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在沉寂、低迷四年之后出现了“压抑已久的反应”,尽管库存还庞大、生产没能得到深度调减、价格也很少出现烂市,但市场群体实在失去了耐心,纷纷出手,导致了一些相对低价的品种或多或少的回升,其中一些品种的确有些盲目,出现的行情未必真实,也难以持续。
大众思维往往和真实行情是背离的,如果将来再次出现真正的好行情,但也必须要经历一次次惨痛的尝试。这一波行情个人看来还有点早,但也许这就是真实的市场行为——从来没有真正的行情,离开人为,市场就是一潭死水。
药农不敢再种,药商不敢再伤,价格低的离谱的时候,才会是一波大行情出现的前兆……
近期太子参、黄连的暴涨应该也是上述的范例。
黄连前期的确价格偏低,春节前产地最低价跌破了60元,已经低于农本,上周产地暴涨,一天上升了10元,统货一次性抬高到了85元,这个价格还比较合理,如果继续上攀,就需要更多的条件了。
太子参2014年产新后一度跌至33元,目前将要进入产新,价格再次达到了百元。什么理由呢?和三七应该是同理,天高价格形成之后被过于关注,吸引的资本囤积过重,也的确出现了生产的相对调减,众所周知的库存在那放着,不会所有的人最终都能在高价兑现,涨的越高风险应该就越大。就其价值而言,已经远远背离。
三七更是具有代表性,根据产地的生产规模,当初预计会积累多年的库存,但800元的高价太让人难以释怀,大量的资本进入,让三七在短短的时间上升50%以上,随后呢?这些库存总会要用掉,不会永远封存,再多的资金进入,总会为了获利,总会在一定的时候去卖出,如果确定这次是反弹,而不是反转,那么反弹之后的趋势呢?
猫爪草上次高峰2013年出现了180元的高价,在经过去年短暂的低价之后,现在又达到了90元,这个周期是不是太短?还是资本进入太早?所谓真实的行情我们认为是最终能在高价上基本兑现,而不真实的行情定义却是:过山车!在高价过了一趟,对持货人来说并没有意义。
车前子去年14元,这几天有所回调,还在20元左右吧,反弹不小。
白芷去年产新时在5元上下,现在7.5元已经不容易买大货,生产迅速调减是一方面,现在积累的人气看来,产新之后可能还是热点。
毛知母五年低迷,生产的确大幅调减,尤其是无硫货稀缺,未来三年的空间也充满想象。
桔梗人气太旺,包括药农都眼睁睁的盯着,药商和药农的博弈在桔梗上表现的尤为鲜明,你囤,我就种。桔梗足够的库存和今年恢复的生产,将会让超低桔梗的药商感受一次意外?
佛手春节前受冻灾影响,很快出现翻倍还多的行情,现虽有所回落,但也是一个低价迅速走出的品种。不管什么原因,事实上低价的品种大多出现了上涨。
牛蒡子最近涨了两块,最低时市场过风车货不足10元,现在12.5元还难买。生地回升了20%,还算不上高价。山药去年产新前出现了超低价,也明显的回升了。土元低价,囤积进行中,尚未涨价。玫瑰花近期小幅回升,但还是烂市价。夏枯球去年产新后出现低价,但随后却翻倍上涨,经典一例。白术顺势涨了不止20%吧。沙苑子从14元涨到了20元……
总之,去年感觉价格偏低的品种大多数出现了反弹,这一波行情或许还会延续,当低价品种暂时消失了,还将面临市场的真实销售。这些行情的上涨是真真切切的,但所有持货商最终的结果却会大有不同,能有两成人获利出局就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