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最新数据】我国中药资源有18817种,其中药用植物15321种、药用动物2517种等,全国中药资源的本底数据,关注转发!!

发布时间:2025-05-03 阅读:1003

转自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2011-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组织了5万余人的调查队伍,对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开展了中药资源调查,实现了调查范围全覆盖( 除部分完全城市化没有资源的县以外) 。
普查共获取了3 345万条数据信息,采集药材样品、腊叶标本、种质资源实物310余万份,拍摄照片1 900万张。
2020年1月2日,《Nature》发表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在中国政府领导下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对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2

这些普查成果你知道吗
自2011年开展第四次普查以来,我国在中药资源保护领域产出一系列成果:构建了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为核心的普查技术体系,保障了普查过程和数据的科学性。
目前,我国已根据普查数据汇编形成《中国中药资源名录》,建立中药资源标本实物库,汇总至中国中医科学院集中保存的有120万份,并正在开发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共享系统。

#3

特别关注论文

这里要给大家推荐本刊13期发表的特别关注《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中国中药资源种类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 黄璐琦 院士团队撰写
文章概述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关于我国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及特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中药资源的全貌,彰显了我国中药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价值。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野外调查和内业整理的基础上,遵循“ 四有原则”,即有调查记录、有凭证标本、有实物照片、有药用依据 ,进行中药资源种类的汇总 ,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根据汇总结果 ,我国中药资源有18817种,包括药用植物15321种、药用菌物826种、药用动物2517种、药用矿物153种 。
此外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还分专题调查了中国特有药用植物3151种,濒危药用植物资源464种,发现新物种196种 。
图片
这些最新的中药资源种类统计结果 ,将为中药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最新的基础数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5月31日截止】中国中药协会关于组织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培育行动的通知
【5月31日截止】中国中药协会关于组织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培育行动的通知
【4月29日下午】中国中药协会2025年度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经验线上公益
【5月14日开班】中药材GAP体系构建与落地实施高级研修班招生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24,49(13)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

中国中药资源种类研究

黄璐琦1通信作者,郭兰萍2,张小波2,余丽莹3,孙嘉惠2

(1. 中国中医科学院;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3.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广西中药资源普查与整理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关乎民生健康、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科技进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摸清中药资源家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的重要手段。1949年以来,我国分别于1960—1962年、1969—1973年、1983—1987年、2011—2022年组织开展了4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第一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出版的《中药志》,收载了400多种中药材,为解决缺医少药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收载了2300多种中药,普及了中药的基础知识。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出版的《中国中药资源》丛书,收载了中药资源12807,为中药资源保护开发提供了依据。

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中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种类、数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迫切需要开展新的普查工作。在此背景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本底情况,掌握了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蕴藏量等基础信息,编撰出版了《中国中药资源大典》系列丛书。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获《Nature》杂志正面报道,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方面的贡献。这些成果为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信息服务和科学指导。本文就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关于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进行简述。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组织了5万余人的调查队伍,对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开展了中药资源调查,实现了调查范围全覆盖(除部分完全城市化没有资源的县以外)。普查共获取了3345万条数据信息,采集药材样品、腊叶标本、种质资源实物310余万份,拍摄照片1900万张。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组根据各县级普查队汇交到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中药资源种类名录的整理。

1.2 中药资源种类统计原则

中药资源种类统计工作旨在为中药的科学研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这项工作需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确保统计结果真实可靠,全面覆盖包括植物、菌物、动物和矿物在内的所有中药资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中药资源种类的统计遵循四有原则”:①有调查记录,指该种类是在2011—2022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调查到的,有经纬度位置信息且已经上传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②有凭证标本,指采集到该种类的凭证标本,且已上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标本馆或各省级牵头单位的标本馆;③有实物照片,指在原生境或原产地拍摄到该种类的照片,并上传全国中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④有药用依据,指该种类有文献记载的药用功效,或经查证的民间药用记载。

例如,Achillea millefolium L.的凭证标本号为652701190812003LY,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可查询到此份标本保存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标本馆,是黄璐琦院士于2019812日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夏尔希里,详细位置信息为E82°04′32.14″,N45°13′19.94″,海拔1867.3m。此外,在系统中也可查询到此标本的扫描照片、物种照片等相关信息(1)。蓍的药用依据为《全国中草药汇编》(3),全草入药。通过以上信息内容,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在审核中有据可依,以保障中药资源种类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图片

1.3 中药资源分类方法

中药资源种类名录中生物数据主要参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并保留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载的物种拉丁名及中文名。药用植物中藻类还参考了AlgaeBase数据库(https://www.algaebase.org);苔藓植物主要采用陈邦杰分类系统,参考了BPG(2024)分类系统;蕨类植物主要采用秦仁昌分类系统,参考了PPGI(2016)分类系统;裸子植物主要采用郑万钧分类系统,参考了杨永(2022)分类系统;被子植物主要采用了恩格勒分类系统,参考了APGⅣ分类系统;药用动物主要采用Mitchell分类系统;药用菌物主要参考了IndexFungorum数据库(https://indexfungorum.org/Names/Names.asp)的分类系统;药用矿物按其天然属性归类。

2
结果

2.1 中国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

截至20244,根据四有原则”,经过鉴定确认,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8817,其中药用植物15321种、药用菌物826种、药用动物2517种、药用矿物153种。药用植物种类占总种类数的81.42%,是中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药用菌物占4.39%,药用动物占13.38%,药用矿物占0.81%(1)

图片

2.2 中国中药资源种类及特点

2.2.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特点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共有15321,分属于324,2747属。包括13973个物种,1311个种下等级(包括亚种、变种、变型),37个栽培变种(品种)。其中被子植物是药用植物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药用植物总种类数量的93.70%

药用植物中,藻类共有14,14,19,包括念珠藻、绿藻、轮藻、双星藻、红藻、褐藻等;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共有310,2733,15302种。高等植物中,药用苔藓植物共有34,46,71,其中种类最多的科是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包含4,7种。药用蕨类植物共有51,129,690,其中种类最多的科是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包含4,111种。药用裸子植物共有11,41,185,其中种类最多的科是松科Pinaceae,包含11,82种。药用被子植物共有214,2517,14356,其中超过500个种的科有6,分别是菊科Asteraceae2081187,豆科Fabaceae165840,蔷薇科Rosaceae53643,毛茛科Ranunculaceae39634,唇形科Lamiaceae75515,百合科Liliaceae53500种。

2.2.2 中国药用菌物资源种类及特点

我国的药用菌物资源共有826,分属于11,32,120,307属。地衣类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而成的复合体,如松萝、地茶、石蕊等,其共生真菌属于子囊菌门,且其形态和分类由共生的真菌决定,因此将地衣类归类于菌物。药用菌物中,种类数最多的类群是蘑菇纲,包含14,82,223,613,占我国药用菌物资源的73.8%。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是药用菌物种类最多的科,包含14,62种。

2.2.3 中国药用动物资源种类及特点

我国的药用动物资源共有2517,分属于13,36,469,1203属。其中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是药用动物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总种类数的18.3%21.3%52.9%。脊索动物门是药用动物资源的优势类群,225,640,1331种。

药用动物中,超过100种的纲有8,分别是硬骨鱼纲、昆虫纲、哺乳纲、鸟纲、腹足纲、双壳纲、软甲纲、爬行纲,共计包括2096,占所有药用动物种类的83.3%。其中,硬骨鱼纲是药用动物资源最丰富的类群,包含72,232,512种。鲤科Cyprinidae是药用动物种类最多的科,包含36,82种。

2.2.4 中国药用矿物资源种类及特点

我国的药用矿物资源共有153,包括矿物类72种、岩石类12种、化石类7种、水资源类2种、化学制品及其他类60种。其中,矿物类包括自然元素、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含氧盐;岩石类包括无机岩和有机岩;化石类包括龙骨和琥珀等;水资源类包括泉水和温泉;化学制品及其他类包括石灰、硫磺、芒硝等。

2.3 中国中药资源专题研究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中药资源进行了专题研究,对药用植物特有种、濒危药用植物种和中药新资源种3类进行统计。

2.3.1 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类

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是指仅在中国领土范围内有自然分布的药用植物资源,是我国的独有资源。《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一书共收载3151种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属于786,154科。其中,蕨类植物有12,22,38;裸子植物有8,15,43;被子植物有134,749,3070种。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数量最多的科分别是菊科218,毛茛科182,唇形科151,百合科133,豆科122,蔷薇科109种。这6个科均为世界性的大科,同样也是药用植物种类最多的科。

2.3.2 中国濒危药用植物种类

中国濒危药用植物资源指的是在中国分布,因自然环境变化、过度开采等原因而数量稀少、面临灭绝风险的药用植物资源,如野外灭绝的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ill)F.H.ChenexC.H.Chow。《中国药用植物红皮书》收载了464种濒危药用植物,分属于59,114属。包括真菌和藻类2种、蕨类植物43种、裸子植物18种、被子植物401种。这464种濒危药用植物被划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野外灭绝(EW,1)、极危(CR,28)、濒危(EN,88)、易危(VU,150)、近危(NT,56)、保护关注(CC,141)

2.3.3 中国中药新资源种类

截至20244,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共发表了1个真菌新科,4个植物新属(包括1个新组合属)196个新种(种及以下类群)

1个真菌新科为角孢伞科AsproinocybaceaeT.Bau&G.F.Mou,4个新属分别是征镒麻属ZhengyiaT.Deng,D.G.Zhang&H.Sun、希陶木属Tsaiodendron Y.H.Tan,Z.Zhou&B.J.Gu、先骕兰属Hsenhsua X.H.Jin,Schuit.&W.T.Jin和薯椒属Tuberowithania Ze H.Wang&Yi Yang

196个新种包括真菌3种、动物2种、植物191种。3种真菌为线虫草科1,角孢伞科2;2种动物分别为蜈蚣科1种和缘潮虫科1;191个植物新种涵盖蕨类、被子植物的56个科、120个属,包括苦苣苔科22种、天门冬科22种、兰科12种、毛茛科12种、马兜铃科7种、报春花科7种、景天科6种、凤仙花科6,以及蔷薇科等48个科均在5种或以下,发表植物新物种较多的类群与近20年我国发现新物种较多的科属基本一致,例如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 Ker Gawl.、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L.、马铃苣苔Oreocharis Benth.等中国西南地区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地区特有的植物类群。详细内容将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物种》一书中进行汇编。

根据《新资源的发现及功效研究》中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原理及新物种化学成分的研究,79种新物种中有60%的物种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推测196种新物种中有100余种可开发为中药新资源。

3
总结与展望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中药资源的全貌,确定了18817种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等情况,为中药资源的科学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系统地汇总整理出全国药用植物、菌物、动物和矿物的基础信息,专题研究了中国特有药用植物资源、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和新发现物种的基本情况,展示了中国中药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价值。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中药资源的科学研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探索中药资源的新用途。同时,面对生态环境变化和资源开发压力,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工作尤为关键,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中药资源保护体系,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上一篇:【最新数据】我国中药资源有18817种,其中药用植物15321种、药用动物2517种等,全国中药资源的本底数据,关注转发!!

下一篇:我国动物药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