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中药材中,有部分品种价格表现平稳。像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彭楼乡舜王城的牡丹皮,当地货源不算多,不过问的商家也少,基本是有需求才交易,价格暂时没什么变化。黑丹药厂货29元左右,牡丹须19-20元。这种情况下,市场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没有明显的供求失衡。
还有山东曹县安蔡楼镇的麦冬,货源充足,但问价和购货的商家都不太积极,成交量有限,价格也就稳定在统货80元,好统货90元上下。说明当前麦冬市场需求不旺,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
价格下跌品种:供过于求或需求不足
部分中药材价格出现了下跌。黑龙江省绥化市的牛蒡子,手里有货的商家不少,可需求跟不上,交易冷清。为了出货,商家只能降低要价,现在过风过筛货13.5元上下。这就是典型的供大于求,市场消化能力有限,价格自然承压。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的五倍子,由于价格高,商家关注少了,只有少数厂家采购。其中肚倍货源少,持货商不愿卖,价格较乱;花倍货源多,但商家不感兴趣,价格变动不大,统货42-43元。高价抑制了需求,使得市场交易不活跃。
价格上涨品种:需求拉动或供应减少
当然,也有价格上涨的中药材。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的黄精走货很快,因为纳入药食同源,消费群体扩大,加上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各规格价格都涨了点。精选货80元以上,统货65元左右。需求端的扩大,供应又暂时不足,推动了价格上升。
河南南阳唐河产地的艾叶正处于产新期,今年天气干旱,产量减少,价格上涨,产地走货快,精选货14元每公斤。产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市场的供应,在需求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就会上涨。
特别关注品种:未来走势成焦点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的地黄,近期走货正常,价格稳定,产地有货可供应。地黄统货8.5-9元每公斤,三级个子9.5-9.8元每公斤,二级个子11.5-12元每公斤。后续要关注其产新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若需求增加,价格可能有上升空间;若供应大幅增加,价格则可能受到抑制。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的桔梗,询问的商家增多,货源走动良好。距离产新还有段时间,持货商有货且愿意出售。药厂投料23.5元,带皮斜片24元,大统货36元,选货(去头去尾)50元左右。这种关注度提升和货源正常走动的情况,预示着桔梗市场可能有新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广西宜州市石别镇的僵蚕,前期价格下滑,近期有商家积极采购,货源走动变快,价格小幅反弹。广西货售价98-100元,云南货因大小不同,售价105-120元之间。下半年产量比上半年少,商家多在观望。僵蚕价格受产量和市场信心影响较大,后续走势取决于市场需求恢复程度和产量实际情况。
从这次的产地行情可以看出,中药材价格受供求关系、气候、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于药农和药商来说,要把握好价格波动带来的机会。比如价格上涨的品种,要考虑是否继续持有;价格下跌的品种,需判断是否及时出手。同时,密切关注那些交易活跃、关注度高的品种,提前布局,才能在复杂的中药材市场中获得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