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现代医学中被视为棘手的疑难杂症,而在中医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无 “癌症” 之名,却对类似 “癥瘕”“积聚”“恶疮” 等病症有着丰富的记载和治疗经验。这些传承千年的抗癌智慧,凝聚在古典医籍的字里行间,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疗思路。以下为大家介绍几个经典的中医抗癌方,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经受过实践的检验,至今仍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对癌症类病症的认知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最早记载了类似癌症的病症。如《灵枢・水胀》中提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 描述了肿块在体内逐渐增大、影响生理功能的表现,与妇科肿瘤的特征相似。
《难经・五十五难》则指出:“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这里的 “积” 便与恶性肿瘤的特征相符,强调其具有固定部位、逐渐发展的特点。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多与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热毒内蕴等因素相关。正如《医宗必读・积聚》中所言:“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因此,中医抗癌多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通过调理全身气血阴阳,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
经典抗癌方介绍
1.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虽不是专门的抗癌方剂,但在癌症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肝郁脾虚型的癌症患者,如乳腺癌、肝癌、胃癌等伴有情绪抑郁、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者。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逍遥散:“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其疏肝健脾的功效,能改善癌症患者因情志不畅、脾胃虚弱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
配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 30 克,炙甘草 15 克。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成粗末,每次取 6 克,加生姜 1 块(切碎)、薄荷少许,水煎服,每日 3 次。现代也可按比例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2. 当归补血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当归补血汤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适用于癌症患者正气亏虚、气血不足者,如放化疗后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的患者。
金代医家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记载:“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口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 癌症患者往往因疾病消耗或治疗损伤导致气血两虚,此方通过黄芪大补元气,当归养血和血,使气旺血生,从而扶助正气,对抗癌邪。
配方:黄芪 30 克,当归 6 克。
使用方法:将两味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一剂。
3. 西黄丸(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
西黄丸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热毒壅结所致的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
清代医家王洪绪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记载西黄丸:“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 方中牛黄清热解毒,麝香活血散结,乳香、没药消肿止痛,诸药合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消散肿块,对于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淋巴瘤、肺癌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牛黄 0.9 克,麝香 0.9 克,乳香(制)30 克,没药(制)30 克。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用黄米饭 30 克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每次服用 3 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 2 次。现代有中成药西黄丸,可按说明书服用。
4. 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
鳖甲煎丸是治疗 “癥瘕” 的经典方剂,适用于癌症患者体内有肿块、瘀血内停者,如肝癌、胃癌、妇科肿瘤等伴有腹部肿块、疼痛、舌有瘀斑等症状者。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中记载:“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方中鳖甲软坚散结,大黄、桃仁、蜣螂等活血化瘀,柴胡、黄芩等和解少阳,多种药物配伍,共奏软坚消癥、活血化瘀之功。
配方:鳖甲 12 分(炙),乌扇 3 分(烧),黄芩 3 分,柴胡 6 分,鼠妇 3 分(熬),干姜 3 分,大黄 3 分,芍药 5 分,桂枝 3 分,葶苈 1 分(熬),石韦 3 分(去毛),厚朴 3 分,牡丹 5 分(去心),瞿麦 2 分,紫葳 3 分,半夏 1 分,人参 1 分,蟅虫 5 分(熬),阿胶 3 分(炙),蜂窠 4 分(炙),赤硝 12 分,蜣螂 6 分(熬),桃仁 2 分。
使用方法:将上述二十三味药材,研成细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泡灰,候酒尽一半,加入鳖甲,煮至鳖甲烂如胶漆,绞取汁,纳入其他药末,煎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 7 丸,每日 3 次,空腹用酒送服。现代多有中成药,可按说明书服用。
中医抗癌的注意事项
中医抗癌强调辨证施治,以上方剂虽为经典,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因此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中医抗癌多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手术、放化疗等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在癌症治疗中,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调理、情志调节和适当运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
传承千年的中医抗癌方,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蕴含着中医对癌症的深刻认识和治疗智慧。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科学看待这些方剂,合理运用,为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多助力。但需谨记,癌症治疗复杂多变,任何方剂的使用都应谨慎,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