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球近阶段风光尽显,行情步步攀升,时下亳州市场优质纯净家种散包货价格升至25元左右,较前阶段上涨了5-7元,且大货不易组织,持货商看好后市。多年行情低迷的夏枯球缘何价升,后市能否继续上涨?
夏枯球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穗可入药,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外形呈短棒状,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但主产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浙江、河南、江苏等十余个省区。夏枯球 主要用于医药、化工、食品、饮料(是饮料首选原材料)等行业,过去多为野生,后因价高,引为家种,市场供应一般主要来自安徽亳州和河南确山两个产地。
据有关资料介绍,1987年夏枯球的行情多在2元左右,当时的商品基本都是野生,由于商品供求偏紧,行情逐步攀升,到1988年,其价格升至7元上下;由于夏枯球价格陡然暴涨大大刺激了药农的采收积极性,之后随着货源上市量的增加,夏枯球价格开始步步滑落,到1989年价格跌落至1元左右。
由于1989年夏枯球货源产出量较大,一直到1995年,积压的库存才逐渐薄弱。其行情也是经过了漫长的低谷期,才慢慢好转。
1996年夏枯球产新期间,因阴雨天气较多,致使新货产出量不大,价格开始扶摇直上,统货价涨至20元左右。 由于价高刺激种植,1997年6月夏枯球产新时,行情回落到15元左右,药农种植积极性依然较高。
1998年夏枯球产新期间阴雨连绵,且产地收购商多积压有陈货,因此,即使在夏枯球产量较低的1998年,收购商收货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时因尚有库存支撑,夏枯球行情依然在低谷中运行。
1999年夏枯球产新时又逢阴雨绵绵天气,价格逐步回升至7元左右,优质货价格达12元以上。 2000年,夏枯球又遭受干旱天气的影响,产量依然不大,收购商及市场经营户积极购货,价格进一步攀升至8-10元。2001年产新后,其价格又落至5元左右。至2002年夏枯球产新时,其价格小幅回升,统货6元,选装货10元左右。 由于行情连续看好,家种夏枯球迅速得到发展。2003-2005年,家种夏枯球生产相对稳定,价格也在5-6元上下持续徘徊。
2006年在市场需求强劲拉动下,夏枯球价格步步攀升,至12-13元,到2007年4月份时便已升至18元。因该品易于种植,在高价的刺激下,种植面积增大,当年产新后其价格则下滑至12-13元,种植户仍然可以从此价格中得到效益,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增。
2008年产新时,新货、老库存均积极进入市场,加上受当时的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商家多是销售货源,很少有人入手,导致夏枯球走动跌入谷底,价格迅速下滑,2009年2月份时其成交价低至4.5元。
2008年、2009年因价低,无法刺激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连续两年减种,在低价期间有商视价低购货囤积,因此再度拉动价格攀升,到2009年下半年时,其价格便升至10元左右。
2010年,在多数药材品种价升的带动下 ,夏枯球 继续攀升,年末升至16元左右。据了解,虽然夏枯球 行情上涨了好多,但由于物价整体上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以依然没能刺激农民种植夏枯球的积极性,2011年,夏枯球面积依然不大。
夏枯球不但面积没有扩大,最近一段时间的严重干旱,造成好多夏枯球死苗,主产地河南确山已经犁掉50%左右的夏枯球改种其他农作物。所以说今年家种夏枯球新货量会更少,而且该品库存经过多年的消耗也减少到了极点,因此判断夏枯球行情还会继续涨价。(作者: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