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海南橡胶林下4种中药材的 适生性及其主要病害鉴定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2121
                                                    
                

高越新1,2  刘琦1  李迎宾2  

刘屹湘2  李健强3  骆焱平4  李媛媛5

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2.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3.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4.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5.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摘要、关键词、文献来源

摘要:【目的】研究阳春砂仁、益智、牛大力和滇黄精4种中药材在橡胶林下的适生性、病害发生情况及主要病原。【方法】通过林下中药材生长指标调查、存苗率统计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评估林下中药材的适生性。调查病害种类,结合潜在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柯赫氏法则,确定引起中药材地上部病害的主要病原。【结果】阳春砂仁、益智和牛大力在橡胶林下的生长适应性较强,且橡胶林下种植中药材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降低部分重金属离子含量。7—11月为滇黄精、益智和阳春砂仁叶部病害的发病高峰期。滇黄精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阳春砂仁和益智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牛大力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为假白黄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pseudochroleuca);3 种病原多基因联合鉴定支持率分别为92%、100%和100%。其中,暹罗炭疽菌对滇黄精的侵染、假白黄螺旋聚孢霉对牛大力的侵染为首次报道。【结论】在海南橡胶林下开展阳春砂仁、益智和牛大力种植是可行的,但应关注这些品种在林下生境中新病害的发生及流行风险。

关键词:橡胶林;中药材;林下种植;适生性评价;病原鉴定

文献来源:高越新,刘琦,李迎宾,等.海南橡胶林下4种中药材的适生性及其主要病害鉴定[J/OL].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12[2025-07-07].


引  言

橡胶树 (Hevea brasiliensis) 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工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南省的海口市、文昌市等19个市 (县) 的森林面积占海南省森林总面积的 99.76%,其橡胶林面积为 6×105hm2[1]。近年来,海南省积极探索橡胶林下经济,鼓励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海南省中药材保护与发展实施意见 (2015—2020 年)》指出:要加快中药材林下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中药产业与农业林业的协调发展,鼓励利用山坡、林地、荒地和近海建设南药、黎药和海洋药种植养殖生态基地,开展林下南药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2]。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海南有近 2500 种药用植物,包括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牛大力、降香等一大批南药,独具特色与道地性[3]。

林下中药材种植是将适宜林下生长的药用植物重新引种到自然环境下进行仿野生栽培[4],在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农田[5],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生态种植模式[6]。该模式遵循药材品种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利用林下自然环境和腐殖土壤生产优质药材原料,构建以“生境耦合”和“物种互作”为原理的林下有机药材种植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优质生产[7-9]。在生产过程中,中药材通常面临植物病虫害的侵扰[10],如根腐病、白粉病、蚜虫、卷叶虫、蝗虫等,不仅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11],还可能降低其药效。林下中药材也会受到病害侵扰[12],因此,在筛选适宜于林下栽培的中药材品种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其病害发生的类型。如:侵染益智 (Alpinia oxyphylla) 的主要病原包括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掌状拟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opsis palmarum)、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sp.) 等[13];侵染滇黄精 (Polygonatum kingianum) 的主要病原包括叶点霉属 (Phyllosticta spp.)、链格孢菌属 (Aiternaria spp.)、炭疽菌属 (Colletotrichum spp.) 和镰刀菌属 (Fusarium spp.)[14-15];侵染牛大力 (Milettiaspecisoa) 的主要病原包括镰刀菌属、壳针孢属(Septoria spp.)、炭疽菌属和白粉菌属 (Erysiphespp.)[16];侵染阳春砂仁 (Amomum villosum) 的主要病原包括疫霉属 (Phytophthora spp.)、拟盘多毛孢属 (Pestalotiopsis spp.)、炭疽菌属和壳针孢属[17]。上述致病菌的种属分类和鉴定已有相关报道,但仅依靠传统形态学表征 (如分生孢子形态、产孢结构等) 并不能对致病菌进行准确的种间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已成为植物病原菌分类鉴定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基于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以及 ACT、CAL、CHS-1、GAPDH、TUB2、tef1 等多基因序列的联合分析尤为重要[18-20]。

为了探究橡胶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海南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首先评估了4种中药材在海南橡胶林下的适生性,其次对林下种植的 4 种中药材地上部主要危害病原进行鉴定,以期为海南省橡胶林下中药材种植及其病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1、材料与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结果与分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讨  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结  论

图片


排版:王港

审核:曹海禄

声明:本文摘自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12.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有异议,将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园林植物常见的10种叶部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