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酸枣仁的产新已经拉开大幕,赞皇县孤山村(酸枣仁加工地)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刻,洗枣场地、银行资金早早就位,各加工户早已磨刀霍霍,准备火力全开。然而,随着产新的深入,最早进入产新的产区,酸枣不丰的消息开始不胫而走。听孤山村的加工户反映,往年从各大产区拉回来的酸枣都是以大车居多,一字排开,等待卸货,那场面即壮观又热闹。现在小车却成了主流,自由进出孤山村。货源组织不畅是当前加工户普遍反映的问题。
在酸枣仁临近产新之际(7月份),行情曾出现过短暂的回落,在产地机选货200元便可装车。此时的行情回调是加工户面临产新在即的压力,唯恐后期行情对自己不利,选择积极出售来降低风险的一种销售策略。然而,随着产新的开始,酸枣仁行情却迎来了逆势上涨,售货心态开始由积极变为惜售。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目前产地机选货上涨至220-230元,涨幅已达20%。但实际成交量很少,处于有价无市的一种状态。
行情的短期上涨纵然有青黄不接,货源短缺的缘故,但鲜枣的交易价强势高开,无不反映今年的酸枣仁可能面临减产。当前鲜枣的交易价已达6元,这意味着酸枣仁加工成本价将接近200元大关,也是仅仅时隔一年再次重回6元时代。去年鲜枣的交易价普遍在4元以下,青枣价格每上涨一元,酸枣仁的成本将增加30元左右,这样的涨幅对于酸枣仁加工户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在产新初期。
酸枣仁历史上有过数次辉煌,但也有过追高之后的大跌。尤其刚刚经历的高价并不久远,人们依然记忆犹新。谁都想高价再现,包括我自己。但是,需要警惕追高之后的翻车。随着产新的继续深入,一旦各大产区相继进入产能高峰之后,尤其在价格的刺激之下,如果没有确定的“减产信号”,加工户的贸然行动换来的将是灾难行情。
东北产区作为酸枣仁重要的货源来源地,每年的酸枣坐果率一直影响着未来一年酸枣仁行情的走势。我们今年一如既往再次前往产区考察,得到的答案很让人疑惑。硕果累累的大丰收之象,与颗粒仅存的歉收年之景作伴。多的可以超级多,少的同样可以超级少,这是以往不曾出现的新情况。一切将在未来半个月,随着东北产区的全面铺开而变得逐渐明朗。
总之,在结果尚未明确之前,酸枣仁在涨跌之间左右摇摆的态势不会改变。不管结局如何,酸枣仁终究不会平静,这是它的“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