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药材滞销压垮仓,药农泪两行?五招自救术,滞销转热销!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0
                        


云南文山的三七仓库里,药农老王抓起一把堆积如山的药材苦笑:“十年前种啥都抢手,如今种啥都压仓。”他的困境正是当下中药材产业的缩影——全国多地药材价格持续走低,西北多个区域80%的药农仍以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导致“丰产不丰收”的困局。但危机中藏着转机,一批先行者已趟出突围之路。

一、抱团取暖:从“单打独斗”到“捆绑巨头”

订单农业锁风险。云南师宗县的重楼种植户老李曾为资金发愁,如今靠农信社“好药贷”和药企订单稳赚不赔。合作社与文山某药材公司签约,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并保底收购,农户只需按标准种植。这种“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老李的30亩重楼年收入翻番。

区域联盟抢红利。怀宁县石牌镇引入6家药企,打造“企业供苗+合作社统管+农户承包”全产业链,将130亩撂荒地变为“聚宝盆”,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达60万元。维西县政协更明确建议:政府需推动“公司+农户+N”模式,以企业引领延伸产业链。

行动指南:加入县域产业联盟,绑定药企订单;优先选择提供技术、资金的合作社入股。



二、技术革命:让药材“贵在品质”而非“堆在仓库”

林下经济提价值。临沧平掌村的药农将三七“请”进森林:天然林遮阴保湿,病害减少40%,而三七根系固土保水反哺林木,形成“借林养药、以药护林”的循环链。516亩林下三七年支付工资200万元,村民老李年增收2万元。遂昌县金竹镇在油茶林下种黄精,亩产值超8000元,带动农户月均增收3000元。

绿色种植破瓶颈。面对土壤连作障碍和农药残留问题,新型植物免疫生物制剂成为破局关键。通过诱导植物自身抗病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保品质又提产量。西安农技部门还针对灾害性天气发布技术指南:耐旱药材需精准灌溉,暴雨前疏通沟渠,雨后加速排水。

行动指南:荒山林地优先种林下药材;引入免疫制剂和智能灌溉设备,降低病害风险。



三、接“二”连“三”:把药材变商品、荒地变景区

深加工翻倍溢价。丽水县某公司将鲜黄精加工成茶、芝麻糖、酒等产品,投产首月即获千份订单。满产后年消耗鲜黄精700吨,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怀宁县正探索“种植+加工+观光”综合模式,让丹参、连翘从原料升级为文旅商品。

农旅融合赚双份。旺苍县的芍药基地,春季是万亩花海景区,夏季是药材采收基地。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收入增20%,同时吸纳40名脱贫人口就业,实现“药、花、景、产”四位一体。

行动指南:联合合作社共建加工车间;花期开放观光,同步销售药膳、茶包等衍生品。



四、金融活水:没钱也能翻身的三把“金钥匙”

定制贷款破融资难。如师宗县联社针对药材周期推出“好药贷”:重楼等长周期作物可延长贷款期,草本药材则灵活还款。担保方式多样,3天放款,累计放贷3858万元,惠及295户药农。旺苍县更投放2.8亿元贷款支持基地建设,覆盖7万亩药材田。

政策补贴抓在手。多地政府对GAP基地、深加工项目提供专项补贴。例如云南对26个GAP基地每亩补贴500元,怀宁县对撂荒地复垦药田给予种苗补助。

行动指南:速办“好药贷”类产品;紧盯县域产业扶持政策,申报基地认证补贴。


五、数字突围:手机成了新药锄

S2B2B平台直通大市场。中药材行业正借力S2B2B(供应链平台对接企业)模式破局。平台整合种植户与药企,通过区块链溯源和AI定价消除信息差。例如云南三七“一物一码”溯源,溢价提高25%;某高久恒说药材服务平台帮部分药企将采购成本降12%,订单满足率达98%。

电商引爆小众需求。陕西95后将黄芪制成“熬夜急救棒”糖膏,抖音月销百万;辽宁开原通过“产业溯源+电商”模式,养生茶包日销8000单。

行动指南:入驻中药材B2B平台;用短视频展示种植过程,打造个人IP引流。

药农重生记:他们这样把“草叶”变“金叶”

在遂昌,某企业1000亩的三叶青曾是荒山,如今产值千万元,成了“金葫芦”;旺苍县双汇镇村民守着芍药田,既卖药材又卖风景,户均增收万元;临沧平掌村的李学荣边采三七边笑言:“村里有产业,日子才有奔头!”

过剩淘汰的是粗放生产,而非药材价值。当订单农业锁住风险、林下种植提升品质、文旅融合打开销路、金融数字双轮驱动——那些把药锄换成“产业链密钥”的人,正从滞销泥潭中淘出真金。



上一篇:亳州晚报:为什么说“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康美(亳州)中药城告诉你答案

下一篇:5种药材价格下跌,最大跌幅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