师留下的治疗鼻炎绝方 白芷10克,筚拨6克,川芎6克,酒远志6克;共为极细末,装入瓷瓶勿叫泄气;不管风寒风热引起的头疼,都可用,而且立杆见影。用时到入手心,按在鼻孔上连吸3口,头疼剧烈者当可减轻;轻者几次全愈。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肺炎治疗验方 【组成】柴胡30克 黄芩30克 鱼腥草30克 金荞麦30克 生石膏50克 半夏12克 党参30克 桔梗10克 生姜10克 甘草15克 大枣3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前额头痛治疗验方 【组成】九香虫15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赤芍15克 川芎30克 地龙10克 菊花30克 珍珠母30克 生姜6片 葱白4茎 大枣3枚 黄酒250毫升。 【用法】上药用黄河回250毫升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3剂为一个疗程。 注:特别强调葱姜酒不能少
一切脚气,烂脚丫,脱皮特效方 苦参700克,黄柏500克,香白芷800克,五倍子1200克,红花800克,硫磺粉2000克,枯矾1900克,利凡诺400克,水杨酸5800克,苯甲酸1100克,酒精19000毫升, 将苦参,黄柏,五倍子,红花,香白芷用95℅酒精浸泡15天过滤取得A液,再将枯矾,硫磺粉,利凡诺,水杨酸,苯甲酸加入A液中混合
治疗颈椎病特效而简单不贵的药方 黄芪15克 黄柏6克 白芍6克 蔓荆子9克 党参16克 葛根9克 升麻4.5克 炙甘草3克(一剂的量) 上方应该连服五剂,每天一剂,会有特效。将来如果又发作了可以再服五剂,一般病人五剂就基本痊愈了!
先父治疗暑湿感冒验方 夏秋之际,暑湿偏盛,此时的外感热病常伴有吐泻中满、周身困顿等湿浊阻于中焦之证,对此类外感热病,以藿香正气、三仁汤之类加减,常用方如下: 藿香梗10g 紫苏叶5g 大腹皮10g 薄荷叶5g 金银花15g 青连翘10g 法半夏10g 川黄连5g 白通草5g 杏仁泥10g 白豆蔻5g 滑石块15g 生薏苡仁30g 茅苇根各15g 此方以霍梗、苏叶、白蔻法、半夏、大腹皮芳香化浊,和胃化湿,滑石、通草、生薏仁淡渗清利;黄连厚肠止泻;配以薄薄荷、银花、连翘之清解,共奏化湿和胃、辛凉退热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