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夜咳特效调理方

发布时间:2025-10-05 阅读:963
中医育儿全绍阳健康传播者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白天咳嗽比较明显,夜间咳嗽比较轻一般为阳虚,反之,白天咳嗽比较轻,而夜间咳嗽比较重一般为阴虚(也称寒咳),夜咳多是内伤咳嗽导致的。《本草备药》记载:“午前嗽多属胃火,宜芩、连、栀、柏、知母、石膏;午后嗽及日轻夜重者,多属阴虚,宜五味、麦冬、知母、四物。”

1、规律性的睡前咳嗽,多为胃咳,或者积食。

2、就枕即咳,不分白天黑夜,也就是刚睡着没多久就咳,多为肺寒,此类咳嗽很少持续到下半夜。

3、肝胆咳嗽,即木火刑金或胆火刑金。多于凌晨十一点到三点之间咳嗽较为剧烈。

4、规律性的三点之后咳嗽剧烈,多为肺燥,虽为肺燥,有的时候也有痰,肺燥多滋阴。

5、夜咳没有时间特点,经常醒了就咳一段时间,多为积食。

6、规律性三点之后咳嗽,咳嗽的极度剧烈,声音很深,犹如要把肺咳出来一样,多干咳,按照肺燥治疗无效,多为两种情况,一是百日咳前期,二是之前止咳药吃多了或者输液太多。

夜咳汤的组成:知母°、贝母各5g,前胡、冬花、玄参、生地各6g,党参、黄芪各10g,麦冬9g。加减:偏热加黄芩6g,银花8g,鱼腥草10g;偏寒加麻绒3g,防风6g;痰多加橘红、茯苓ª各6g,半夏3g。将上药全部用蜂蜜炙后加水300ml水煎服,每日服用3次,服药期间停用其它一切药物。夜咳无痰验方:薏苡仁,牡蛎,茯苓,陈皮,杏仁各12克,半夏9,甘草3,冰糖60克,一日一剂,水煎两次后服,一般三至六剂即能止咳或痊愈。

1、郁火夜咳辨证要点:症见咽喉干痛,面赤潮热,夜卧不宁,吐痰黄浊,或带血腥臭,烦躁喘咳,每咳自汗,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肝泻肺,解痉止咳。

配穴:清天河 退六腑 板门 逆八卦 平肝 清肺 小横纹 

中成药:小柴胡加石膏 双花 

2、食积夜咳

辨证要点:多见于小儿,夜咳,睡前多食则愈重,睡卧不安,大便溏或有酸腐味,胸脘痞闷,舌苔厚腻,脉沉。古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治则:消食健脾,化痰和胃。

配穴:补脾 板门 顺八卦 平肝 清肺 四横纹 外劳 揉腑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3、痰瘀夜咳

辨证要点:风痰停滞咽喉,症见:咽痒、异物感,咽痒不适则咳,不痒不咳,或闻及刺激性气味即咳,无痰或少痰,咳嗽频繁时可见声嘶,舌苔薄白,脉弦浮。检查咽喉部无特殊改变。

治则:祛风利咽,化痰止咳。

配穴:清天河 逆八卦 板门 清补脾 小横纹 二马

中成药:桑菊饮

4、阴伤夜咳

辨证要点:干咳无痰,心烦难寝,午后身热,口渴喜饮,睡时多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配穴:清天河 总筋 内劳 顺八卦 补脾 平肝 补肾水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

夜间咳甚,多为血虚:陈皮9克,清半夏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当归30克。

阴虚夜咳:北沙参 15 g玉竹 15 g甘草 10 g麦冬 12 g桔梗 30 g玄参 30 g干姜 4 g生五味子 18 g炒神曲 30 g炒山楂 30 g麻黄 6 g射干 15 g

陈皮 30 g姜半夏 9 g蜜紫菀 15 g蜜款冬花 15 西青果 9 g(单包泡水润喉)

夜重昼轻咳:柴胡30克、党参30克、桂枝30克、茯苓40克、泽泻20克、白术30克、枳壳20克、干姜20克、五味子25克、薏米100克(单煮),

注:用薏米汤煎药。成人两次分服。   杏仁9g  桂枝12g 茯苓12g  法半夏9g 五味子6g 干姜6g生姜9g 生薏仁12g 生石膏12g

组成:麦门冬30g,半夏10g,党参15g,甘草10g,天花粉10g,当归10g,熟地 10g,大枣6枚。水煎服。



上一篇:牛皮癣,用一个好一个!

下一篇:民间偏方(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