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类风湿关节炎,即“类”似风湿,并非风湿,是变态反应,与内分泌和遗传因素有关,是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中医属“肾痹”“历节风”范畴,现称“痹”“脊痹”,均为痹类疾病。因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所致。典型症状为晨僵、疼痛、关节畸形三大症。本病病根较深,纯以草本难见特效,应选虫类血肉之品参以益肾,可收捷效。
处方一
组成:炙黄芪30克,熟地30克,当归30克,仙灵脾10克,肉苁蓉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僵蚕10克,白花蛇1条/3克(研粉分3次冲吞),鸟梢蛇6克,炮山甲6克,广地龙10克,水蛭6克,地鳖虫6克,蜂房3克,威灵仙10克,元胡10克,千年健10克,虎杖30克,银花藤30克。
用法:活动期: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42剂为1个疗程。缓解期:无胃病的可泡酒1周后饮服,连服2个月;有胃病的不能饮酒者,可研粉制丸药,每服5克,日服3次,连服3个月。
功效 :补肾溶凝,舒痉解挛。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医案:赵某,男,27岁,农民。医院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久治不效,故来求治。余投本方煎服38剂,关节疼痛已除。原方加白酒1500毫升浸泡饮服,连饮服3剂,近4个月,患者诸症消失。追访1年,医院复查化验结果全部正常。2年后追
访,无复发。说明:有人主张用雷公藤(苦、大毒。杀虫、消炎、解毒)、马钱子(苦、寒、有毒。散血热、消肿、止痛)治疗,由于毒性大,尽量不用。
处方二 海马麝香丸
组成:海马30克(缺货用海蛆),全蝎60克,山甲珠50克,乌梢蛇50克,蜈蚣40条,地龙50克,丹参90克,牛膝60克,麝香1克。
用法:上药研粉末,蜜炼拌制为丸,梧桐子大小,每次服5粒,逐日增加,增至每次服15粒,每日服3次,每日共服45粒为止。量最大可服至每日60粒。
功效;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医案:齐某,男,28岁,农民。全身关节疼痛,逐渐疼痛集中于两下肢关节为甚,肿大拒按,医院久治无效,故来求治。下肢不能伸直,肌肉瘦削,独膝肿大,血沉变110毫米/小时,拍片证实:膝骨轻度脱钙,肌肉萎缩,两侧髌骨囊均模糊不清,符合类风湿关节炎之证。余投本方治疗,患者81天服完两剂,血沉变为18毫米/小时,拍片未见骨质改变,诸症全消,恢复健康。本方再服1剂,以巩固疗效。追访1年,患者早已参加劳动,病未复发。
说明:此方为钱远铭老师验方,治疗多例,均获满意疗效。
处方三 地黄合剂汤
组成:生地60克,熟地30克,炒白术60克,淡干姜12克,制川乌6克,细辛5克,蜈蚣3条(打碎),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 :病好转1周后,生地减 30克,加黄芪30克。
功效: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医案 :朱某,女,42岁。医院治无效,来求诊,投本方18剂治愈。
处方四 龙蛇散
组成:地龙250克,蜂房60克,全虫20克,白花蛇6条,乌梢蛇60克。
用法:上药烘干,研粉末,过筛后装入空心胶囊。每次服4~6粒,每日服3次,服完1剂为1个疗程。从少量开始服,慢慢增量。
功效: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医案 :邢某,女,53岁,工人。双手腕、手指关节红肿疼痛已10个多月,指关节呈棱状,指和腕关节功能受限,不能参加劳动,生活不能自理已半年。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多处治疗未能控制,故来求治。余投龙蛇散治疗,患者服完本方1剂后,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明显恢复,生活可以自理。再服龙蛇散两剂后,诸症痊愈,已恢复工作。追访2年未见复发。
引自:李志铭老师验方。
处方五 九虫汤
组成:炙黄芪30克,熟地30克,当归30克,仙灵牌10克,肉苁蓉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僵蚕10克,白花蛇(或蕲蛇)3克(研粉分次冲服),炮山甲6克广地龙10克,水蛭6克,地鳖虫6克,蜂房3克,威灵仙10克,元胡10克,千年健10克,虎杖30克,银花藤30克。
用法 :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42剂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溶凝,舒痉解挛。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善后:白酒 1500毫升浸泡上药,1周后饮服,每次饮20~50毫升;不饮酒者可制丸药服,每次5克,每日服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医案:肖某,男,30岁。2年前腰痛,游走不定,近2月手指、足趾疼痛,渐进性加重,肩肘关节疼痛尤甚,行走不利,两手活动不灵,心慌乏力,手指关节变粗,肿胀,压痛,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投本方连服40剂,诸症消失,疼痛全无。上药泡酒,连饮3剂,约4个月。1年后医院复查,全部正常。追访2年未见复发。
处方六
组成:雷公藤250克,制川乌62克,制草乌62克,当归20克,红花20克,桂枝20克,羌活20克,地枫20克,川芎20克,豨莶草6克。
用法:上药加水2500毫升,浸泡1小时,再煎成1000毫升,取液加冰糖260克,待凉装瓶,加入60度左右白酒3000~2500毫升,搅匀封泡48小时后饮服,成人每次服30~50毫升,每日饮服2次。
功效:主治类风湿关节炎。轻症1剂治愈,重症2~3剂治愈。
医案:陈某患类风湿关节炎,治疗2年不愈,用此方2剂治疗痊愈。追访1年,没有复发。
注意 :此酒有毒,儿童、孕妇禁服。
处方七 万节通痹方
组成:蜈蚣2条,炙乌梢蛇9克,全蝎3克,僵蚕9克,地龙6克,蜣螂虫6克:炙豹骨6克(狗骨可代,须先煎),露蜂房9克,老鹳草10克,制川乌3克,细辛3克,牛膝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当归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久煎,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每次服药后,口含生姜1片,以消腥气。
功效: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外敷处方
组成:蜈蚣5条,炙乌梢蛇10克,全蝎5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蜣螂虫10克,炙豹骨10克(狗骨可代),露蜂房10克(炙黄),麝香0.5克,蟾酥2克,冰片3克,细辛10克,牛膝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制马钱子10克,白及20克,三七5克,大黄10克(麻油煎)。
用法:上药研粉,加入麝香、冰片、蟾酥三粉,拌匀装瓶密封。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醋调糊,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善后处方
组成:本方加麝香0.3克,羊肝15克,海狗肾3克,生黄芪15克。
用法:上药研粉末(亦可装胶囊),饭后每次服1克,逐日增加至每次服6克每日服4次,第4次应在睡前服。
医案:史某,女,35岁。由久痢体虚,感受风寒,引起类风湿关节炎,医院治疗半年无效,现已肿痛加重,卧床不起,故来求治。此病治宜祛风散寒,利窍通痹,护肝补肾,舒筋壮骨。引史建功祖传万节通痹方治疗。史某内服外敷治疗5天后,症状减轻,关节痒热,汗出祛邪,1个月后关节肿痛消失,3个月痊愈。访1年化验正常。
说明:早期急性、炎性活动期只用汤剂和膏剂;稳定期和晚期宜三方同用这时每次用膏方须加生姜30克,鲜葱白带须30克,黄酒适量,共捣外敷,用纱布固定,3天换药1次。
处方八 宣脾汤
组成:石膏50克(先煎),知母、桂枝各12克,苍术、羌活、独活、防己各15克,忍冬藤、乌梢蛇各30克,滑石、土茯苓、地龙各2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
医案:史某,女,50岁。患本病多年,久治不愈,来求治,服本方15剂后获得痊愈。
处方九 祛痹五虫汤
组成:炙全蝎3克(研冲),炙蜈蚣2条(研冲),炙蕲蛇5克,炙地鳖虫6克,鹿衔草9克,寻骨风9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僵蚕10克,制附子6克,桂枝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6次温服,每日1剂。重症时每日服2剂。
加减:病初起去全蝎、蜈蚣、附子,加秦艽9克,威灵仙9克,羌活12克,防风10克;病发上肢加羌活12克,姜黄5克;病发下肢加独活9克,牛膝10克,木瓜12克:关节肿胀不红,或变形,重用寻骨风15克,加钻地风15克,炙蜣螂3克,狗脊12克,鹿角胶9克,伸筋草10克;阴虚加炒自为10克,构杞子10克;脉细、血虚加鸡血藤15克,制首鸟15克,地骨皮10克;肢冷寒。脉沉迟加仙灵牌15克,重用附子12克,桂枝12克。
功效 :袪风散寒,通络止痛。治风湿性、类风湿头节炎,肥大性脊椎炎,治疗多例,总有效率 99.36%。
善后:原方制丸药,每服5克,每日服3次,以巩固疗效。
处方十 流气止痛汤
组成:木瓜12克,乌药12克,陈皮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钩藤12克,鸡血藤30克,川芎9克,柴胡9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丝瓜络9克,木香6克,蜂房6克,白芷3克,白术 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阴虚、舌绛、苔少加元参20克;肝气犯胃加青皮12克,枳壳12克;瘀滞加地鳖虫6克,桃仁12克;挟风湿加海桐皮12克。
功效:理肝气,通络道,止痹痛。治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腱鞘炎,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治疗多例,痊愈和好转总有效率100%。对神经痛效果更佳;对关节变形者,效果差。
说明:有麻木者每天吃些黑木耳(任意吃);首次服药后,半天内,疼痛加重周身烦躁,或腹中鸣响,或轻度腹泻,均为药效反应,半日后,反应消失,原病症状开始缓解、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