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丹参减产后势探析

发布时间:2010-12-17 阅读:1307

 
    丹参目前正在产新,由于今年减种减产严重,再次成为市场和产地关注的焦点,在目前市场疲软、多数品种价格回落的大形势下,丹参的价格却在稳步上升,为此笔者近期做了一个调查,对丹参减种减产的原因,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后期走势有了一个初步的预测,现成文如下:

    一、 丹参的用量巨大: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能。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料,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经闭痛经,慢性肝炎的主要原料,是治疗精神抑郁症、中枢神经、失眠、老年痴呆症、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风湿类疾病的必用原料。据报导:丹参制药及丹参提取物早在2000年已进入美国,前期丹参滴丸已正式通过二期临床测试,随着全球保健意识的增强,丹参从治病、防病到保健药茶、保健药酒,国际国内需求年年递增。种种迹象表明;丹参不管是药用量和年需求量均不断攀升。
 
    据有关资料显示,丹参90年代年用量在9000吨左右;十多年来随着中国人老龄化的加剧,“三高”、心血管疾病的人员增多,丹参年用量逐年增大,目前全国年用量在25000-28000吨。像天津天士力年用量在4000-5000吨,广州白云山在6000-7000吨,上海雷允上4000吨,北京同仁堂5000吨,四川蜀中在1000吨,就是华佗国药年用量也在1000吨,另外哈药集团等300多家制药企业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丹参片、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等中成药畅销国内外。李嘉诚控股的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0年半年报告称,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复方丹参片销售收入25.724亿元。还有一些小厂年用量就不再一一列举。

    丹参饮片的市场销量无据可查,但用量却相当大,亳州饮片2000吨,安国饮片1000吨,其它市场3000吨。笔者在河南辉县市考察时,问了百泉药都的四家中药材饮片零售商,他们各家的丹参饮片年销量都在4吨以上,尤其是几个大型药材市场,亳州、安国、成都、玉林等,他们的小商铺的年销量应该比百泉多的多。一般来说:山东货以走知名药厂为主;河南、山西、安徽货用来切片,另一部分走小药厂。

    二、丹参历史回顾:

    丹参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怕旱、怕涝。5-7月开花结果,每亩产干丹参200-300公斤;家种丹参主产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川,河北,陕西等地,尤以山东产量为大,四川质量为好。

    上世纪90年代之前,该品行情相对稳定,进入90年代,开始潮起潮落。以山东丹参为例,1990~1991两年中价格多数超过5元(千克价,下同),最高时市场价格达到了6.5元,这个价格根据当时的成本和物价水平已经算得上很高了。高价格对生产的刺激是十分强烈的,随着生产量的迅速扩大,形成了严重的供过于求,并在1993年达到了最低点。据当年种植丹参的农民回忆,最低时丹参0.5元也卖不出去。这一次的低价对盲目发展丹参的农民打击沉重,生产量随即大幅调减,多数地区完全弃种。

    1996年随着库存慢慢消化转少,丹参市场行情渐渐有所转机。价格也开始不断复苏上扬,至1998~1999年便渐渐上升至12.5元。“物极必反”,受高价刺激影响,农民再次掀起种植高潮,导致丹参产新后,价格节节滑落,于2002年再触谷底。

    2003年随着种植面积再次减少,价格又开始慢慢复苏,由4元左右升至5~6元,之后随着丹参用量的逐年增加,价格不断攀升,至2007年底,丹参行情又回升至12-13元。2008年,再次激起农民的种植热情, 2008年产新量大,丹参再次走低价滑,加之金融危机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丹参产新后市价暴跌,2009年初,市价一度跌至4元左右。4元的丹参价格,对于当年的生产成本和物价水平而言,这一次,丹参真正的伤透了农民的心!多数农民再也不种丹参了!

    2010年,也就是今年春天尽管丹参市价恢复到7元左右,却再也激不起农民的种植热情,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农民和十几年前的农民的思维方式、商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古语有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时代有言:“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连续两年的生产萎缩,对于用量连年递增的丹参而言,势必加大供求矛盾。

    三、种丹参比其它药材收益差:

    为了清楚的探究农民连年减种丹参原因,笔者在山西与河南做了一个调查,主要研究了和丹参在同一产地种植的黄芩、柴胡、防风,现状了解如下:

    黄芩:春秋均可种植,生长一年半至二年,亩产700-1000公斤鲜黄芩,现在收价5.5-6元,亩收益4500-5500元。

    柴胡:春秋均可种植,生长一年半至二年,亩产100-150公斤干柴胡,现在收价45-50元,亩收益4500-6500元。

    防风:春种秋收,生长一年,采挖后留下的须根,次年可再发芽生长成新苗,秋天可再采挖,产量比第一年大,第三年还可再挖一次,每年亩产500-700公斤鲜防风,现在收价5.2-5.4元,一年收益2600-3500元。

    丹参:丹参种子春秋种植,生长二年,亩产1200-1300公斤,鲜丹参收价2.2-2.4元,亩收益2600-3000元。

    山东为育苗移栽,2009年丹参价格跌到4元左右,不仅丹参种植面积锐减,而且育苗也极少,从而造成2010年种植季节丹参苗紧缺,丹参苗上涨到每颗3-4分钱,最后4.5-5分,每亩需要9000颗苗,仅种苗投入就是400多元。生长一年,收干丹参200-250公斤,现在干旱土地板结,采挖全靠人工,每亩的采挖费用需要7个工,又是500多元。按目前10元收价计算,每亩毛收入为2000-2500元,减去投入的1000-1100元,纯收入只有1000-1400元。丹参不能重茬,种植、除草、管理麻烦投入又大,所以农民不愿种。

    若按以上其它药材的收益,种植丹参药材就相对较低。

    
 四、丹参主产区的生产现状:

    【1】山东产区:山东丹参分布在五莲县的管帅、莒县的库山、沂水县的沙沟和临朐县一带,临沂市也有种植。该地区丹参为有性繁殖,头年育苗,次年倒栽,亩产量风调雨顺时可达300-350公斤。2008年山东大约种植丹参7-8万亩,2009年下降为4-5万亩,今年大约3.5-4万亩。

    当地的孔祥军先生专营丹参和丹参种苗,对山东丹参的发展、种植了如指掌。2009年丹参价格跌至4元左右,加上丹参种植面积锐减,育苗极少,从而造成2010年种植季节丹参苗紧缺,丹参苗行情随即一路上涨,由最初上涨的3-4分钱,涨至最后4.5-5分。每亩需要9000颗苗,农户仅种苗投入就是400多元。春天丹参移栽后,受倒春寒的影响,部分苗栽根部受冻烂根,很多地块出苗不全。丹参怕涝,今年7月份山东雨水大,其死苗严重。与此同时,丹参授粉不好,丹参种子减产严重,种子价格上涨到120-140元。受种子少育苗难的影响,预计明年丹参的种植面积仍然难以恢复。

    最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到目前为止,山东丹参主产区滴雨未落,而这个阶段正是丹参根茎的重要生长期,地处丘陵地带的丹参产地尤甚。干旱致使丹参单产下降近半,今年丹参的亩产量仅为200公斤左右,个别地块能达到250公斤。现在土地干旱板结,严重影响产新,采挖全靠人工,每亩的采挖费用需要10个工,投入增加500多元。

    (山东商报12月3日报道:今年10月份以来全省平均降雨仅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7%,其中济南、枣庄、济宁、泰安、日照、莱芜、临沂、菏泽平均降雨量不足5毫米,进入11月份更是滴雨未下,是近十年同时段降雨最少的年份,旱情严重。)

    该地区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花生和丹参。今年棉花的亩收入是4000元,烟叶是3000元,花生是2500元。丹参不能重茬、种植除草麻烦投入又大,按目前10元收价计算,每亩毛收入为2000元,减去投入的1000-1100元,纯收入只有900-1000元。在棉花、烟叶、花生巨大的收益差和农民在丹参的种植历史上多次吃亏的双重影响下,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很难调动。

    山东丹参连续两年减产,目前产地陈货600-800吨,今年产新量大约为8000-9000吨,从客观、主观上来看,明年山东不具备大量恢复生产的能力。目前产地已有部分新丹参出土,价格随即上涨为11-12元,农户和收购商惜售心理增强。(咨询电话:孔祥军13863371447 徐德石13963321871 )

    【2】河南产区:该地区丹参主要分布在新乡的辉县市,平顶山的郏县,焦作的孟州、温县,洛阳的伊川、汝阳、新安县,南阳的方城和三门峡的卢氏一带。笔者对部分产地进行了考察,并委托天地网辉县信息站的宋四清先生,对其余地区做了考察,情况如下:

    河南丹参,部分是有性繁殖育苗倒栽,部分是无性繁殖栽根茎,生长期2年,根茎较大,适合药厂投料和市场炮制加工饮片。河南今年种植面积大约2500亩左右,比往年减种80%。洛阳市,2004年号称有30000亩丹参基地,分别分布在新安、伊川、宜阳、洛宁一带。而今年减种严重,大约降至600-700亩,天气灾害,生长不良又使得丹参单产下降3成,亩产180-200公斤,目前该地区新货采挖出土过半,新货收购价9.3-9.5元(八成半干)。估计今冬明春河南新货最多能产500吨,产地陈货只有100吨,这将是历年来产量最少的一年。(咨询电话: 宋四清13503733955 )

    【3】山西产区:山西丹参分布在运城、临汾地区,大多无性繁殖,春天栽根,地膜覆盖发芽,生长期2年,亩产300公斤左右。运城市的万荣县,2008年种植3000多亩,可产干货1000吨,今年减种90%,仅为300多亩,目前出土新货80吨,已全部被安国人拉走,收购价9.5元,其下明春最多产新30吨。去年以来,本地大葱、土豆、黄芩、柴胡价格利好,大葱亩收入6000元左右,收益是种丹参的几倍,若明年农民扩大种葱,丹参减种将很难改变。

    由于种丹参收入太低,少人种植,今年除万荣300亩、芮城300亩、襄汾周边200亩外,其它各县种植极少。现在产陈货只有几十吨,新货大多卖出,明春产出更少,同样是本地区产量最少的一年。 (咨询电话:王全13503594497 )

    【4】陕西产区:陕西丹参主要分布在商洛一带,天津天士力的丹参生产基地就在此处,前几年最多时种植50000-60000亩,近年一直减种,今年最多10000 亩,比去年减种2-3成。今年天气前涝后旱,烂根死苗且根不粗,单产下降为180-200公斤,产量又下降2-3成;今年天士力为了保证货源,交定金给农户定购丹参地5000多亩,并且在该产区实施丹参保护价,保护价为13元。本地现在陈货有400-500吨,产新量大约为1800-2000吨。 ( 咨询电话:王军峰13038530688)

    【5】江苏射阳是一个老产区,种植面积曾经全国最大,最多时年产6000-7000吨,由于近几年上海、广州等地的厂家看好山东丹参,江苏丹参每公斤均价要低于山东丹参1-2元,所以造成江苏丹参面积逐年减少,今年的种植面积只有500-600亩左右,单产200-300公斤,产量140-160吨,产新前陈货不足百吨。 (咨询电话:卞永高13056167718 )

    【6】甘肃首阳一带有一定种植,但同样减产严重,农民多种土豆、板蓝根。

    【7】四川中江丹参面积不大,丹参品质优良价格高,多用于出口。

$pager$

    五、陈货存量与产新量调查:

    产新前市场与产地陈货存量,笔者很难调查了解清楚,只能拜托常年经营户、供货商和市场、产地的朋友来了解,经他们反复几次调查核实,情况大致如下:

    山东产新8000-9000吨,陈货600-800吨;
    河南产新500吨,陈货100吨;
    陕西产新1800-2000吨,陈货有400-500吨;
    江苏新陈货250吨;
    山西新陈货100吨;

    另外甘肃300吨、河北300吨、市场库存2000-3000吨,加上没有了解到的1000-2000吨;全国今年可供量应该在17000-19000吨,而目前全国年用量在25000-28000吨,缺口明显。

    六、丹参的后势探析:

    通过丹参的历史回顾和种植现状的了解,并与其它药材收益比较之后,我们不难看出,用量超大的丹参,由于农民种植不合算而连年减种,面积下降现实严峻。丹参又是一个无可替代的超大用量品种,明年的供应将会异常紧缺。如果不能将生产及时恢复,后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即使明年价格能涨到15-17元以刺激农民恢复生产,但曾经三次在伤透了心的农民,能否随风而上还有待观察。

    现在药市转疲,大盘不稳,做生意必须格外谨慎小心。丹参市场只有到明年3月份产新结束后大家才能看清楚,等到种植面积落实之后,大家会更明白,而药商只有看清楚弄明白才会入手。所以估计到那个时候,丹参走势会有一个较好的表现。但商机往往是在调查之中产生、朦胧之中把握、完全明白之时消失。

     丹参作为特大中药材品种,年用量25000-28000吨,需求强劲,经过两年的调整和价格回落,减种明显,加之今年的特殊天气因素,致使今年减产非常严重,农民收益仍然偏低。近期山东货已经起价,河南、山西、陕西近日刚刚起步, 随着丹参产新的不断深入,各地减产情况将不断得以证实,关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丹参走势到底怎样?是否会如滔滔黄河水,一发不可收也;还是像长江入三峡一样,平静而蓄势,只有靠时间和市场来检验了。

    (笔者注:从去年到今年,药市很热闹,“只有卖亏的,没有买错的”,“该涨的和不该涨的都在涨”。十月中旬,政府多部门开始平抑物价,十一以后,市场开始歇脚,中药材受政策面和种种原因的影响,进入阶段性“涨停”,其中部分超高品种开始回调,个别品种下跌迅猛。药市振荡回调,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这两年来,我们张口运作、闭口庄家,经营方式相对简单,受到只要跟风追庄就能赚钱,手里有货就能升值的影响。笔者认为:中药材是特殊商品,有涨有跌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目前的理性回归,应该是其良性发展的重要表现阶段。

    现在有眼光的药商开始倾向于价值投资,开始做平稳生意。丹参、甘草等低价大路品种,近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药市的热点,不难看出大家的经营理念正在发生质的转变。丹参、甘草这些用量超大的品种,一旦连续减产减种,恢复种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1、价格能否刺激恢复与扩大种植。2、种子、种栽是否充裕。3、天气状况是否有利。 笔者今天将丹参考察情况拟成文稿,与诸位分享,目的就是提醒各位理性思考,把握机会。

    我反对囤积居奇、恶意操作,赞赏惠顾三农、提高农民收益的行为;目前丹参正在产新,产地价格开始反弹,农民的亏损正在缩小,这应该是件好事。据了解丹参品种大,目前根本没有什么庄家,特大品种也无人能够坐庄,我认为需求是硬道理,用量高于一切,因而用量才是丹参最好的“庄家”。在文章结尾之际,笔者突发感悟,商界巨子李嘉诚,巨资控股白云山制药,而白云山的主打品牌又是复方丹参片,我们是否应该从中悟出些什么呢?

    以上完全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敬请斧正。) 刘红卫

 

上一篇:黄芪行情有望再上层楼

下一篇:柴胡市场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