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文
今年上半年,药市出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进入了“小阳春”行情,更有乐观者认为药市已经触底,将出现U型反转,这是否说明药市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药市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该如何看待?
从全球经济看,美国开始警觉通胀的迹象,而欧洲、日本都在全力反通缩,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各不一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的过程中,钢材、煤炭等价格明显反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鲜菜价格已大幅回落,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可能还会延续一阵。此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
从药市来看,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低位震荡调整的趋势仍将运行一段,药材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际需求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上游需求能力依然强劲,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短期价格、中期价格、长期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涨价品种,既要密切关注,也要长期跟踪。
涨价品种“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有些品种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没有商家购货囤积,价格也跌不到哪里去。对一些涨价的药材,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价格下滑的品种也不要惊慌失措。对于涨价的药材一定要客观、理性对待,不要被涨价的行情冲昏头脑,以为价格高了还会再高,有货惜售不卖,再大的风没有一天到晚刮的,总有风停的时候,等风平浪静了,才发现别人走了,只有自己傻傻地站在那儿。无数的例子证明没有只涨不落的行情,今年春季涨价的辽五味、海金砂、野菊花,蔓荆子等已经给出了答案。
近期药市涨势比较猛的川芎,又成为药市的热点,川芎供求有矛盾吗?如果手中有货不知道卖,好比一只陷入迷幻状态的猫,追着自己的尾巴无休止地运动,直到精疲力竭地倒下去,才明白那原地打转的荒唐。
本轮川芎涨价减产是“导火索”,在减产的利好题材下,加上少数人买货抬价。川芎每次涨价都有人为因素在里面,目的和手段同出一辙,买货拉价是为了把手中的货卖出,散户是应该感谢大户的,受益最大的依然是药农。
车前子,覆盆子在减产的利好影响下,短期内涨价像短跑。近期涨价的品种都始于产地,市场反而慢了半拍。如果不去高价跟风,赔钱的多是产地商,青翘是最好的例子。
本期白术价格涨的也很突然,当前并没有什么利好,仅仅是因为大家认为价格不高,买货风险不大,况且,传闻今年雨水多,一赌天气的心理也有。今年我国南方雨水较多,这将为下半年药市留下更多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