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民养生意识觉醒,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加速融合,催生出“中药+饮料”这一千亿级赛道。从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到伊利与同仁堂联名的“欣活纾糖”,再到东鹏饮料低调试水的人参能量饮,中药功能饮料正成为饮料行业最富想象力的增长极。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从产业趋势、公司卡位、估值比较与风险收益四个维度,拆解农夫山泉、伊利股份、东鹏饮料三家龙头的投资逻辑,为价值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产业趋势:政策与需求共振,渗透率加速提升
2025 年 1 月,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药食同源目录(2025 版)》,将党参、灵芝等 11 味中药材纳入普通食品管理,目录扩容至 122 种,直接降低配方审批与成本门槛。叠加《“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对“治未病”消费的持续鼓励,中药功能饮料享受“类医保”政策红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4 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已突破 3700 亿元,2019-2024 年复合增长率 24.3%,其中“轻滋补”饮料在 18-35 岁人群中复购率高达 35%,显著高于传统碳酸饮料(12%)。供给端现制茶饮品牌 2024 年新品中,含药食同源元素 SKU 占比已达 28%,教育成本快速下沉。行业正处于“品类爆发+渗透率提升”的黄金阶段,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 6000 亿元,对应 2025-2027 年 CAGR 约 18%。
二、公司卡位:品牌、渠道与研发的三重护城河
1. 农夫山泉:无糖茶龙头,向“功能化”顺势跃迁
农夫山泉凭借“东方树叶”占据无糖茶 42% 市场份额,2024 年茶饮料板块收入 210 亿元,同比增 32%,毛利率 59%,显著高于包装水(55%)。公司 2025 年推出“东方树叶·人参元气”与“枸杞明目”两款中药功能茶,采用冻干萃取+高温瞬时灭菌工艺,解决传统中药饮沉淀与口感苦涩痛点,单瓶定价 6 元,较基础款溢价 50%,上市三个月动销率 78%。渠道端 600 万零售终端与 35% 餐饮/电商占比,为新品提供“零进场费”快速渗透能力。叠加公司 2024 年自由现金流 264 亿元,资本开支仅占营收 5%,具备持续高分红与回购能力,形成“现金流-品牌-渠道”正向循环。
2. 伊利股份:乳制品基本盘,向“功能奶粉”延伸
伊利 2024 年奶粉及奶制品收入 285 亿元,市占率 17.3%,稳居行业第一。公司与同仁堂合作推出“欣活纾糖膳底配方奶粉”,添加葛根、黄精等药食同源成分,定位中老年血糖管理场景,2025Q1 销售 3.2 亿元,同比增 180%,毛利率 48%,高于普通奶粉(38%)。研发端,伊利 2024 年研发费用 6.8 亿元,占营收 0.6%,虽低于饮料公司,但依托国家乳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具备“乳基+中药”复配技术专利 127 项。渠道端,伊利拥有 500 万个村级网点与 30% 母婴店份额,可将功能奶粉快速下沉至县乡市场,形成“奶粉+中药”第二增长曲线。当前股价对应 2025E PE 15 倍,处于历史 10% 分位,低于食品饮料板块 25 倍中枢,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3. 东鹏饮料:能量饮料龙头,借“中药提神”突围
东鹏 2024 年收入 158 亿元,其中东鹏特饮单品占比 84%,毛利率 44.5%,但面临红牛降价与乐虎追赶压力。公司 2025 年推出“东鹏人参能量饮”,采用人参、黄精、枸杞组方,主打“长效提神不心悸”,定价 5 元/250ml,较经典款溢价 25%,目标 3 年销售 30 亿元。渠道端,公司全国活跃终端 340 万家,冰冻化陈列率 52%,配合“一元乐享”扫码红包,预计 2025 年中药能量饮动销率可达 60%。更关键的是,公司计划 2025Q4 赴港二次上市,募资 45 亿元用于东南亚产能与中药萃取基地,届时将降低原料成本 8%-10%,并打开海外华人市场。当前股价对应 2025E PE 38 倍,虽高于行业平均,但考虑 2025-2027 年净利润 CAGR 28%,PEG 仅 1.35,处于合理偏低区间。
三、估值比较:成长与稳健的分层配置
从 2025E 一致预期看,三家公司呈现“防御-均衡-成长”梯度:伊利 PE 15 倍、股息率 4%,适合底仓配置;农夫 PE 31 倍、股息率 2.4%,现金流稳定,适合长期持有;东鹏 PE 38 倍、净利润增速 28%,具备高弹性。若以 2027 年为目标维度,假设中药功能饮料业务占比提升至 15%-20%,伊利、农夫、东鹏对应板块净利润贡献分别为 18 亿元、45 亿元、22 亿元,给予 25 倍 PE,对应市值 450 亿元、1125 亿元、550 亿元,较当前市值隐含 30%-50% 上行空间。
四、风险收益:政策、成本与竞争的三重考验
1. 政策风险:药食同源目录虽扩容,但功效宣称仍受《广告法》严格限制,若出现夸大宣传,面临 20 万元-100 万元罚款,影响品牌声誉。
2. 成本风险:人参、黄精等中药材价格波动大,2024 年人参价格同比上涨 35%,若公司锁价不足,毛利率或下滑 2-3pct。
3. 竞争风险:赛道快速扩容吸引医药企业(片仔癀、同仁堂)与茶饮品牌(喜茶、奈雪)跨界,未来三年行业 SKU 数量或翻倍,价格战概率提升。
五、投资策略:以“核心+卫星”组合分享赛道红利
鉴于行业高景气与龙头护城河,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
1. 稳健型投资者:伊利股份(50%)+农夫山泉(30%)+东鹏饮料(20%),兼顾估值安全与现金流;
2. 进取型投资者:东鹏饮料(50%)+农夫山泉(30%)+伊利股份(20%),捕捉高成长与港股 IPO 催化。
结语
中药功能饮料不是短期风口,而是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消费升级共振下的长期赛道。农夫山泉的品牌渠道、伊利的研发下沉、东鹏的品类弹性,三者在不同维度构建护城河,形成“稳健+成长”分层标的。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当下正是借市场回调逐步布局,分享“药食同源”黄金十年的最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