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抽筋就是咱们常说的小腿肚子转筋、抽痛,痉挛。大多是因为血不足以养筋,老年体衰者更容易得这病。有的人常年抽筋,有的人偶尔犯,还有的是因为突然失血或者脱水引起的。虽然情况不一样,但治法差不多——用酸甘的药物来缓急、柔筋止痛,效果来得快。
病案举例:
潘某,男,49岁,教师,2021年9月20日就诊。他当时在省城开会,结果晚上刚躺床上,两只脚就开始抽筋,疼得根本睡不着,脚又软又使不上劲,半夜抽筋疼得他从梦里惊醒。除了抽筋,他大便还有点干,舌头上的舌苔薄、发白,脉搏摸起来有点慢但不太紧绷。血压是正常的。
我給他开方:白芍、炙甘草、牛膝1、枸杞子、女贞子、桑椹子,水煎服。
当天晚上喝了一副,抽筋就没那么疼了;第二天又喝了一副,脚完全不抽了。我跟他说:“这方子你平时可以留着,若是以后脚再抽筋,就连续喝3到5剂。”后来这位老师发信息反馈说,回家后喝了一两次,之后就再也没犯过。
其实,脚抽筋主要还是因为身体里“阴血”不够(简单说就是滋养筋脉的血少了),所以用芍药甘草汤来补补气血、缓一缓急,这是老办法了。不过具体到每个人,情况可能不一样——要是年纪大、身体虚的人,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些别的药,效果更好。
比如:要是总觉得累、没力气、脸色白(气血不足),就加黄芪、当归这些补气血的药;
要是感觉身上沉、腿像绑了东西(湿阻经络),就加牛膝、地龙来“化湿通经络”;
要是关节疼、筋骨发僵(风湿痹着),可能加独活、秦艽,或者伸筋藤、大活血、千年健这些“祛风湿、舒筋骨”的药;
要是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怕冷(阳虚寒盛),就加制附片、干姜来“暖身子、驱寒气”。
总之:中医开药就像“量体裁衣”,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加减调整”,才能把病看得更准、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