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科
一、小儿麻痹症的传统外治法
4岁的小韩磊,长得甚是可人。他的妈妈说,没有得病前的小韩磊,粉嫩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黑白分明,真的是人人见了他都忍不住想亲他一口。可是两个月前的一天,小韩磊突然出现高烧,体温达到39度,后经医院输液后,烧退回家。然而没过几天,小韩磊又再次出现发热,出汗,不想吃饭,烦躁,同时还伴有颈项发硬及右下肢体疼痛。再次住院,经检查诊为:“脊髓灰质炎”,经西医的输液用药后,烧退了,但出现了右下肢瘫痪。后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而出院。从那以后父母带着小韩磊是周转北京、上海各大正规医院,经中医、西医、针灸等治疗,韩磊的腿就是站不起来。后来小韩磊的父母听家乡的长辈说:小韩磊可能是中了邪气,被鬼附了身,需要烧香驱鬼才有可能站起来。万般无奈的父母,真的是病急乱投医,带着孩子回到老家,找了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巫婆”来家里跳大神:只见那个巫婆先用红绳系住小韩磊的两只手腕,然后烧香,烧纸,嘴里叽里咕噜,闭着眼睛念念有词:“哦,哦,哦,我看见了,是野鬼附体了,快走!快走!附体的魂灵呀,赶快离去,不然我神仙老母将把你们束之地狱,让你们永世不得入世……”一番人鬼对话后,巫婆睁开双眼,取了一点香灰,用她带来的什么所谓的神水调和,让小韩磊服了下去。随后信心满满的言道:“好了,野鬼被我驱走了,也不要着急了,三天后孩子就可正常走路了”。
谁知,这一场跳大神非但没有治好小韩磊的腿,反而把孩子给吓坏了:跳大神后的第二天,家长就发现小韩磊的两眼发呆,不思饮食。这一下可把小韩磊父母的肠子都给悔青了。情急之后,在朋友们的介绍下,孩子终于被送进了省中医院的针灸科接受针灸治疗。
入院检查:小儿面色萎黄,眼神暗淡,右腿萎软,肌肉松弛不能站立,肌力0~~1度,肌张力明显减弱,深浅反射消失,患肢略呈萎缩,大腿周径比健侧减少3厘米,小腿周径减少1厘米,足外翻。饮食欠佳,一般情况尚好。中医辨证:气虚血滞,经络淤阻。治疗原则:补气益血,舒经通络
治疗:
1.刮痧:选督脉、膀胱经,重点刮试膀胱经的腰部及患侧下肢;下肢刮试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每次刮试3条经络。
2.刺血:选用腰俞、命门、环跳、委中、解溪、悬钟、丘墟、太冲、每次选四个穴位,均刺患侧。每隔半个月刺血一次,一般刺血三次即可停止。
3.针刺取穴: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环跳、昆仑、次髎、行间、血海、伏兔、三阴交等穴。针刺手法:捻转进针,得气后微捻数下,然后即捻转退针,治疗时采取缪刺法(即病在上取其下,病在左取其右的治疗方法),而且上下左右需轮换交叉治疗。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休息5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两个疗程治疗完毕,患儿走路基本正常,肌力恢复至4~5度,深浅反射正常,肌张力正常。后又继续巩固治疗一周。
概念:
西医认为: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肌肉麻痹,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
西医治疗与弊端“
1.治疗:急性期——对症治疗,退热;恢复期: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矫形器)
2.弊端:急性期无特效抗病毒药,只能对症治疗;后遗症期只能靠矫正手术,费用高不说,且无法完全恢复功能。
中医概念:
中医将其归属于“痿症”“软脚瘟”“小儿中风”范畴。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疫毒,侵袭肺脾,阻滞经络,耗气伤阴,久则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中医治疗与弊端:
1.中药治疗:根据辩证分型给予相应方剂;2.针灸、推拿治疗。
3.弊端:疗效个体差异大,单纯针灸推拿疗效缓慢。
《笔者按》
小儿麻痹症一旦发生,如治疗失时或拖延日久,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甚至终生残疾。
本例根据临床表现当属“气血虚瘀证”。故治疗原则是首选刮痧疗法来疏通督脉、膀胱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之经络;刺血目的是直接祛瘀活血。针灸则遵循“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选阳明经穴为主,辅以他经穴位。曲池、足三里为阳明经穴,大椎属督脉经穴,取之以振奋诸阳之气,太阳为诸阳之首,所以常配合次髎、昆仑等穴,主治腰以下身体麻木不仁、步履不收诸症。
针灸治疗时,应注意交叉取穴,即《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反者,病在上,取其下;病在下,取其上;病在中,旁取之。”本例机体本身左右偏盛衰的不同,在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采取交叉取穴,可以调整盛衰,使全身十四经脉气血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