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海润本草信息部
2025年,中药材市场整体行情大幅下行。药通网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当前大盘指数已回落到2021年10月份水平。75%的监测品种出现下跌,其中108个品种跌幅超过30%,多种药材价格跌至种植成本线附近,种植户面临严峻考验。这种普遍下跌的背后,是政策监管趋严、资本炒作退潮及供需失衡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此市场环境下,许多药材品种价格已逼近甚至跌破种植成本线,种植户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生产积极性受挫。
01 板蓝根:低价运行种植效益不佳
板蓝根作为大宗中药材品种,目前市场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据市场调查数据,2025年板蓝根平均价格约8元/kg,但地区间存在差异。黑龙江和甘肃地区市场价格仅4元/斤,河南地区为4.5元/斤。
板蓝根销量虽大,但价格持续低迷,种植前景不容乐观。建议种植户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变化,谨慎扩种。
02 牛蒡子: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承压
2024年小麦和牛蒡子种植收益为例进行测算,小麦亩产700斤,每斤1.20元,亩产值840元;而牛蒡子亩产150公斤,每公斤15元,亩产值2250元;两品价差1410元,牛蒡子的种植成本比小麦多个200-300元,但经济效益要高出很多。
牛蒡子年需求量3000-4000吨左右,2023年牛蒡子涨至42元,目前价格10-11元/kg左右。多商以为牛蒡子价格已低,后市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03 黄芪:万吨大品正经历至暗时刻
黄芪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今年以来产地和市场的情况表现都不乐观,且行情并随市场环境调整而下调,目前产地统货价格在12-13元/kg左右,毛芪药厂货价格在11-12元/kg,处于近年的低位。
黄芪种植成本虽然不及当归、党参投资高,但收益也不远不及当归、党参,且种植黄芪投资相对也不低,并由于产区还有惯性种植,在种植面积并没有得到大面积调减下来,单从供求关系上来看,预计后市难有大的变化,不过受成本的支撑,价格再下滑空间也有限,其对于黄芪未来能否出现转机,多商认为一是看未来在需求上是否出现好转,二是看生产调减情况,三是看人气。
04 黄芩:减产,却是大幅度掉价之王
受山西、陕西2024年夏季干旱影响,黄芩单产平均下降了30%左右,以2年生黄芩为例,往年平均亩产1600斤左右,2024年平均亩产1100斤左右。并且2024年冬季和2025年春季是黄芩近10年历史出土面积最少的一年。但是受河北一年生黄芩低价支撑市场和终端需求萎靡影响,3年生黄芩价格急速下跌,从年初的25元-30元/kg下跌至当前13-14元/kg,跌幅过半。
05 独活:稳中探底,待遇时机
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kg左右。从独活本身的价值来看,独活属于投资少、生长快、产量大的家种品种,也注定了它属于低价值品种,难能形成持续高价行情,并由于产区还有惯性种植,在种植面积并没有得到大面积调减下来,单从供求关系上来看,预计后市难有大的变化,不过结合独活的成本来看,价格再下滑空间也有限,只有等独活需求出现好转和种植面积出现连续调减与产量下降,届时或将迎来真正涨价的行情。
06 车前子:产能过剩,静待消化
车前子价格从2022年2月的110元/kg暴跌至2025年的20-21元/kg,跌幅高达81%。种植效益方面,江西泰和的车前子种植户反映,2022年种植5亩车前子卖了5万多元;2025年种植3亩,毛货才17元/kg,扣除种子、化肥成本后,亩净收益不到1000元。如果请人采收,甚至会面临亏损。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产能“报复性恢复”。尽管2025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天气良好带来丰收,进一步加剧市场过剩。种植户应适当减少面积,等待库存消化。
07 枳壳:市场价格已击穿成本
2014-2017年期间种植的枳壳植株目前已全面进入盛产期,单产水平显著提升。今年江西产区气候条件理想,橘类水果品种都属于丰收年,枳壳也不例外,产量明显大于往年”。这种产能集中释放直接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加剧。行业情报分析预测,四川、湖南、江西三省,2025年全国枳壳产产量达1万吨以上,远超市场6000-7000吨的需求。今年因为价格低,产地农户出现弃采现象,但是价格从产新后一直下滑,截至发文,湖南产地枳壳交易价格8.5-9元/kg,已击穿11-12元/kg的成本价格,后市是否还会有地下室的行情?
08 五味子:逼近成本线,种植户五味杂陈
2024年,家种新货大量产出后,产区统货最低报价来到42 - 43元/kg,不过,这样的低价并未维持太长时间。价格又迅速回升,很快来到了48 - 50元/kg的价位区间。但是截至2025年8月26日,五味子价格跌至30-32元/kg之间,已逐渐接近成本线,种植户心理五味杂陈,今年或明年是否会出现砍树种植其他品种的可能,有待进一步观察。
附:成本与当前市场价格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