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番茄君 这几天大降温,感冒咳嗽的人群也骤增,到处能听见“咳咳咳”的声音,家里人也有咳嗽的,深以为苦。流感有可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轻则吃药打针,重则输液或住院。有没有想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肺炎,小儿或老人多见,又称为小叶性肺炎(区别于大叶性肺炎),常在冬季或春寒、气候骤变时发病。一般先有外感,前期症状似感冒,出现明显的喘憋、烦躁、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发展成本病。治疗宜以清宣通下为法,病邪去则症即轻;如病邪深入,高热持续,咳喘,胸部憋闷感,烦躁,睡梦惊扰不安而喉间痰声漉漉,属重症肺炎,甚者合并心衰和中毒性脑病,当从热入营血、心包辨治。生麻黄3~9克(先煎去沫) 炒杏仁9~12克 生石膏15~40克(先煎) 甘草6~10克 炒僵蚕6~20克 桔梗3~12克 前胡6~12克 炒莱菔子9~20克 葱白 2 根为药引子服法:水煎服,每日3次,病情急重,可日夜不断,小量频服。(具体剂量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小儿更应慎重。非医药专业人士不建议照方抓药。)按语:蒲老认为,本病之治,首重宣透,其症多见气喘,肺气郁闭,治应重表,辛凉宣透,并开肺闭,如果病情严重,应当中西并举,密切观察,采用抗生素、输液,并日夜不断频服此汤液,疗效可靠。大黄3~6克 炒槟榔6~20克 炒苏子9~15克 生石膏9~30克 连翘6~15克 黄芩6~15克 炙麻黄3~10克 炒杏仁6~10克 炙桑白皮6~12克 竹叶3~6克 灯心草1~6克 炙白前6~10克 陈皮6~10克 甘草3~10克(具体剂量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小儿更应慎重。非医药专业人士不建议照方抓药。)按语:本方系山西名医张刚先生所创。张刚先生早年从事药材工作,自幼勤学,中年研习内科,年纪五十余,专门从事儿科。曾制肺炎一、二、三号汤,广施患儿,三十余年间,活儿无数。张先生善治小儿外感、内伤饮食,其制方不离大黄、槟榔,其晚年嗜于烟酒,患胃癌,几经救治,不起,一代名医,千万患儿家长仰敬的老人,竟于1987年悄然逝世,可惜可叹。(两方按语出自中医师、医籍编辑卢祥之先生。两方方源:《名中医治病绝招》主编:卢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