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湿气用药有讲究

发布时间:2024-05-17 阅读:863

中医黄然然医生  中医科主治医师

心有湿用茯苓,肺有湿用陈皮,肝有湿用茵陈,脾有湿用白术,胃有湿用藿香,肾有湿用泽泻,筋有湿用薏仁!

中医用药讲究一药二鸟、一药三鸟,意思是在用一个药的时候,它要起用两到三个作用,才是用药精准。就拿去湿来讲,不同的五脏用不同的去湿药,原因就在于此。

心有湿用茯苓
这是因为心有湿,易有心烦、失眠的问题。而茯苓不仅有去湿的作用,同时还宁心安神的用处。

肺有湿用陈皮
陈皮有化痰理气的作用,同时理气时能降气,进而帮助肺来增强宣发肃降,减少咳嗽咳痰咳喘的问题。

肝有湿用茵陈
茵陈有清利湿热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有不错的帮助,并且,茵陈还有抗肝损伤,退黄疸的作用,茵陈汤就是因此而来。

脾有湿用白术
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湿困脾,二是脾气虚运化不动。而白术既能燥湿利水,又能健脾益气,是健脾用的最多的中药。

胃有湿用藿香
胃病多表现为胃痞满,没食欲,还有就是胃气逆易引起反酸呕吐。而藿香一能芳香和胃,增加食欲,而能降逆止呕、化湿除满。

肾有湿用泽泻
肾有湿,就表现肾阳被困,下焦湿重,尿频尿多,排尿不畅等问题,而泽泻不仅利水渗湿的作用,同时化浊降脂,对于肾下焦水肿也不错的作用。

筋有湿用薏仁
薏仁有健脾去湿的作用,同时它利水的作用是全身性的,并且除痹止泻的作用,因此中医对于筋有湿出现湿痹拘挛的情况多会用到薏仁来改善。#微头条创作计划##健康真探社##中医养生#

上一篇:黄煌:三张灵验的小方子

下一篇:彭祖接命丹,药味平淡方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