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舌象:
1.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无明显证型,气血津液调和
2. 淡白舌(薄白苔):舌淡胖有齿痕→气血不足证、脾肾阳虚证
3. 红舌(薄黄苔):舌鲜红→实热证;红舌(少苔)→阴虚内热证
4. 紫舌(有瘀点):舌紫暗→气滞血瘀证
5. 厚白腻苔:苔白厚黏腻→寒湿困脾证、痰湿内停证
6. 黄腻苔:苔黄厚黏腻→湿热内蕴证(常见脾胃湿热、肝胆湿热)
冠心病(胸部闷痛、压榨感,活动后加重,伴气短、心慌、乏力)
血府逐瘀汤加减:瓜蒌10,薤白10g,甘草3g,米酒适量。
严格控制高油高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携带急救药物。
便秘(大便干结、排便费力,4-5天一次,伴腹胀、口干,排便后乏力)
黄芪汤加减:黄芪12g,火麻仁10g(捣碎),陈皮6g,白蜜5g(兑服),当归8g,肉苁蓉8g,枳壳5g。
多吃韭菜、菠菜等粗纤维蔬菜,顺时针揉腹促进肠道蠕动,便秘会改善。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僵硬,蹲起或上下楼时加重,阴雨天不适)
当归拈痛汤加减:当归8g,羌活6g,防风6g,升麻3g,葛根6g,白术6g,苍术5g,茯苓8g,泽泻5g,甘草3g。
避免久蹲、爬楼梯,选择软底鞋,必要时佩戴护膝保暖,疼痛会明显缓解。
焦虑症(情绪烦躁、坐立不安,伴失眠、心悸、胸闷,莫名担心)
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柴胡6g,白芍8g,白术8g,茯苓8g,当归6g,炙甘草3g,浮小麦10g(包煎),大枣2枚,合欢皮6g。
以上方子开锅30分钟,分3次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