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四川名老中医徐楚江治牙疼、呕吐方

发布时间:2024-05-18 阅读:1133

原创 徐楚江 为学拾壹

一、牙痛方

独活18克,石膏18克,北细辛7克。

【主治】

湿热滞阳明,胃有积热或虚热,以及少阴郁遏所致的各种牙痛、牙龈红肿溃烂、出血、或口气热臭等症。

【分析】

此属湿热壅滞阳明经脉之故,《灵枢.经脉篇》说:"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故牙龈、唇口、腮颊为阳明经脉循行之地,若湿热剩于阳明,逆于经络则上下牙痛,牵引头脑,湿热壅于经络,下及血分,则牙龈红肿溃烂或出血,或湿热郁遏,更见唇口腮颊肿痛,又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故牙齿也赖肾中精气所养。所谓"齿者,肾之标,骨之本",故牙齿病变,与足少阴经络的壅遏亦有密切关系。

【加减】

阴虚口干者加生地20克,

②虚热者加地骨皮15克,

③疼痛明显者加青皮15克,

④出血者加白茅根20克,

⑤牙龈溃烂者加蒲公英25克。

二、治呕吐方

整砂仁3克,生姜9克。

【炮制方法】

取生姜洗净,于一侧切口(勿断)在切口一侧挖槽,置砂仁2枚于槽内,合缝,用草纸包裹3层,将纸湿润透,放于热火灰中爆至表面焦黑,取出拭净,劈破,泡沸水温服。

主治:各种呕吐。

【分析】

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呕吐一症,尽管与肝胆肺等脏腑有关,又有虚实之分,但以胃气上逆者居多。

【方解】

两药均乃辛温之品,为止呕要药,用于胃寒呕吐更为恰当,但经此法炮制后抑其辛温之性,使两药在共同炮制过程中,互相作用,取长补短,使其温不甚燥,辛不甚散,故能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

【中华名医】

徐楚江教授,汉族,

1921年7月出生于成都市忠烈祠南街。

徐楚江教授1934年受业于成都名老中医段鹤龄门下。他白日跟师临床应诊,夜晚则在老师开设的药房从事药材真伪优劣的鉴别和丸散膏丹的制作。掌握了中药鉴定、炮制、制剂之技能,获得了医药两方面的坚实基础。

1951年在成都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门诊部工作,1957年去四川医学院从事中药教学、科研工作,1962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担任教学、科研工作。

选自《中华名医特技集成》

注: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用药需经专业人士辨证,请勿随意试药。

上一篇:彭祖接命丹,药味平淡方奇效

下一篇:经典方259条(赶紧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