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文
时过年中当盘点。在减速换挡、转型升级中砥砺前行的药市,已经交出“上半年”成绩单。如何看待当前药市新形式?当前的风险与挑战究竟在哪里?未来药市走向何处?
2014年上半年涨价药材一览表 元/千克
序号 |
品名 |
规格 |
产地 |
月 |
价格 |
月 |
价格 |
目前价格 |
1 |
水蛭 |
清水 |
江苏 |
1 |
820 |
6 |
1020 |
1020 |
2 |
粉防己 |
粉 |
江西 |
1 |
60 |
5 |
85 |
80 |
3 |
浙贝 |
统 |
浙江 |
1 |
115 |
6 |
165 |
165 |
4 |
覆盆子 |
统 |
浙江 |
4 |
93 |
6 |
160 |
160 |
5 |
荆三棱 |
统 |
浙江 |
1 |
13 |
6 |
30 |
30 |
6 |
胖大海 |
圆果 |
进口 |
3 |
140 |
6 |
250 |
110 |
7 |
蜈蚣 |
大条 |
湖北 |
4 |
2.8 |
6 |
3.1 |
3.1 |
8 |
太子参 |
统 |
安徽 |
5 |
32 |
6 |
53 |
50 |
9 |
辽细辛 |
水洗全棵 |
东北 |
1 |
42 |
4 |
70 |
45 |
10 |
辽五味 |
统 |
东北 |
5 |
28 |
6 |
34 |
35 |
11 |
车前子 |
统 |
江西 |
1 |
31 |
4 |
42 |
35 |
12 |
羌活 |
统 |
四川 |
1 |
145 |
5 |
220 |
210 |
13 |
吴茱萸 |
中花 |
江西 |
1 |
48 |
4 |
65 |
65 |
14 |
菟丝子 |
统 |
内蒙 |
1 |
60 |
6 |
70 |
80 |
15 |
重楼 |
统 |
四川 |
1 |
500 |
6 |
680 |
680 |
16 |
枳实 |
统 |
江西 |
1 |
40 |
6 |
52 |
54 |
17 |
枳壳 |
统 |
江西 |
1 |
25 |
4 |
37 |
42 |
从以上列表中不难看出,上半年这些涨价药材中果实类品种过半。多数果实类药材易受天气影响,尤其开花坐果期间,若有反常气候出现,直接影响坐果率,采收时的阴雨天气也会造成减产或失收,也有的果实类药材有挂果大小年之分。这些偶然因素都会孕育或触动商机,覆盆子、胖大海、辽五味等价格上涨,都是因天气影响坐果或结果小年而涨价。
胖大海:主产国外,近几年连续逢结果小年而减产。在减产利好推动下价格不断高升,2012年之前价格还在50元(圆果)上下浮动,到9月份价格已突破百元大关。
虽然2013年初春果产新前价格小幅回落至90元左右,但是,产新后价格很快飞奔至150-155元。2014年胖大海春果产量依然不大,横盘了大半年之久的行情再次爆发,短时间内价格从150元左右,一步跨过200元高价,迎风飘扬在250元以上。
近期受秋果产新冲击,价格大幅下滑,玉林市场含潮秋果价滑至70元。胖大海是一个行情波动频繁,而且价格变化较大的品种。今后几年价格下滑后仍有赚钱的机会。逢低价建仓,然后耐心等待。
辽五味:自从2006年涨到150元高价,近几年行情总是起伏不定,价格也是反复涨涨落落。前期产地有消息传出,今年辽宁产区受低温天气影响坐果率低,引起不少商家关注,并有商积极购进大货,拉动价格强劲上扬,从28元升至34-35元。 今年辽五味减产幅度有多大?关系到产新后的行情走势。不过,该品种多年积压的库存仍将拖累未来行情。
车前子:今年上半年车前子表现活跃,年初价格还在30元上下浮动,新陈不接之际价格上涨至42元左右。今年产新后四川产地价格一度跌落至19-19.5元,江西产地统货价落至统货24左右,市场江西货落至26元,不过,这种行情持续时间短,仅仅1-2天。
该品种库存较薄弱,经营户手中几乎无大货供应,目前市场车前子价格稳定在35元(江西产,净货)左右。据了解,四川产地货源已少,江西产地货源多滞留在药农手中。预计,短期内价格进一步上扬动力不足。
重楼:一个涨价悄无声息,一个回首让人惊叹的品种,且不管以前价格涨幅有多大,今年价格变化幅度也不小,年初价格还在500元上下徘徊,进入6月价格已飙升至680元左右。
该品种价格之所以步步高升,主要是野生资源在逐年萎缩。据了解,近几年已有人工栽种,只是种植不成规模。在人工种植不能大面积发展种植之前,未来价格仍有继续高升趋势,这是多数野生药材的共性。
有些品种价格上涨,并没有引起市场多大震动,也少有商家关注,如:2014年上半年蜈蚣、吴茱萸、枳实、枳壳,辽细辛价格的上涨,这些品种行情变化幅度也是不小的,2013年初吴茱萸价格还在32元(中花)上下运行,2014年4月已涨至65元上下。吴茱萸亩产较低,前几年价格低迷,种植户多放松管理,单产产量进一步减少,多年积压的库存也多消化,几种因素触动了价格上涨。蜈蚣产新期间低温天气影响产量,只是该品产新时间长,产地又不集中,不易存放,不被多数药商关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和有心的人,枳实、枳壳在不经意间价格上涨了十几元,该品种货源多集中在产地少数商家手中,市场经营户手中库存空虚,后市行情仍为多商看好。
回顾2014年上半年走过的行情,涨价的品种屈指可数。无论是受利好触动涨价,或是触底反弹,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在这轮“闪电”行情中,多数药商因犹豫错失了卖货机会。药市行情跌宕起伏,在起起落落的价格变化中,如何把握买卖时机,确实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