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水肿方
一、急性肾炎水肿方
(一)方1
(1)处方:鲜冬瓜皮1000克,葱白250克,活鲤鱼1条。
(2)煎法:将活鲤鱼去脏留鳞,同鲜冬瓜皮、葱白同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30 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器皿中,一分3份,每次服1份,每日3次。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肾炎的全身水肿等。
(5)功能作用:鲜冬瓜皮味甘,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肿、祛暑等作用;葱白味辛,性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等作用;鲤鱼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消肿等作用。故三味相合成方,相互为用,乃消肿之良方也。
(二)方2
(1)处方:石韦30克,红浮萍草30克,竹叶15 克。
(2)煎法:将三味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肾炎等。
(5)功能作用:石韦味苦、甘,性凉,具有利水、清肺、止血等作用;红浮萍草味辛,性寒,具有行水、祛风、发汗等作用;竹叶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热祛烦、利尿等作用。此三者相合成方,相互为用,对于急性肾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三)方3
(1)处方:大金钱草30克,柳树根15克(最好是用根白皮),白糖30 克。
(2)煎法:将大金钱草、柳树根放在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加入白糖搅匀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肾炎、尿道感染等。
(5)功能作用:大金钱草味苦、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等作用;柳根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等作用;白糖味甘,性凉,具清热去火等作用。故三味相合成方,相互为用,可治急性肾炎、尿道感染等。
(四)方4
(1)处方:萹蓄30克,淡竹叶30克,柳根皮30 克,红糖 30 克。
(2)煎法:将萹蓄、竹叶、柳根皮放在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入红糖搅匀乘温热时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肾炎水肿等。
(5)功能作用:萹蓄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尿等作用;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具有利尿、清热祛烦等作用;柳根皮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以上三味与性温的红糖相合成方,相互为用,借以解阴药过重之阴霾,成为和平之方也。
(五)方5
(1)处方:葫芦皮30克,车前子30克(包煎),白茅根30克(鲜者100克),金银花30克。
(2)煎法:将四味同入砂锅内,人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1日服2~3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肾炎水肿等。
(5)功能作用:葫芦皮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通淋等作用;车前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等作用;白茅根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利尿等作用;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如此四味同用相合成方,借以增强消炎、利水效用,则成为治急性肾炎水肿之效方也。
(六)方6
(1)处方:灯心草30克,萹蓄30克,红糖 30 克。
(2)煎法:将灯心草、萹蓄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入红糖搅匀后乘温热时服下,每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急性肾炎水肿、尿道感染等。
(5)功能作用:灯心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心利尿等作用;萹蓄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尿等作用。此二味若与性温的红糖相合成方,则可阴阳共济,相互为用,既防阴药之阴霾,又可增进疗效也。
二、慢性肾炎水肿方
(一)方1
(1)处方:玉米须50克,黑豆15 克,葵花根60克,赤小豆30克,花生米15克。
(2)煎法:将五味共同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5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1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慢性肾炎水肿等。
(5)功能作用: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水、降压、利胆等作用;黑豆味甘,性平,具有利水、祛风、活血、解毒等作用;葵花根味甘、微辛,性平,具有利水通淋等作用;赤小豆味酸,性平,具有利水除湿、解毒排脓等作用;花生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益肾等作用。故五味相合成方,相互为用,能发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方2
(1)处方:益母草90 克,黄芪30 克,白茅根60克,大枣15枚。
(2)煎法:将四味同入砂锅内,放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5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慢性肾炎水肿,或水肿日久不愈、脾肾两虚等。
(5)功能作用: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肿、活血调经等作用;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疮、生肌等作用;白茅根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利尿等作用。以此三味与味甘、性温的大枣相合成方,则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提高治疗效用,成为治慢性肾炎水肿之良方也。
(三)方3
(1)处方:葵花秆芯30克,柳根白皮30克,玉米须30克,薏苡仁50克。
(2)煎法:将四味共同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5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慢性肾炎水肿等。
(5)功能作用:葵花秆芯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通淋、排石等作用;柳根白皮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水、利胆、降压等作用;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等作用。以此四味相合成方,相互为用,借以增进疗效,已成为治疗慢性肾炎水肿之良方也。
(四)方4
(1)处方:玉米芯60克,向日葵茎芯15克,红糖30克,竹叶20克。
(2)煎法:将玉米芯、向日葵茎芯、竹叶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热时放入红糖搅匀服下。每日服2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慢性肾炎水肿、尿道感染等。
(5)功能作用:玉米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等作用;向日葵茎芯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肿等作用;竹叶味甘、淡,性寒,具有利尿、清热除烦等作用。此三味与味甘、性温的红糖相合成方,不但口感好,更重要的是相合为用,借以增强治疗效果。
三、肾盂肾炎水肿方
(一)方1
(1)处方:石韦30克,竹叶15克,红浮萍30 克。
(2)煎法:将三味共同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肾盂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等。
(5)功能作用:石韦味苦、甘,性凉,具有利水、清肺、止血等作用;红浮萍味辛,性寒,具有祛风、利湿等作用。二味与味甘、淡,性寒的竹叶相合成方。三味相互为用,可治肾盂肾炎浮肿等。
(二)方2
(1)处方:玉米须60克,绿豆15克,白茅根30克,赤小豆30克,黑豆10克,向日葵秆芯15克。
(2)煎法:将六味共同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肾盂肾炎浮肿等。
(5)功能作用: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水、利胆、降压等作用;绿豆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气等作用;白茅根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利尿等作用;赤小豆味酸,性平,具有利水除湿、解毒排脓等作用;黑豆味甘,性平,具有利水、祛风、活血、解毒等作用;向日葵秆芯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通淋等作用。此六味相合成方,相互为用,对肾盂肾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三)方3
(1)处方:茯苓皮30克,冬瓜皮30克,生姜皮15 克,石韦30克。
(2)煎法:将四味共同放入砂锅内,入适量的水起火,开锅后20分钟即可。
(3)服法:将已煎好的汤液倒入碗中,乘温热时服下,1日服2~3煎。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肾盂肾炎浮肿等。
(5)功能作用:茯苓皮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肿等作用;冬瓜皮味甘,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肿、祛暑等作用;生姜皮味辛,性平,具有行水消肿等作用;石韦味苦、甘,性凉,具有利水、清肺、止血等作用。以此四味相合成方,相互为用,具有医治肾盂肾炎浮肿的效用。
(四)方4
(1)处方:蝼蛄20克(焙至黄焦),商陆12克,鹿角6克,肉桂8克。
(2)制法:以上四味共同制成细粉,炼蜜为丸,共制16丸。
(3)服法:每6小时服1次,每次服1丸。
(4)适应证:本方适应于慢性肾盂肾炎水肿、慢性肾炎水肿等。
(5)功能作用:蝼蛄味咸,性寒,有小毒,具有利水退肿等作用;商陆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泻水、止血、消肿等作用;鹿角味咸,性温,具有温补肝肾、活血消肿等作用;肉桂味辛、甘,大热,具有补肾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等作用。此五味药寒热共济,阴阳并用,结成相合为用的方剂,乃治慢性肾病浮肿之良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