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十八张子宫肌瘤(癥瘕)名方验方合集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148
                                     守一中医                                                                                                                           
图片

子宫肌瘤属中医“癥瘕”“月经过多”范畴,多因气滞血瘀、寒凝痰积结于胞宫所致,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为主。临床分血瘀型(月经量多、淋漓不净,治以活血消瘤兼顾止血)和痰湿型(痰瘀互结,治以化痰软坚、活血散结)。强调攻补兼施,避免过用温散致出血加重,常配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如半枝莲、海藻等。体虚者需扶正祛邪,兼顾调养。

图片

1.消癥方

方药:

①莪术30g,生牡蛎30g(先煎),生鳖甲30g(先煎),荔枝核(打)30g,橘核15g,五灵脂10g,海藻15g,何首乌30g,小茴香10g,乌药15g,菟丝子30g。

②党参30g,制何首乌30g,岗稔根30g,川续断15g,荔枝核(打)20g,生牡蛎30g(先煎),橘核15g,炒蒲黄9g,白术15g,益母草30g,贯众20g,血余炭10g。

用法:

①方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平时服用。

②方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经期服用。

功效:

①疏肝理气,化淤散结。

②理气活血,补益脾肾。

图片

2.海藻消瘢汤

方药:丹参、黄芪各30g,桂枝、牡丹皮、赤芍药、当归、香附子各10g,夏枯草、海藻各15g,浙贝母、山慈菇各12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2次。

功效:活血化痰,散结消癥。

图片

3.加减桂枝茯苓丸

方药: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赤芍药、鳖甲、卷柏、蕲艾、青皮、川续断、黄芪各10g,生牡蛎30g,黄柏6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蜜制成丸,每丸重10g。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1.5~3个月为1疗程。月经期停止服药。每1疗程后进行检查,如正常即可停药,未正常则继续第2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消癥。(桂枝茯苓丸治子宫肌瘤对血淤偏寒弱者为宜,偏阴虚者效果较差。)

图片

4.益气消瘤丸

方药:生黄芪、醋小麦各50g,当归30g,牡丹皮、赤芍药、海藻各25g,桂枝、昆布、桃仁、大黄各20g,穿山甲珠、川贝母、甘草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30g。

功效:补气生血,散淤通络,消肿定痛。

加减:气虚者加人参、怀山药;血虚甚者加阿胶;月经过多者加益母草;纳差者加鸡内金;腹痛甚者加五灵脂;肝郁者加柴胡、郁金;出血多者加田三七粉、地榆炭。

图片

5.活血软坚汤

方药:丹参30g,泽兰叶20g,当归、川芎、白芍药(或赤芍药)各12g,三棱、莪术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功效:逐淤散结,养血调经。

加减:气虚加四君子汤;月经期加白芍药、仙鹤草、艾叶炭;肾虚加续断、桑寄生。

图片

6.化痰散结汤

方药:苍术、白术、茯苓、半夏、天南星、香附子、桃仁、红花、黄药子、三棱、莪术各10g,当归尾、丹参各12g,陈皮6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功效:化痰软坚,活血散结。

图片

7.消瘤方

方药:生蒲黄15g,丹参12g,赤芍药12g,三棱12g,莪术12g,生山楂12g,刘寄奴12g,铁刺苓15g,石见穿15g,鬼箭羽15g,炒枳壳9g,小青皮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活血化淤,软坚消瘤。

图片

8.消瘤散结汤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各10g,生白芍药15g,生甘草10g,牡丹皮6g,蒲公英15g,半枝莲30g,三棱20g,石见穿20g,蚤休30g,五灵脂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养血化淤,消瘤缩宫。

图片

9.消癥方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炙鳖甲各12g,炒白芍药、炒白术各10g,当归炭、巴戟肉、胡芦巴、炙穿山甲片各6g,生牡蛎20g,连皮茯苓12g,炮姜炭2g,王不留行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补肾,软坚散结。

图片

10.冰桂合香汤

方药:桂枝、赤芍药、牡丹皮、海藻、夏枯草、三棱、莪术、木香、炒穿山甲、昆布各10g,全蝎5g,茯苓30g,桃仁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软坚散结,行气活血。

图片

11.化淤散结汤

方药:桃仁、水蛭各15g,制大黄12g,生牡蛎、鳖甲、龟板、猫爪草、夏枯草、昆布、海藻各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经净后开始服药,经期停药。另外可用大黄、芒硝各100g,香附子200g,拌米醋适量,炒热后外敷下腹部,药凉为度,每日1次。

功效:活血化淤,软坚散结。

加减:血淤甚者,加三棱、莪术各12g;兼气滞者,加乌药、香附子各10g;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各15g;有痰湿者,加象贝母、泽泻、车前子各15g。

图片

12.归甲宫癥汤

方药:当归、炮山甲、桃仁、莪术、香附子、续断、夏枯草、怀牛膝各12g,王不留行、三棱各9g,昆布15g,薏苡仁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活血化淤,软坚散结。

加减:气虚加党参或太子参;血虚加鸡血藤、白芍药;脾虚加茯苓;肝肾阴虚加枸杞子、桑葚子、旱莲草。

图片

13.活血消肿方

方药:

(1)消肿合剂:桂枝、桃仁、赤芍药、牡丹皮、茯苓、陈皮、半夏、石见穿、夏枯草、半枝莲、刘寄奴、昆布、海藻、牡蛎、大腹皮、琥珀末各等分,制成合剂。

(2)消瘤丸:牡丹皮、赤芍药、乳香、海藻、昆布、夏枯草、三棱、莪术、当归、延胡索、香附子各等分,制成丸药。

用法:

(1)消肿合剂每日2次,每次50ml,连服3个月为1疗程。

(2)消瘤丸每日3次,每次4丸,3个月为1疗程。如上药用1个疗程无明显见效,再连服2~3个疗程。

功效:活血破淤,化痰消癥。

图片

14.化痰破淤消癥汤

方药:昆布、海藻、夏枯草、白芥子各15g,瓦楞子30g,三棱、莪术、蒲黄、五灵脂、甘草各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2个月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理气消痰。

加减:气滞血淤加柴胡15g,香附子10g,卷柏30g,丹参20g;肝郁湿热加柴胡、白芍药各15g,枳壳10g,败酱草、马鞭草各30g;气血两虚加人参(党参30g)、当归各15g,黄芪30g,鸡血藤20g;阴寒凝滞加附子片30g,桂枝、炮姜、小茴香各15g。

图片

15.附桂消癥汤

方药:制香附子、川楝子、八月札、桂枝各9g,丹参、藤梨根、鳖甲各15g,夏枯草、桃仁各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温经通脉,散结消癥。

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各15g;血虚加阿胶珠9g,干地黄18g;月经量多加蒲黄炭、血余炭各9g,茜草根15g;腹痛加延胡索、五灵脂各9g;白带多加白术、怀山药各15~30g,;腰酸加杜仲、续断各9g;大便干燥加火麻仁15g;不孕加枳实、娑罗子各9g,路路通12g等。

图片

16.消坚汤

方药:桂枝5g,赤芍药10g,牡丹皮10g,茯苓12g,桃仁泥10g,三棱10g,莪术10g,鬼箭羽20g,水蛭5g,夏枯草12g,海藻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经净后服,3个月为1疗程。

功效:消癥散结。

图片

17.加味桂枝茯苓汤

方药:桂枝15g,桃仁10g,赤芍药10g,牡丹皮10g,茯苓15g,鳖甲15g,水蛭6g,香附子10g,郁金10g,陈皮10g,半夏10g,蒲公英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理气活血,化痰消癥。

加减:癥积经年日久加鳖甲、水蛭、三棱、莪术;体虚加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癥瘕初结未坚硬者加乳香没药、丹参、路路通、王不留行;气郁腹胀者加香附子、郁金、木香、乌药、川楝子;兼痰湿凝聚者加昆布、海藻、半夏、贝母、薏苡仁、冲天草;痰淤凝聚,蕴而化热者加夏枯草、蒲公英。

图片

18.活血化癥方

方药:丹参15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当归10g,黄芪15g,甘草6g,天花粉10g,田三七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活血化癥,通经止痛。


上一篇:治疗肩痛的好方

下一篇:送给大家10个秘方,一病一方,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