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疸型肝炎方
(一)方1
(1)处方:茵陈50克,金钱草30克,车前草30克,冰糖10 克。
(2)煎法:将茵陈、金钱草、车前草同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5分钟即可。
(3)服法:先把冰糖放入碗中,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搅匀后一次性服下,1日服2~3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5)功能作用: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热、利胆、退黄等作用;金钱草味苦、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毒、消炎退黄等作用;车前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利尿、明目降压、消炎等作用;冰糖味甘,性凉,具有润肺、养肝等作用。故四味相合成方,乃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之要方也。
(二)方2
(1)处方:葵花秆芯30克,茵陈30克。
(2)煎法:将二味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每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5)功能作用:葵花秆芯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通淋、消炎退黄、排石等作用,若与茵陈相合成方,借以增强利胆、退黄之功效,成为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之良方也。
(三)方3
(1)处方:茵陈50克,板蓝根20克,车前草30克,红枣5个。
(2)煎法:将四味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每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5)功能作用:茵陈、板蓝根、车前草味苦、辛、甘,性微寒,具有清热消炎、利胆通黄等作用,合大枣之甘、温相合成方,四味相互为用,成为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之良方也。
(四)方4
(1)处方:茵陈50克,板蓝根20克,木贼草30 克。
(2)煎法:将三味同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5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每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5)功能作用:木贼草味甘、苦,性平,具有平肝、消炎、止血等作用,与茵陈、板蓝根的清热消炎、利胆退黄相合为用,组成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之方,诚乃良方也。
(五)方5
(1)处方:茵陈50克,车前草30克,鲜柳叶100克。
(2)煎法:将三味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1日2煎,直至痊愈。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5)功能作用:柳叶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与茵陈、车前草的清热利湿、消炎退黄相合成方,乃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之良方也。
(六)方6
(1)处方:胡桃仁100克,红枣100克,桃仁10克,黑矾50克。
(2)制法:将胡桃仁、红枣(去核)、桃仁共捣为泥状,再用馒头包黑矾烧焦后去馍留矾,共捣后加水制成丸,如梧桐子大。
(3)服法:一次服15丸,每日2次。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慢性黄疸型肝炎、贫血等。
(5)功能作用:胡桃仁味甘,性温,具有补肺肾、润肠通便等作用;红枣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胃等作用;桃仁味苦、甘,性平,具有活血行瘀、润燥滑肠等作用。以上三味与黑矾相合成方,相互为用,祛黄而治肝脾,则为治慢性黄疸型肝炎之良方也。
(七)方7
(1)处方:甜瓜蒂(苦者)49个,公丁香49个,麻雀粪49粒。
(2)制法:三味共制成细粉,装在干净瓶内备用。
(3)服法:用些许粉末吹入鼻中,少时黄水从鼻中流出,水尽黄退,每日一次,流后用薏苡仁60克、赤小豆60克煮粥以补之,以退尽为止。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黄疸型肝炎。
(5)功能作用:瓜蒂味苦,性寒,具有涌吐、退黄疸等作用;公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等作用。二味合麻雀粪相合成方,则有较强的退黄作用。
二、无黄疸型甲型肝炎方
(一)方1
(1)处方:柳树枝200克,小叶杨树枝200克,胡桃树枝200克,红糖20克(有热用白糖)。
(2)煎法:将三枝弄碎后同入锅内(以砂锅为好),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25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热入红糖搅匀服下,1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无黄疸型甲型肝炎等。
(5)功能作用:柳树枝、小叶杨树枝、胡桃树枝味苦、微涩,性凉、平,具有消炎、清热解毒等作用,与红糖之甘、温相合成方,相互为用,已成为治甲型肝炎之良方也。
(二)方2
(1)处方:独头蒜1个,豆秸灰90克,艾绒30克,黄连6克,黄柏6克,龙胆草6克,丝瓜络15 克,冰片3克。
(2)制法:将豆秸灰、艾绒、黄连、黄柏、龙胆草、丝瓜络、冰片共同制成细粉,装在干净瓶内备用。
(3)服法:将独头蒜砸成糊状,入适量的药粉调匀后贴在三角肌下缘,用一个酒杯扣在药上,用绷带把酒杯固定,24小时取下,见局部有一个黄水疱,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液,盖上消毒敷料,一般2次后化验肝功能正常。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肝功能不正常、黄疸等。
(5)功能作用:独头蒜、豆秸灰、艾绒、丝瓜络味辛、甘,性温,有毒,具有祛风通络、解毒等作用;黄连、黄柏、龙胆草、冰片味苦、辛,性凉、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炎等作用。此两组药一凉一温,阴阳为用,组成治甲肝之良方也。
三、乙型肝炎方
(一)方1
(1)处方:牡蛎芦荟四指长一段(取三年开过花者)。
(2)制法:用清水洗净备用。
(3)服法:一次性食下,每日一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5)功能作用:牡蛎芦荟属日本进口品种,味苦,性寒,具有凉肝消积、泻热通便、杀虫等作用。
(二)方2
(1)处方:贯众15克,银柴胡15 克。
(2)煎法:将二味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每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5)功能作用:贯众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银柴胡味甘、苦,性凉,具有清肝热、凉血等作用。二味相互为用,则有抑制乙肝病毒之作用。
四、无腹水型肝硬化方
(一)方1
(1)处方:青蛙3只(干者),地鳖虫20克,炙鳖甲50克。
(2)制法:三味共制成细末,装在干净瓶内备用。
(3)服法:每次服6克,每日服2~3次,饭后一个小时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肝硬化、脾大等。
(5)功能作用:青蛙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地鳖虫味咸,性寒,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等作用;炙鳖甲味咸,性平,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阳等作用。此三味相合成方,相互为用,乃治无腹水型肝硬化之良方也。
(二)方2
(1)处方:胎盘1具(炙黄备用),炙鳖甲60克,地鳖虫30 克。
(2)制法:将三味共制成细粉,装在干净瓶内备用。
(3)服法:每次服6克,每日2~3次,白开水送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脾肾虚损型无腹水型肝硬化。
(5)功能作用:胎盘味甘、咸,性温,具有补气、养血、温肾、益精等作用;胎盘若与炙鳖甲、地鳖虫的性凉、寒,具活血散瘀、通经止痛、软坚散结、滋阴潜阳作用合方同用,诚乃治肝硬化之良方也。
五、腹水型肝硬化方
(一)方1
(1)处方:蜗牛10个,皂角6克,大蒜1~2瓣。(2)制法:将三味共捣为泥状,摊在布上即可。
(3)用法:贴在脐中,千时换之,以大、小便通利为度,失利时可再贴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由肝硬化所致的腹水等。
(5)功能作用:蜗牛味微咸,性微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散结等作用;皂角味辛,性温,有毒,入肺、大肠经,具有开窍、祛痰、通便、消肿等作用;大蒜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解毒、健胃、杀虫等作用。此三味相合,常用于腹水不消等。
(二)方2
(1)处方:蟾蜍1只,砂仁7粒,牵牛子10 克。
(2)制法:将砂仁、牵牛子塞入蟾口中,用黄泥将蟾包好,放在柴火中烧至冒烟为度。
(3)服法:将包泥取下后共同研制成细末。每次服4~5克,每日服2~3次,白开水送下。用童子尿送下更好。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肝硬化腹水等。
(5)功能作用: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利尿等作用;砂仁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宽中、健脾化湿等作用;牵牛子味苦、辛,性寒,有毒,具有泻下、逐水等作用。故三者相合成方,相互为用,乃治肝硬化腹水之良方也。
六、肝癌方
(一)方1
(1)处方:葱白120克,蜂蜜60毫升,桃仁7个,栀子7个,斑蝥7个,巴豆7个。
(2)制法:以上诸药合为一处,共捣为泥状,摊在布上备用。
(3)用法:将已摊好的治癌膏贴在肿瘤部位,半日一换,连续3~4次后隔2日再用。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肝癌及腹部痞块等。
(5)功能作用:葱白、蜂蜜、巴豆、栀子、斑蝥、桃仁性平、温,有毒,具有止痛、清热解毒、抗癌、消肿散结、活血散瘀等作用。
(二)方2
(1)处方:山慈菇7个,蟾蜍1只。
(2)制法:将山慈菇装在蟾蜍口腔内,用黄泥封固后放在柴火内烧,至冒烟为度(内已黄焦)。之后,除去黄泥,制成细粉即可。
(3)服法:每次服6克,每日2次,用白开水冲服。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肝癌、胃癌等。
(5)功能作用: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寒,有小毒,具有抗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作用;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利尿等作用。此二者相互为用,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
(三)方3
(1)处方:骆驼蓬60克(鲜者180克),胡桃3个,山慈菇10克。
(2)煎法:将骆驼蓬、山慈菇、胡桃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5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把胡桃取出砸开取仁,乘温热时吃桃仁喝汤,每日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肝癌及其他肿瘤等。
(5)功能作用:骆驼蓬、山慈菇、胡桃味苦、甘,性凉,有毒,具有抗癌、消肿散结、扶正祛邪、清热解毒等作用。本方常用于癌症及其他肿瘤等。
(四)方4
(1)处方:小青蛇1条(若无小青蛇可用其他蛇代替),青蛙2 只。
(2)煎法:将二物去杂(连皮)放入砂锅中,人适量的水起火,炖至烂熟即可。
(3)食法:吃肉、喝汤,1日2次,1次吃喝一半。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肝癌及各种肿瘤、恶疮等。
(5)功能作用:小青蛇、青蛙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作用。常用于各种肿瘤、恶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