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是药材市场产新周期交替、供需博弈加剧的关键阶段,近期多个品种行情出现明显异动:既有野生资源因天气减产、库存见底迎来小幅反弹,也有家种品种受产能释放、库存高企影响维持低位运行。本文将聚焦节菖蒲、僵蚕、黑桑椹、甘草、苦参五大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品种,结合其主产区分布、近几年价格波动规律作以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一、节菖蒲:干旱减产+库存见底,近期小幅反弹
节菖蒲的主产区集中在秦岭山脉,陕西、甘肃是两大主力产区,其他省份虽有产出,但量都不大。目前市场上的节菖蒲,还没有成功的家种技术,全靠野生资源。
从近三年价格看,2022年产新后跌到190元(陕西统货),2023年库存消耗后涨到320元,2024年产新后新货补充,又跌到240元,稳到今年8月。
近期的涨价,一是今年产新期遇上干旱,野生产量降了;二是经过大半年消耗,库存已经很薄。从8月底开始,去产地寻货的商家多了,货源走得快,持货商也开始惜售,价格自然往上走。
现在亳州市场陕西统货260元、水洗货280元;陕西产地统货240-250元、水洗货260元。因为是野生资源,短期不会有大量新货冲击,行情波动不会太大,后续可以多盯产地走货量。
二、僵蚕:产新尾期+低价吸引,小幅反弹但空间有限
僵蚕的主产区是广西、云南、四川,而且以养殖货为主,不像节菖蒲依赖野生。它近三年的价格像坐过山车:2022年靠旧库存撑着,行情稳;2023年干旱减产,涨到255元(广西统货);2024年新货多了,又跌到135元,2025年春季再跌到110元。
近期行情有了点起色,因为现在各大产区都到了秋季产新的后期,产出量不多。加上价格已经很低,不少商家觉得“抄底时机到了”,开始主动购货,货源供应也变紧了。
目前广西产地统货105元,云南、四川统货120元;亳州市场广西统货120元,云南、四川统货135-140元。虽然有反弹,但要注意:今年整体产量不算丰,但僵蚕是养殖品种,只要价格合适,后续产能能跟上,所以上涨幅度不会太大,别追高。
三、桑椹(黑):节日需求+库存下降,小幅上扬但供应充足
黑桑椹是药食两用品种,四川(尤其是攀枝花)和安徽货是市场主流,攀枝花的货质量最好。近三年价格跟着产量和需求走:2022年四川多雨减产,涨到20元(水洗货);2023年小幅波动;2024年产新后新货多、需求降,跌到今年8月的11元。
近期的涨价,一是产新结束后,经过几个月消耗,库存降了;二是临近国庆、元旦,需求开始增加,货源走得比之前快。不过今年四川产区本来是“结果大年”,只是产新期雨天多,坏了不少果,才没明显增产,整体供应还是够的。
现在亳州市场安徽黑桑椹11.5元、四川水洗货13元;四川产地水洗中货14元、一般统货12元。往年节日前后桑椹都会涨点,但今年供应有量,涨幅不会大,手里有货的不用急着囤,没货的少量补就行。
四、甘草:库存量大+产新临近,低价运行且下滑空间小
甘草是大宗品种,用途广(药用、化工、化妆品都用),现在市场上没有野生货(政策禁挖),全靠家种(新疆、内蒙、甘肃、宁夏)和进口(中亚国家),甘肃还是主要的加工和交易集散地。
近三年价格趋势:2023年产量少,涨到43元(甘肃5-8片);之后旧库存大量涌入,商家购货少了,行情一路跌,到今年9月甘肃5-8mm片只剩15元。
产新临近,国庆后新疆、甘肃、内蒙会陆续开始采挖。现在产地库存还很大,而且可采挖的面积也不小,所以后市大概率还是低价,但因为已经跌到低位了,再往下滑的空间有限。
目前,甘肃首阳3-5mm片6-7元、5-8mm好片15-16元、一般片12-13元、8-12mm片20元;亳州市场新疆/内蒙毛草15元、新疆条草25元、新疆/甘肃5-8mm片15元。商家多在观望,不建议大量囤货,等产新后看产量再定。
五、苦参:扩种产能释放+低价行情,后市大概率低位徘徊
苦参产区广(内蒙、东北、山西等),现在市场上以家种货为主。它近三年的行情完全受“扩种”影响:2023年产新前稳,产新时产量降、库存少,加上资金助推,涨到23元(内蒙统货)、30元(选货);之后高价刺激药农扩种,2024年产新后新货多,价格一路跌,到今年9月内蒙统货9元、选货13元。
现在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前两年高价让很多药农扩大了种植面积,这些在地面积未来两年会陆续产出,产能会增加。而且当前产地还有库存,加上临近产新,商家都不敢多购货,交易量很小。
当前亳州市场内蒙统货9元、选货13元;产地统片8.5-9元、过5号筛选片12.5元。后续两年苦参的产能会慢慢释放,行情大概率在低价区间徘徊,手里有货的可以考虑分批出手,避免长期被套。
以上就是近期行情异动的五大药材品种分析。后续这些品种的产新和走货情况,我也会持续跟踪,有新动态再跟大家细聊。如果有想看的其他品种,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以上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