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脑萎缩,活用这个清末医家药方,效果不错

发布时间:2025-05-22 阅读:147


参枣汤由党参、大枣组成,源于清末医家郑寿全《医理真传》,其主治“老年人健忘,言语重复及思虑损伤阴血者”。脑萎缩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智能障碍,性格、情感改变,以及器质性痴呆等。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参枣汤加味治疗脑萎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01


临床资料

28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63岁,最大81岁;病史最长者2年,最短者2个月。

02


治疗方法

处方:西洋参、炙黄芪各30克,龟板(先煎)、益智仁、当归、炙甘草各15克,猪心1个。


用法:上六味药混匀研成粉,同猪心捣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服2丸,用白茅根熬水送服(糖尿病患者用蚕茧熬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停药半月,然后再服,直到症状改善或治愈。亦可改为汤剂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空腹服。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若感冒时须暂停服,病愈后继服。


西洋参。来源:摄图网

03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语言清晰,反应灵敏,问答准确,肌力达Ⅳ—Ⅴ级,步态正常。


显效:语言障碍明显好转,反应迟钝明显改善,肌力提高到Ⅲ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能独立行走。


有效: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明显好转,肌力提高Ⅰ级以上,但不能独立行走。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

04


治疗效果

基本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

05


典型病例

患者,男,69岁。


其家属代述,患者素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史,近两个月来记忆力减退、健忘、言语重复、性格改变,曾在医院确诊为脑萎缩。


查诊:血压180/98mmHg,尿糖++++,其面色苍白、两目呆滞无神,精神萎靡、动作迟缓、失眠易烦躁。舌淡嫩苔薄,脉虚弱。脉证合参此属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用参枣汤加味为丸,蚕茧熬水送服。


二诊:患者服药1个月后测血压169/92mmHg,尿糖++。面色已现红润,两眼转动灵活,记忆力恢复,言语仍有重复,舌淡苔薄,脉沉细而缓。患者气阴渐复,效不更方继服上药调理。


三诊:4个月后,测血压113/83mmHg,尿糖+。记忆思维能力恢复,症状消失。

06


体会

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退行性病变,是目前临床较难治愈的常见病,其发病广泛,多见于老年人及脑血管病后遗症或颈椎病晚期,以及精神分裂症、煤气、酒精、重金属中毒等。


来源:摄图网


中医认为,脑萎缩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由于气血不足,精血亏损,造成脑健失养,髓海空虚,或由淤血阻塞经脉,痰浊蒙蔽清窍所致。


从其临床表现特点上看,脑萎缩属中医之“虚劳”“眩晕”“震颤”“中风”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为久病气虚、肝肾不足、心神失养、脑髓不充;或年老肾衰,不能生精充髓,髓海空虚,脑窍失荣或肝木失疏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不能上荣于脑,反生痰浊,蒙蔽清窍而致本病。


主要症状有智力降低,情绪易改变,远近记忆减退,不识亲疏,甚则痴呆等。


纵观本病成因有虚实两端,本虚而标实,但虚为致病关键因素,故治疗以补肾填精、养血生髓、化痰祛瘀、益智开窍为治则。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5年 总第1043期
作者丨周计春
编辑丨李家华
校对丨刘松雨
二审丨张越
终审丨刘慧英  钟汉成


上一篇:治疗颈椎病的好方

下一篇:一味中药,横扫全身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