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秘而不传与传而不秘

发布时间:2025-10-18 阅读:1123
                                     作者-朱炳林      经方学会                                          
                                                                                                                    

中医书籍有秘而不传的,也有传而不秘的。秘而不传的多为手抄本,传而不秘的多为印刷本;秘而不传的书不易见到且给人以神秘感,传而不秘的书易见易得,有时置于几上也不承拥有者的青睐;要找秘而不传的书,恐怕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而那传而不秘的书,常常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欣喜的是秘而不传的书遇到通达之士,慷慨献出,出版发行,广为流传;奇怪的是传而不秘的书有的竟被当作秘而不传的珍本收藏。


我手头便有三本这样的医书,其中两本曾经是秘而不传的。一本是清朝乾隆年间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陈老夫子为了后学能尽快进入中医的大门,破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在完成《伤寒论浅注》及《金匮要略浅注》后,精心精意地撰写了一部浅显明白、通俗易懂的《医学实在易》。此书一脱稿,他的弟子如获至宝,争先传抄,带在身边,奉为秘本,欲秘而不传。后陈氏子孙勉承先志,不敢自秘,尽刻遗书,公之于世,才使这秘而不传之书变成了传而不秘之书。


一本是清朝道光年间上海刘一仁撰写的《医学传心录》。此书卷首有“戒勿外传”、“系属秘本”、“切不可与人看见,致外人抄去,或为人窃取也”一派神秘兮兮的话。也不知河北省的钱乐天大夫是从何处得到这个秘传抄本的?1954年,河北省卫协会开展会员业务学习,苦无善本作教材,钱大夫毅然献出了这一抄本,顿时引起了轰动。该省卫生厅立即以《中医捷径》书名,在内部出版。外省闻讯,咸来索求。势之所迫,河北人民出版社于1958年以《医学传心录》原书名出版发行万余册,此书也就成了传而不秘之书了。


上述二书之所以被学子当作秘本珍藏,一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到明朝,中医著作虽多,但大多说理深奥,使初学望而生畏,感到入门不易,登堂入室更难,非常渴求一本提纲挈领、通俗易懂的人门读物。二是此二著上探内难,下及各家,精华荟萃,由博返约,初学者一册在手,便不会有乍人宝山,目迷五色之忧。三是此二著将枯燥的理论文字,借有韵律可歌咏的文体出之,不管是病因病机方剂药物,还是各科疾病、辨证论治,统统都写成诗词歌赋,可诵可记,可法可传,只要烂熟于心,临证不致茫然,且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还有一本是手抄本,书名为《郑氏遗书·瘟疫扼要》。那还是1985年,山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中医光临寒舍,说他珍藏了一本医书,是祖上传下来的,秘不示人。人到暮年,不愿将它带进坟墓,特意请我向有关方面推荐出版,以造福人类云云。遵从他的嘱托,将此书上陈江西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组主任杨卓寅教授。杨教授博览群书,一读,心中有数,便去查对,从学院图书馆中取出戴天章《广瘟疫论》石印本,一对,两书内容完全相同。这是一本传而不秘之书,却被王家当着家藏秘本代代相传。这就是我所碰到的将传而不秘之书当作秘本收藏的例子。尽管是一大误会,但王老活人济世之心,仍然值得钦仰。医道是人道,将秘本奉献出来,为造福人类作贡献,这就很值得称颂了。广西已故著名老中医李泽覃说过:我们应该一洗从前守秘陋习,“尽将祖传、师传、鄙人历年经验和特效良方,列后公开研究”(《广西中医药》1992年第1期),为人民健康出力,我们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


上一篇:人类将再无绝症?致命癌症竟有新进展,超级疫苗真能横扫一切病毒

下一篇:小儿麻痹症传统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