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持续性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回声,最后倾吐痰沫而止为特征。本病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见,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病情愈严重。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以上。典型百日咳分为初咳期、顿咳期、恢复期三期,如能早期干预治疗,病程可以缩短,痉咳亦可缓解。 祖国医学称之为“顿咳”、“疫咳”、“顿嗽鸬鹚咳”、“天哮呛”等,“顿咳”之名始见于清代程文圃所著的《医述》。《幼科七种大全·掾树治验》载:“顿嗽,其嗽亦能传染,感之则发作无时,面赤腰曲,涕泪交流,每顿咳至百声,必咳出大痰乃住,或拒食乳食,尽皆吐出乃止。....遂以为此症最难速愈。必待百日后可愈。”其发病病机多为肺燥津伤,治疗上以“养阴润肺、镇咳祛痰”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清燥救肺汤或二冬膏为基础方。 ①初咳期:流涕、喷嚏、流泪、身微热,继而咳嗽,液重有痰(痰量多而粘稠,咳声重浊),进行性加重,咳嗽入夜尤甚,影响睡眠,轻微咽痛或咽部不适,体倦乏力。体质强及肺胃热盛者可见面赤唇红,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体质弱者可见面色苍白,唇舌俱淡,痰稀,脉沉滑无力。 ②顿咳期(痉咳期):是本病最典型、最严重的阶段,此期的临床表现非常有特征性,完全不同于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通常持续2~6周,甚至更长,是患者最痛苦的阶段,核心特点为“出现特征性的、阵发性的、痉挛性的剧烈咳嗽”。表现为顿咳频作,夜间尤甚,咳嗽可连续十几声以至数十声,憋气面红耳赤、流泪、流涎、表情极度痛苦(即百日咳面容),身体弓起,头部静脉怒张,难以吸气,吸气时出现高音调吼声(类似鸡鸣叫或哨子样的“嗖嗖”的回声),反复顿咳后,吐出大量痰涎或食物,咳暂告停止。咽部发痒,情绪不宁,颜面浮肿,唇色紫绀,口干舌红,舌苔黄,脉滑数。部分患儿可见痰中带血,甚至眼结膜下出血。部分患者会随着咳嗽出现憋不住屎尿的情况。
③恢复期:通常持续2~3周,或更长,核心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的剧烈咳嗽开始减弱、消失,鸡鸣样回声消失,呕吐频率显著减少,全身症状逐渐痊愈。临床表现为咳嗽减少,或干咳无痰,痰粘不易咳出,夜重昼轻,精神逐渐恢复,食欲逐渐改善,体力恢复开始愿意玩耍、活动,夜间被咳醒的次数大幅度减少,睡眠质量提高,遇到刺激性气味、剧烈运动后或遇冷空气会出现诱因性呛咳,舌红少津,脉细数。
处方:炒柴胡6克,杭白芍6克,云茯苓6克(捣碎),炒白术6克,蜜紫菀6克,蜜百部6克,天门冬6克,广地龙3克,代赭石10克(包煎),白芨10克,川贝母3克(冲服),生甘草3克,生姜片1片,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主治:木火刑金所致百日咳、顽固性咳嗽、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结核等。 ①白芨: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载:“白及,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此药质极粘腻,性极收涩,味苦气寒,善入肺经。凡肺叶破损,因热壅血瘀而成疾者,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肺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也。” ②白茯苓:贾九如《药品化义》载:“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干烦渴亦解。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③蜜百部+天门冬:此即治疗百日咳经典名方,能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标本兼治,相辅相成,“百天”也暗含治疗百日咳及气阴虚所致久咳、肺痨久咳等。 ④代赭石:质重沉降,善降上逆之肺气、胃气,是重镇降逆 要药,能有效地压制咳嗽冲气上逆 之势,“降气以止咳”以治其本。清代黄元御《长沙药解》云:“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⑤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多作冲服使用,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载:“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平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故配知母可以清气滋阴;配芩、连可以清痰降火;配芪参可以行补不聚;配归芍可以调气和营;又配连翘可解郁毒,治项下瘿核;配二陈代半夏用,可以补肺消痰、和中降火者也。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川贝母味苦、甘、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均归肺、心二经,具有清化热痰、开郁散结之效。浙贝母苦寒泄降,故适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嗽痰稠及忧郁烦闷、瘰疬痰核、痈肿疮毒之证;川贝母苦甘微寒,滋润性强,能润肺燥,适用于肺热燥咳及肺虚劳嗽。 选穴:鱼际、尺泽、内关、列缺、身柱、肺俞,以局部皮肤微红或微微汗出为度。 以上简单分享了治疗百日咳的一首验方,临床上根据病情辨证加减运用疗效可观,值得借鉴推广。当然,这些经验对于古今医家林林总总的治疗经验也只是管中窥豹,简介难免浅陋,有些见解可能会跟同仁有些许出入,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随着秋色渐深,寒意渐起,百日咳又将迎来新的一波挑战,希望以上分享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