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亚琪
覆盆子,别名复盆子,翁扭、牛奶母等。”《本草衍义》:“覆盆子,长条,四五月红熟,五六分熟便可采,烈日暴。” 《本经》 “因益肾易收小便,入服之,当覆溺器,由此为誉。”
覆盆子药用价值比较广泛,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鲜果食用也比较常见,果实酸甜可口,富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C,有“黄金水果”的美誉。
覆盆子这几年的行情也是几经波折。我们查阅资料,发现他总于倒春寒有不解之缘,而每次倒春寒的发生都对覆盆子产量有所影响。倒春寒没了,又要面对库存因素、产新量的因素,人气因素,资金因素,这些都是诱发其高价的导火索。
年份 |
涨价原因 |
当时价格 |
2005年 |
受倒春寒的影响,导致产量减少 |
50元左右 |
2010年 |
受寒流影响,坐果率不佳,造成多地区减产 |
95元左右 |
2014年 |
产量依然不大,且在良好的需求拉动下,行情再次一路飙升 |
190元左右 |
2015年 |
临近产新时价格开始一步步下滑,此后虽有反弹,但人气依然火爆 |
145元左右 |
2016年 |
低温霜冻天气的影响,产量依然不大,且随着对伪品打击力度加大从而也促使该品行情继续走高 |
260元左右 |
综合分析,该品种行情之所以出现如此频繁和较大幅度的波动,主要是独有的特殊性决定的。
其一,时间因素,覆盆子以野生为主,近几年由于行情较好,药农开始从山上移栽种植,由于覆盆子产新时期也是农忙时期,必须要在果实由绿变黄时及时采摘,采摘时间大概15天左右,产新时间短,新货上市比较集中。
其二,天气因素,花蕾、坐果时期的不利天气对其影响比较明显,如果雨水多、天气寒座果率不佳,也会造成减产。由于覆盆子大部分生长在山上,采收期间如果阴雨不断,不利采收、晾晒,也一样会造成减产。
其三,人为因素:覆盆子产区比较集中,主产在浙江,安徽等地,货源好操作,加之前面说的产新时间短,使得该品种更容易被人为因素所控制。
其四,随着国家对药品食品管理的力度加大,企业对中药材原料品质的要求较为严格,近年来四川小覆盆子逐渐退市,也造成正品覆盆子的需求量有所增长。
最近两年药市一直低迷,但覆盆子今年依然成为了一个亮点,覆盆子产新的时候,如果资金和人气继续跟进,覆盆子行情甚至可以飙升到300元以上也有可能。“富贵险中求”只是在高价以后经营商会不会放货出仓?价高的行情会不会影响销量?这也就是风险和机遇的并存,总之,后市行情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