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订单农业:获得订单的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0-19 阅读:1226
原创   鲁知申       庄稼补习班                                          
                                      
图片


农户 “先拿订单、再下种子” 的核心需求,关键在于打通政府、市场、社会、自身四大维度的对接路径。以下 8 条渠道覆盖各类资源,搭配实用技巧,可帮助农户高效获取稳定合同,降低生产销售风险。


一、8 大核心渠道:

从 “被动等待” 到 “主动对接”


1. 政府 “红娘” 渠道 —— 最稳、最省心(官方背书,风险最低)

政府及基层组织是农户对接订单的 “安全垫”,通过整合资源、筛选企业,直接降低合作风险。


① 基层农业部门组织签约:乡镇农业农村站、村 “两委” 会常年收集正规企业的采购需求,定期组织集中签约会。例如重庆高滩村对接五粮液集团(粮食采购)、荆州马山镇合作云谷公司(特色种植),均由村集体牵头筛选企业、协调条款。


② 专项服务平台公示:全国推广的 “订单信息服务站”“共富工坊”,会将企业收购标准(如农药残留、果实大小)、订货量、保底价等关键信息贴在村公示栏,农户可现场查看、报名,无需自行筛选信息。


③ 驻村团队直接对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常将订单资源作为产业帮扶重点,农户可直接向其登记种植意愿,由工作队对接企业、争取优先合作资格。


2. 龙头企业渠道 —— 量大、价稳、服务全(长期合作首选)

覆盖粮食、乳品、果蔬、畜禽等主流品类,企业实力强、履约能力有保障,还会提供配套生产支持。

重点合作企业类型:


粮食加工:五粮液(酿酒用粮)、中粮、益海(通用粮食);

生鲜加工:蒙牛、伊利(奶源)、速冻蔬菜 / 出口保鲜菜企业;

特色品类:茶油加工企业、规模化生猪 / 蛋禽养殖企业(如温氏、牧原)。


获取订单方式:

线上:关注企业官网 “原料采购”“订单种植” 栏目,按要求提交种植计划;

线下:参加县、市级政府组织的 “龙头企业与农户对接会”,现场洽谈签约;

推荐:通过乡镇政府出具的种植资质介绍信,直接前往企业总部或区域办事处沟通,提高信任度。


3.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渠道 —— 家门口的 “小龙头”(散户适配)

合作社作为农户 “代言人”,会先承接企业或超市的总订单,再分解给社员,降低散户对接大企业的门槛。


加入路径:前往本村或邻村的正规合作社(需有工商登记、社员名单公示)申请入社,签订 “社员协议 + 订单合同” 双重文件 —— 既保障社员权益,又明确订单生产要求(如品种、产量)。


4. 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 / 集体农场渠道 —— 整村打包(省心省力)

村集体统一整合土地、对接订单,农户以 “土地入股 + 劳务参与” 的方式合作,无需单独谈订单,收益更稳定。


核心优势:多地政府明确要求 “龙头企业订单优先对接整村合作社”,例如山东、河南等地的种粮订单,企业会优先与村级集体农场合作;农户可获得 “土地分红 + 劳务工资” 双收入,避免独自承担市场风险。


5. 电商平台渠道 ——“网络下订”(灵活高效)

主流电商及官方平台开设订单专区,流程透明、覆盖范围广,适合有基础上网能力的农户。


重点合作平台:

综合电商:阿里 “数字农场”、京东 “京源农场”、拼多多 “多多农园”(会提前发布 “种植邀约”,明确品种、面积、保底价);

官方平台:农业农村部官网 “农产品订单发布大厅”、“中国农产品订单网”(企业资质经审核,可信度高);

直播平台:抖音、快手的乡村带货主播(部分主播会联合企业发起 “定向种植”,通过直播公示订单要求)。

操作流程:实名注册→上传地块位置 / 面积、生产资质(如绿色认证)→线上投标或报名→企业视频验地(确认种植条件)→签订电子合同(建议下载存档)。


6. 农批市场、连锁超市 “农超对接” 渠道 —— 直达消费端(短链高效)

大型市场和连锁超市设有专门的 “订单采购部”,常年需要固定品种、稳定供应的农产品。

合作对象:区域大型农批市场(如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市场)、连锁超市(永辉、物美、家家悦);


对接方式:

自主对接:前往市场 “采购部” 或超市 “供应链中心”,携带样品(如新鲜蔬菜、水果)直接洽谈,说明种植规模和供货能力;

集中对接:通过县商务局组织的 “农超对接会”,与多家超市集中沟通,对比订单条件后签约。


7. 供应链金融与农资店 “隐性订单” 渠道 —— 附带保障(降低资金压力)

这类渠道虽不直接提供订单,但会通过 “贷款 / 农资支持 + 订单牵线” 的模式,帮助农户绑定收购方。


金融机构牵线:银行、保险公司、小贷公司为控制贷款风险,仅向 “有收购合同” 的农户放贷,因此会主动对接当地收购企业,为农户牵线搭桥(例如江苏部分银行推出 “订单贷”,需先有企业订单才能申请);

农资店附带回购:县域农资经销商(如种子站、化肥店)常作为企业的 “本地代办点”,在赊销种子、化肥时,会附带 “农产品回购协议”—— 农户用农资后,成熟产品由经销商统一收购给企业,避免欠农资款、卖不出产品的双重风险。


8. 自闯市场渠道 ——“把产品做成订单”(化被动为主动)

适合有特色产品、愿意主动开拓市场的农户,通过直接对接需求方,获取定制化订单。


具体方式:

展会获客:参加全国 / 区域农交会、绿博会,携带产品样品和种植方案,吸引采购商预付定金(如特色杂粮、有机蔬菜);

私域引流:在短视频平台(抖音、视频号)、微信朋友圈展示农产品生长过程(如大棚种植、无农药管理),吸引同城餐饮、机关食堂、学校后勤处关注,洽谈 “直采合同”(如每周固定供应蔬菜、肉类)。


二、3 条实用技巧:避坑、比价、稳权益


1. 多渠道组合,“托底 + 抬价” 兼顾

优先通过政府或合作社拿到 “基础订单”(保障最低收益),再对接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对比价格,选择 “保底价高、服务全” 的订单 —— 例如先通过村合作社拿到 2.8 元 / 斤的水稻订单,再查看中粮官网的订单价,若达到 3 元 / 斤,可优先选择企业订单,提高收益。


2. 警惕骗局,守住 “钱袋子”

凡是要求先交高额 “保证金”“加盟费”,或承诺 “远超市场价的暴利”(如 “种某作物亩赚 3 万元”)的 “订单”,大概率是坑农骗局。一旦遇到,立即向当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场监管局举报(可拨打 12316 农业服务热线)。


3. 规范合同,留存证据

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写清 6 大核心条款:品种、种植面积、质量等级标准(如农残限值)、保底价、收购时间、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建议携带合同到乡镇农经站或司法所盖章备案,若后续出现企业违约(如压价、拒收),可凭备案合同维权。


总结:“八条腿” 撑稳 “稳赚椅”

农户获取订单不是 “单选”,而是 “多选”—— 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超市、金融机构农资店自建渠道,如同 “八条腿” 的凳子,同时踩实这些路径,既能降低风险,又能对比筛选最优订单,真正实现 “先有订单、再下种子” 的安心生产。


上一篇:药材行情暴跌后才是种植的真正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