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国家林草局:19种野生动物允许养殖用于药用

发布时间:2024-01-15 阅读:1449

9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

对64种在养禁食野生动物确定了分类管理范围,其中19种允许药用的养殖:

猬、猪獾、狗獾、豚鼠、海狸鼠、蓝孔雀、中华蟾蜍、黑眶蟾蜍、齿缘龟、锯缘摄龟、缅甸陆龟、黑眉锦蛇、眼镜王蛇、乌梢蛇、银环蛇、尖吻蝮、灰鼠蛇、滑鼠蛇、眼镜蛇。

图片


01

通知重点内容

图片


1、禁食野生动物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发布前养殖食用、不属于畜禽范围的陆生野生动物,不包括水生野生动物和以保护繁育、科学研究、观赏展示、药用、宠物等为目的的陆生野生动物。  

2、对64种在养禁食野生动物确定了分类管理范围。

3、对45种野生动物,停止养殖禁食。对附件类别一所列45种野生动物,要积极引导有关养殖户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养殖活动,并按有关规定完成处置工作。确需适量保留种源用于科学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论证工作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4、对19种野生动物,规范管理允许养殖禁食。对附件类别二所列19种野生动物,要会同有关部门分类制定管理措施和养殖技术规范,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检疫相关要求。  

图片


02

人大: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的决定

图片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2月24日起施行。  
1.法规规定的野生动物: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
2.陆生野生动物: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4.科研、药用、展示等野生动物: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定、完善野生动物非食用性利用的审批和检疫检验等规定,并严格执行。  


03

野生动物入药影响的品种

图片



以往已列入野生动物保护目录的,如羚羊角、穿山甲、蛇类等,以往已经严格按批件、野生标志管理,现阶段影响有限。影响最大的是以往未列入保护动物的动物类及其附属品的药。如全蝎、蜈蚣、地龙、九香虫、土鳖虫、夜明砂、五灵脂等常用动物100多种。

如全蝎,是通络止痛常用药,国内用药企业众多,单全蝎共有 176 种中成药使用全蝎: 注射用复方骨肽、复方骨肽注射液、复方骨肽注射液、东方活血膏 、通心络胶囊、癫痫康胶囊、醒脑再造胶囊、脑心通胶囊、麝香抗栓胶囊、外用万应膏等。

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  

为指导养殖户合法合规经营、有序有效转产转型,在科学评估论证的基础上,我局对64种在养禁食野生动物确定了分类管理范围(详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禁食野生动物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发布前养殖食用、不属于畜禽范围的陆生野生动物,不包括水生野生动物和以保护繁育、科学研究、观赏展示、药用、宠物等为目的的陆生野生动物。  

二、积极引导停止养殖禁食野生动物。对附件类别一所列45种野生动物,要积极引导有关养殖户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养殖活动,并按有关规定完成处置工作。确需适量保留种源用于科学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论证工作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三、规范管理允许养殖禁食野生动物。对附件类别二所列19种野生动物,要会同有关部门分类制定管理措施和养殖技术规范,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检疫相关要求。  

四、认真做好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工作。各地要迅速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工作,确保对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加强与养殖户的沟通交流,避免产生误解和疑虑。  

五、主动做好舆情应对、矛盾化解工作。要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及时化解矛盾。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我局报告。  

附表: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9月30日 


上一篇: 种养巧结合 水中生财多

下一篇:《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用动物养殖研究进展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