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常说,当下瞧个小毛病就得跑医院且花销颇巨,其实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中医方剂里,有好多性价比挺高的宝贝,今日给各位分享10个老中医常推举的方剂,每个都针对常见问题,成分轻易能买到,用法还简便,重点是安全可靠,提议大伙收藏起来,没准哪天就用得上。
10个经典方剂,对症10种常见问题
1.风寒感冒(怕冷、流清涕、浑身酸痛)——麻黄汤
秋冬之际,有些人会有受凉感冒的状况,吹了冷风便全身发冷、鼻子不通,清鼻涕不停流淌,骨头缝都酸痛,麻黄汤这个药方挺实用,由四味药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可发汗祛寒,桂枝能暖体通经络,杏仁能止咳平喘,甘草能调和药性。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甘草(炙)二两(3g)。
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请注意风热感冒(流脓涕、喉咙痛、发烧)不可使用;孕妇以及体质虚弱者需遵医嘱。
2. 慢性胃炎(胃痛、胃胀、吃不下饭)—— 香砂六君子汤
当下人们压力比较大,饮食也不规律,胃炎几乎成了普遍病症,一吃凉的、辣的就肚子痛,饭后胃胀得好似塞了个皮球似的,还老是打嗝并且没食欲,香砂六君子汤是调理脾胃的“王牌方子”,其中人参、白术、茯苓能健脾祛湿,陈皮、半夏可理气化痰,砂仁、木香能开胃止痛,甘草能调和药性。
组成: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
用法:可以抓中药煎服,也能买现成的中成药丸,按说明书吃,坚持1-2周脾胃会舒服很多。
请注意口干舌燥、大便干结之人需谨慎使用;服药期间勿食生冷油腻之物。
3.失眠多梦(翻来覆去睡不着、容易醒)——酸枣仁汤
失眠的难受有谁能知晓?躺在床上数羊数到天亮,致使白天没什么精神,酸枣仁汤是专门针对“虚烦不眠”的。其中酸枣仁可养血安神,知母能清热滋阴,川芎能活血行气,茯苓能健脾宁心,甘草能调和诸药。
组成:酸枣仁炒二升(15g)、甘草一两(3g)、知母二两(6g)、茯苓二两(6g)、芎穷(即川芎)二两(6g)。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睡觉前莫饮咖啡、浓茶,情绪切莫过于激动,否则即便再好的药也难以奏效。
4.偏头痛(一侧头痛、跳着疼)——川芎茶调散
偏头痛发作时颇为难受,疼得让人直想呕吐,还怕光、怕声音,川芎茶调散中的川芎是治头痛的关键药物,可活血止痛;荆芥、防风能驱散风邪,白芷、细辛能减轻头痛,薄荷能清凉开窍。
用法:可购买对应中成药,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g,一日2次。
请注意孕妇不可使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腹泻(拉肚子、大便稀溏)——藿香正气散
夏天若吃坏肚子、吹空调着凉,或是旅行时水土不服而拉肚子拉得没力气,藿香正气散可救急,藿香可芳香化浊、止呕;紫苏、白芷能发散风寒;茯苓、白术能健脾祛湿;陈皮、厚朴能理气和中。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g),藿香(去土)三两(90g),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也可建议买藿香正气水或胶囊,按说明书吃,拉肚子严重时可以加服蒙脱石散(间隔1小时)。
需提醒的是,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开车者切勿饮用,可换为无酒精的胶囊或口服液。
6. 咽喉肿痛(嗓子疼、吞咽困难)—— 银翘散
上火、熬夜或是感冒之后,嗓子疼得无法说话,咽口水如同吞刀片一般,银翘散是清热利咽的“良策”:金银花、连翘可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能疏散风热、利咽止痛,桔梗能宣肺祛痰,甘草能调和药性。
用法:有对应中成药,温开水吞服或开水泡服,一次1包,一日2-3次。
需提醒的是,体质虚寒之人平素怕冷、手脚冰凉,勿过量饮用,否则易致腹泻。
7.关节疼痛(风湿痹痛、关节僵硬)——独活寄生汤
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关节疼痛问题,一到阴雨天气往往加重,关节酸胀发麻,僵硬到动弹不得,独活寄生汤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方中独活与桑寄生可祛除风湿、增强筋骨;杜仲和牛膝能补益肝肾、强健腰膝;当归配川芎有助于活血化瘀;桂枝加细辛则可温通经络,改善循环。
组成: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
用法:中药煎服,一副分两次喝,坚持1个月,关节不适会明显减轻。
注意: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可以配合热敷关节,效果更好。
8.消化不良(积食、腹胀、打嗝有酸腐味)——保和丸
家里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吃多了就积食,肚子胀得圆滚滚,打嗝一股酸臭味,还不爱吃饭。保和丸里的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积,陈皮、半夏理气和胃,茯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
用法:口服,水丸一次6-9克,一日2次,小儿酌减。
请注意不要长时间食用,积食情况好转后就停止,否则可能会损伤脾胃功能。
9.心悸心慌(心跳快、胸闷、容易紧张)——炙甘草汤
因压力大且常熬夜,老是感觉心跳快、胸闷气短,一紧张状况更厉害,炙甘草汤可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其中炙甘草能益气补中,人参与大枣能补气养血,生地、麦冬能滋阴润燥,桂枝、生姜能温通心阳。
组成:甘草(炙)(12g),生姜(切)(9g),桂枝(去皮)(9g),人参(6g),生地黄(50g),阿胶(6g),麦门冬(去心)(10g),麻仁(10g),大枣(擘)(10枚)。
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请注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之人需遵医嘱,服药时莫熬夜,亦莫动怒
10.湿疹(皮肤瘙痒、起红疹、流黄水)——消风散
湿疹太顽固,皮肤痒得抓出血,反复发作,消风散能祛风清热、除湿止痒。荆芥、防风、牛蒡子祛风止痒,蝉蜕疏散风热,苍术、苦参、木通清热祛湿,当归、生地养血润燥。
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各6g),甘草、木通各五分(各3g)。
用法:煎服。煎服这个时候可以用煎药的药渣煮水,放温后清洗患处,内外兼治。
服药之际,莫食海鲜、辛辣及油腻之物,亦勿接触过敏原。
最后再叮嘱几句
这些经过临床验证的经典方剂,其成分与用法皆准确可靠,不过中医秉持“辨证论治”理念,因每个人体质存在差异,用药前最好向专业中医咨询,尤其是孕妇、老人、小孩以及患有基础病者,切勿盲目服用。
除此之外,中药质量颇为关键,抓药需前往正规中药店,莫要购买劣质药材,否则会影响疗效,这些方剂性价比极高,一剂药大多仅需几十元,可解决大问题,将它们收藏起来,全家皆能获益,也不要忘记分享给身边有需求的朋友。
温馨提示:医药科普分享,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用药指导,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