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明代名医张三锡,用这个7味药的古方,治好了「久治不愈」的痹症

发布时间:2023-09-17 阅读:1077
柳池 神希园

在明代,有一位比较有名的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就连当时著名的医学家王肯堂都尊他为“医圣”。这位医生就是张三锡,他提出的“诊家六要”至今流传,而他治病也是颇有功力,下面请看一则他治疗顽固性痹痛的案例。

张仲景是历史上的名医,关于他有很多传奇故事,因此在老百姓和同行心中有崇高的地位,被冠以 “医圣”的头衔。也是因为如此,后世的很多著名医家,都会被人们叫做什么“医圣”这个名字,有点“仲景再世”的感觉,算得上是对一个医生的最高赞扬吧。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一个故事的主角便是明代大医家张三锡,同时代的另一个名医王肯堂就曾尊称他为“医圣”。

张三锡有很多著名的观点,比如他认为医生看病要注意“诊家六要”,分别是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至今对于指导临床仍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讲一个《续名医类案》里,关于张三锡治疗痹症的故事。

话说张三锡曾碰到一个得了痹症的病人,这个病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肥胖,经常自己觉得身体沉重,想翻个身都困难。这位患者得了痹证后,两腿膝关节经常是又肿又痛,但是患处皮肤不见发红,用手触摸也摸不到坚硬的肿块。

要知道古人说“痹者,闭也”,是经脉闭塞不通的意思,由风寒湿杂致而为病,称为风寒湿痹;要是风湿热杂致而为病的,称为风湿热痹。张三锡为这个患者一把脉,只感到指下六脉都是濡而弱。于是问病人:“你这病,是不是每每碰到阴雨天就痛得更厉害?”病人接连点头说是。

张三锡综合考虑了一下病情说道:“你本来身体就肥胖,人们常说‘胖人多湿’,你就是多湿的体质,加上你还觉得浑身沉重,这就是感受风邪的典型特征,风湿夹杂,客于体表肌肤,阻挡了经络的的气血运行。

加上膝盖处时而肿大,但是并不发热发红,摸着也柔软,而且,一到阴雨天就病情加重,这就都是寒湿为病的特征性表现。所以你这病情只能是风寒湿邪致病,而不会是风湿热致病。这样治起来也就清楚了,只要用祛风胜湿的方法治疗就可以啦。”

于是写下了一个方子:羌活、独活各各一钱(6g),藁本、防风、炙甘草各五分(3g),蔓荆子三分(2g),川芎二分(1.5g)上面的药物研成粗末,煎汤饭后服用。

张三锡嘱咐病人抓十服药就可以了,不出意外这十服药就可以把病治好。病人问张三锡:“都说痰湿重着黏腻,最不易祛除,你这七个药,才吃十服,会不会少了点啊。”

张三锡笑着说道:“药不在多在精,你的病虽然重,但是并不复杂。这方子叫做羌活胜湿汤,也不是我自创的,而是别人的方子,用温燥之品轻而扬之,当是药到病除。”

果然,这个病人还没有吃完十副药就好了。其实,张三锡用的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当中的方子——羌活胜湿汤!


上一篇:公开祖传秘方

下一篇:珍藏祖传效验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