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其他品种的“过山车”行情,甘草的价格已沉寂多年。却始终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眼下正值关键节点:秋草产新在即,这能否成为打破沉寂的导火索,引领甘草价格蓄势上扬?距离上一轮高价周期已时隔两年,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这次的产新能否成为下半年甘草的涨价契机?
【一】甘草简介
甘草,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和重要原料,以其独特而温和的甘甜气息与多层次的风味,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及日化产品中,素有“十方九草”之称,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调味与调和价值。
在香料应用中,甘草所带来的甜味醇和而持久,不仅能有效中和酸涩、掩盖异味,还能增强配方的层次感和协调性。无论是作为天然甜味剂用于糖果、酱料和饮品,还是作为赋香成分应用于肉制品和化妆品,甘草都展现出极佳的兼容性与稳定性。其使用形式多样,可直接使用干燥根茎,也可制成提取液、粉剂或浸膏,以适应不同的工艺和产品需求。
从原料特性来看,甘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这些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显著、土壤条件特殊,非常有利于甘草中甘草酸等风味成分的积累,形成品质优异、甜味纯正的原料基础。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野生资源的减少,人工种植已成为主流。通过现代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家种甘草在产量和品控方面均显著提升,能够持续稳定地满足各行业对高品质甘草原料的需求。
【二】行情回顾
(一)行情回顾
甘草的市场行情在过去几年间经历了较大的起伏。多年来,甘草价格相对平稳,缺乏明显的大幅波动。然而,自2022年起,甘草行情开始呈现稳步上扬的态势。到2023年6月,市场上 58丁的甘草价格从16-18元/公斤区间最高涨至45 - 48元/公斤区间,35丁的价格也攀升至35 - 38元/公斤区间。
此次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在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由于管控政策导致进口货源受阻,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纷纷转向采购国产甘草,从而大量消化了多年积累的库存。至2022年冬季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国内药用需求显著增加,市场一时大货走动加快,进一步拉动价格上扬。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借机囤积甘草,惜售心态明显,人为制造供应紧张局面,从而推动价格快速上涨。使得行情在短期内达到阶段性顶峰。
随着高价的出现,部分前期囤货的商家开始获利出货。加之2023年7 - 9月进入药市传统淡季,市场需求有所减弱,甘草行情随即开始回落。这一价格下滑趋势使得众多持货商感到失望,压货者出货意愿增强。由于市场上货物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商家为了尽快出货,选择低价抛售,进一步导致行情逐步走低。进入产新期后,受新货上市等因素影响,价格继续下调,整体行情一直处于疲软状态,直至2024年4月初。
(二)2024年行情变化
2024年4月,随着价格持续走低,产地和市场商家开始出现惜售情绪。与此同时,春草上货量较往年减少,这一情况引发了市场的关注,甘草的市场关注度陡然增加。市场需求突然变得旺盛,货源成交活跃,行情迎来短暂反弹。随后,市场逐渐趋于平稳。5月初,又有商家陆续购进甘草,推动价格再次小幅上涨。之后,甘草价格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三】当前市场现状与商户看法
今年,甘草市场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尽管产量显著增加,但市场价格并未因此得到提振。原货价格较去年下跌了2-3元/公斤区间,目前玉林市场甘草35丁的价格区间为6–8元/公斤,58丁价格稳定在11–14元/公斤区间,具体成交价仍视甘草实际品质而定。
市场销售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以下为市场甘草专营户的反馈:
经营户A:“今年春草鲜货产量预计在2000吨以内。由于市场库存量大、需求持续疲软,近90%的加工户并未开展春草加工,目前市场仍以消化库存为主。”
经营户B:“受整体经济环境低迷影响,终端消费疲软,下游厂家对甘草的需求大幅减少。往年我们出口到越南的甘草平均一年能走十几车,但今年只走了两车,销量同比下降约80%。”
经营户C:“今年销量远不如往年,我们目前也不敢贸然加工。当前消费市场承压,利润空间有限。因此,若产地价格符合心理预期,我们或将酌情提高收购量。”
整体来看,对于未来价格走势,经营户普遍认为短期行情可能趋于平稳,但具体走向仍需密切关注秋草的情况。他们指出,秋草的产量、质量及市场需求将显著影响后续甘草价格。若届时出现外来资金介入,市场信心得以提振,他们也将考虑跟进操作。
【四】结语
甘草市场的起伏是香料行业的一个缩影。一方面,作为天然香料和重要原料,甘草的长期价值毋庸置疑;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它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供需关系、资本运作和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前甘草市场的调整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生产者而言,需要更加关注质量而非数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对经营者而言,需要更加理性地判断市场趋势,避免盲目跟风;对整个行业而言,则需要加强信息透明度和市场预警机制,减少盲目种植和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