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说家种品种的行情特征是周期性的话,那么野生药材的行情特征就是阶梯式上行!终结野生品种上行的唯一条件,就是家种成功并且农户有良好的效益。
我们以前多次谈到过,野生品种资源在减少、生存空间在萎缩、劳动力成本在增加、货币在贬值、生存能力在下降……这些条件决定了野生品种中还会有很多的品种和很大的空间。尤其是那些难以变成家种的品种。或者说只有达到了非常高、非常高的价格,才会吸引科技和资本参与种植。
我今天想着重强调的是生产能力的下降,现在,采集野生药材的都是面临“退休年龄”的“老工人”了,这个“工种”一天比一天少,他们的子孙要么进城务工,要么离开了贫瘠的山村,一天几十上百元的收入,一年几个月的采药机会,无法让他们延续千年采药人这个行当,三年、五年、十年后,谁来采药?
中药方子是多品种组成的,少一味都不行,稀有的药材只有用更高的价格来弥补,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百元价格、千元价格的野生品种。从长远看:重楼、白及这样的例子还会越来越多,水蛭、全蝎这样的千元价格的品种还会延续上行……
当前这个周期,野生药材同样受到了市场低迷的影响而平稳运行着,平稳运行的背后是库存在消化,生产在萎缩,是机会在孕育,随着将来市场的复苏,一批紧俏野生品种的行情价格必将不断的再创新高。
野生品种都是安全性很强的品种,往往当前价格就是历史最高,往往当前价格就是成本价格,即使不考虑货币贬值,他们也只有升值。
尤其是那些费工费时费力的品种,那些在可以预见的高价也无法变成家种的品种,值得关注:
还是拿这几个品种作为例子:石菖蒲、粉防己、白鲜皮,一些动物昆虫品种,一些野生小品种,这些都是蕴藏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石菖蒲大别山最地道,也是主产区,但现在在市场上能有多少大别山石菖蒲?从大别山挖到湖南、转战江西,四川、又在福建蹲点,能挖的地方都挖净了。它漫长的生长周期,特殊的生长环境,不可或缺的药用价值,从长远看,必须涨出天价,一旦突破瓶颈,就是放马狂奔。这几年,上千吨的伪品——水菖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假药的退出就是用量的增加。
粉防己是不老的话题,从我入行的7元,到现在的70元,虽然涨了十倍,我觉得还没突破资源的瓶颈,一旦突破,不可收拾,没有十年的时间,也无法生出新资源。而白鲜皮现在佳品即将达百元,市场没有大货,产地没有积极性,库存也历史性薄弱,横盘三年了,也在等待一次爆发性突破,漫长的生长周期,在可以预见的若干年内,都不可能出现成功的家种,等待的是延续上升的行情和突破。
上边几个品种仅仅是作为一个例子,这样的品种如果认真筛选,恐怕有上百种,甚至包括一些果实类、花类、草类、动物类等等,希望药友们有兴趣去钻研,会有回报。
对于药厂来说,不能只去想复制增加的红参、三七、太子参,必须要考虑原料的延续供应。对于经营户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保持一定的库存,持续坚持来经营。比如你有一百万的石菖蒲,卖出一点补充一点,一直保持着,将来同样是十吨、三十吨的持有,你会发现自己的资产大幅增值了,没有长久的耐心,是无法获得持续的回报,更何况拥有这些“绩优股”,将会带来复利的效应,不会出现川芎的凶险,但有稳定的收益,是不是可以考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