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殿华王老 去年初冬,一位在菜市场卖菜的张大姐找到了我。她穿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棉袄,脸上满是疲惫,双手不停地搓着,眼神里透着无奈。她跟我说,手麻的情况已经折磨她两年多了。刚开始只是偶尔手指头麻一下,她没太在意,可后来越来越严重。 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双手就像被无数根针扎着一样,又麻又疼,连菜都拿不稳,生意都受到了影响。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啥大问题,吃了不少西药,效果都不明显。她听邻居说中医调理效果好,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我。 仔细询问后,我了解到张大姐平时生意忙,每天天不亮就去进货,一整天都在菜市场站着,很少有时间休息。而且她吃饭也不规律,经常随便对付一口。最近家里还出了些烦心事,让她心里一直堵得慌,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我看了看她的舌头,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综合这些情况,我判断她这是典型的气血不足、寒湿痹阻之证。气血不足,不能濡养四肢经脉,就会导致手麻;再加上寒湿之邪侵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手麻的症状就会加重。 于是,我给她开了个方子:黄芪、当归、桂枝、白芍、鸡血藤、川芎、威灵仙、伸筋草、酸枣仁、远志。(每个人体质和证型不同,实际运用需要经过辨证配伍) 张大姐吃了7天药后,就给我打电话说,手麻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晚上睡觉也踏实了些。我根据她的情况,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党参、茯苓,让她继续服用。又过了一个月,她兴高采烈地来找我,说手麻的症状基本没了,现在干活可利索了。 半年后我随访,张大姐的手麻彻底好了,她又像以前一样,在菜市场忙忙碌碌,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手麻在中医里属于“痹证”范畴,根本原因就是气血失调、经络不通。气血就像身体里的河流,滋养着四肢百骸。如果气血不足,或者被寒湿等邪气堵塞,经络不通畅,就会出现手麻的症状。 下面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的奥秘: 益气养血组:黄芪和当归是经典的药对,黄芪补气升阳,当归补血活血,二者合用,能补气生血,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气血。 温经通络组:桂枝、白芍、鸡血藤、川芎、威灵仙、伸筋草这几味药相互配合。桂枝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安神助眠组:酸枣仁和远志都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酸枣仁能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它们能改善张大姐的睡眠质量,缓解她的焦虑情绪,让她的身体得到更好的休息,有助于气血的恢复。 全方遵循“气血足则经络通,经络通则手麻消”的治疗思路,先益气养血,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再温经通络,打通气血运行的通道;最后安神助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这种“补-通-安”三步走的策略,符合气血运行的规律和痹证的病理特点,当气血充足、经络通畅,手麻的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我是中医痿症王殿华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40余年。如果你有手抖手麻、肢体麻木、僵硬痉挛、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乏力无力、萎缩、神经性疼痛等问题,都可以和我说说,我来帮你辨证分析,结合每个人病情、体质提供一些正确的建议和方法。这个公众号帮助过很多人,您转载一次相当于帮助一个疑难杂症患者、只要有一人询问,我就会坚守住这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