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市场行情“疲”字依然,虽然有涨有落,感觉不到热点。
关于药材质量问题,已经到了让药厂、饮片厂崩溃的地步,我们知道:很多很多药材,根本买不到“药典标准”,严格执行药典,只有停产。不是全部,相当一部分药典标准在采样、制定的过程中,显然是闭门造车。如果世上没有合格的药,还要药典干吗呢?
行情的根本是来自于人们的预期,人们只在有了预期的情况下,才会投资或者抛售,预期也是不断调整的。参与预期的主要对象是药农、药商、投资人、药厂,他们任何一个环节产生了预期,都会影响行情。
我经历的历史上川芎有过四次超过20元的市场行情,每次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每次在最高峰,也难以坚持三个月,牛市那次在20元以上坚持的时间比较长,但后果更严重。有人说川芎就是“一剑穿胸”,20元就是红线,这当然是由对过去的总结得来的,谁能确定下一次呢?
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只有通过对历史行情的总结,这是唯一的办法。
这次川芎上涨是因为减产造成的,或者说在减产的概念下出现的少数人抬高行情,当然,前几次也都是人为炒作造成的,动作都很一致,跌到的角度都没改变。而如果说这次有所不同,那就是市场几乎没有反应!甚至市场药商都懒得提起,我觉的药农还是要感谢这次行情的。
三七、太子参、猫爪草等等品种都是这个原因,比如三七,现在涨价了,很多数据条件似乎都是成立的,但假如有一天行情再次回落,你会发现所有的利好条件都是苍白无力的,至少我们曾经无数次经历过,“行情好看不好用”!太子参最近也是逢产新涨价,也不确定能持续多久,但结果是必然的:当前价格已经高出价值很多,在库存较大和生产没有处在低微的情况下,这种行情是无法持续的,时间长短而已。
只有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才是安全的行情,包括野生品种,除此之外的药材投资或行情,都是冒险,至少有八成是以失败结束,做不到这一点,就等着亏。
本期,车前子、覆盆子在减产利好的驱动下,谨慎震荡之中,市场药商还是很冷静的,现在行情大多起始于产地。市场药商经验更丰富些,尤其是过去几年的低迷和以往的经验教训,比较成熟了,而产地人,每一次操作,恐怕都要有打回原地的风险。
浙贝仍在产新中,无硫片市场干涸,暂时还比较畅快,浙贝无论是从库存、价位、还是生产规模上看,长期走势明确下跌是大概率,比如价格,按目前的价格打五折不还是高价吗?当然,短期内,还有的人有自己的预期看法,这很正常。元胡同样,生产在增加无疑,价位还比较高,只是去年明显回升,会影响今年业内人的判断,如果后期能跌深一点,还应该有点意思,因为库存量少。
上面是近期产新或者热点的个人看法,就当作为历史记录和交流,“没有人能预测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