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心脏长期无法有效泵血或充盈,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的病理状态,主要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基础疾病相关,同时受全身性疾病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 一、心脏本身疾病 1.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 心肌缺血或坏死: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长期缺血,部分心肌因梗死丧失收缩功能,剩余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引发心功能下降。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肌细胞死亡后,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如心室扩大、室壁变薄),泵血效率降低。 2.高血压 心脏负荷过重:长期高血压使心脏需以更高压力泵血,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弹性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心室扩大、心肌变薄,收缩力减弱;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异常增厚,影响心室充盈;限制型心肌病:心肌僵硬,舒张功能受限。 4.心脏瓣膜病 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如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导致血液反流或流出受阻,心脏需加倍做功,长期引发心肌劳损。 5.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心动过缓/过速:心脏节律异常降低泵血效率,长期可导致心肌疲劳。 二、全身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 高血糖损伤心肌微血管,引发“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收缩力下降。 2.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亢增加心肌耗氧量,甲减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 3.慢性贫血或肺病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泵血;慢性肺病(如肺气肿)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肺源性心脏病)。 广东省国利医学科学研究院现将治疗慢性心衰多年临床经验秘方公诸于众: 通脉饮 【组成】桂6~12g 赤芍9g 桃仁12g 川芎6g 益母草30g 红花6~9g 丹参15g 麦冬15g 黄芪15~30g 甘草6g 【功效】活血化瘀,益气通脉。 【主治】慢性心衰或风心病,属虚实相杂,血气瘀滞者。症见胸闷气急,心悸咳嗽,颧红唇绀,舌质黯或有瘀斑,脉细弦带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加减】30g,开金锁15g,山海螺15g;心衰出现肺水肿征象,加附子9~15g,万年青根15~30g,葶苈子12g,泽泻15g,槟榔9-12g(心率慢于60次/分时不用万年青根);心源性肝肿大或肝硬化,加三棱9~12g,莪术9~12g。 以上秘方在临床效果中立竿见影,但是每个人体质,病情和病因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