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脂砚卿
桂枝新加汤证的病理是内则胃肠虚寒,外则表虚津伤,属于过汗伤阴。它是桂枝汤证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桂枝加附子汤证的反面。
【条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解读】
桂枝新加汤证,它的病理也是误汗,前面讲过,汗为阴液,汗出过多,在伤阴的同时,严重者可以导致阳虚甚至亡阳,桂枝加附子汤证,就是汗多导致阳虚,而这里要讲的就是汗多导致阴虚。
前面讲过,汗血同源,过汗即伤阴损血,血不营筋,神经不得血与津养,就会出现“身疼痛,脉沉迟”。
汗多能亡阳,汗多又能亡阴,那么,有没有可能同时出现亡阳和亡阴呢?
这个问题是存在的,汗多则伤津,伤津则出现营血不充、津液内亏的症状,汗多又可导致表虚不固,出现汗出不止的阳虚症状,这属于阴阳两虚的情形。对于这种情况,《伤寒论》中并没有提及,但是,如果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并不难治,用桂枝新加汤再加附子就可以了。
(二)桂枝新加汤的药理与运用
桂枝新加汤的组成:
桂枝15克,芍药20克,生姜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4枚,人参15克。
桂枝新加汤就是桂枝汤中增加芍药、生姜的用量,再加入人参。
这里面,加人参的目的是强心促血运、补津液;增加生姜的量,是想达到温胃阳、助血运的目的;增加芍药的量,一方面是想达到助静脉血运、营养阴血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方中加了人参,又增加了生姜的用量,这两味药都有强心促血运的功效,增大芍药的用量,就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桂枝新加汤,其实就是桂枝汤的加强版,它的药理和运用,都比桂枝汤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