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苓桂术甘汤类方:6首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方歌】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头眩心慌阴邪重,咳嗽短气成效彰。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方歌】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占用则确。或许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3、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方歌】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原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4、五苓散:
【方歌】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5、猪苓汤:
【方歌】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原文】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6、文蛤散:
【方歌】水潠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原文】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