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糖尿病中医药选方18篇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123

原创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法——代谢病,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等代谢素乱。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及尿糖升高,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等症,并有疲乏、肥胖或消瘦等症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占绝大多数,原因未明;继发性占少数,原因虽明了,但在发病原理方面尚有不少未阐明的问题。原发性糖尿病又可按起病年龄分为幼年型、成年型两种。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对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的发病原理、病理生理及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已有很大进步,特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菜胰岛素浓度及胰岛β细胞释放旋岛素功能后,对于绝对和相对映岛素不足作为此二型糖尿病约发病原理已进一步青定,但引起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的病因至今尚属研究的问题。爽岛素绝对不足多见于幼年型和成年起病的脆性型病人,共中β细胞破坏较严重而分泌功能近乎衰竭或非常低下,临床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不足多见于成年型病人,血浆缺岛素浓度可稍低于正常或甚可高于正常,特刑是肥胖的糖尿病人常较正常体重的糖尿病人或健康人分泌为多。相对性胰岛素不足可能由于要求胰岛素分泌较多或拍抗胰岛素的激案等作用较强,或由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力下降,以致腹岛素分法虽已较多,甚或血浓度高于正常,但尚未能满足调节血糖浓度及糖代谢等正常范园的需要,临床上称为非碗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年来已发现与遗传,多食、肥胖、感染、应激,妊娠、少活动等因素有关,但这又仅仅是一种诱发因素,确切的原因至今尚未研究清楚。

本病的急性并发症,除感染外,主要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慢性病变,主要为微血管病变,包括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病变。由于抗菌素及胰岛素的广泛应用,死于酮症酸中毒、感染者已大为减少,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并发病,其次是肾脏病变及肿瘤。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为多饮、多食、多尿,易患疖肿及尿路、胆道、肺部感染,皮肤瘙痒,感党障碍,趾,指麻木酸病等症,尿糖阳性,血糖明显升高,体形肥胖或消瘦。

现代医学对本病目前尚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通常采用控制饮食,对症用药。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病”范畴。认为其主要发病原理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过食甘肥,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导致肾阴虚损,肺、胃燥热,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临床上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为肺热津伤,病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中消为胃热炽盛,症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苔黄,脉滑实有力;下消为肾阴亏损,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口干唇燥,舌红脉数。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常“三消”症状并见,略有偏重而已。因此在中医药治疗上,常常以三消中一消为主,同时治疗其他二消以照顾全面,谓之整体治疗。

1.降糖益胰方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实胃,止渴抑饥,降糖益胰。主治糖尿病。

【处方组成】炒苍术20~40克、炒白术15~30克,淮山药30~50克,、生地黄20~40克、熟地黄15~30克、玄参15~30克、北沙参30~40克、玉竹20~40克、五味子15~25克、桑螵蛸10~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渴重重用沙参;饥重重用生地;尿多重用柔螵蛸:胃热化火生病酌加连翅、野菊;脾阴不能滋肺而生肺痨,加鱼腥草、百部、白芨;脾虚不能化湿而聚湿为水肿,酌加云苓、党参,泽泻;脾虚肝旺、气滞血瘀而致肝肿大,酌加桃仁、鳖甲、丹参;脾虚血亏,血不养目,视力减退,酌加夜明砂、谷精草,枸杞子;脾虚失摄,目出血,加女贞子、旱莲、太子参;脾虚致泻加黄连、苡米仁;脾虚生痰,血脂过高,加山楂、首乌:脾虚心虚,心悸失眠,加枣仁,阿胶等。

【临床疗效】治疗80例。治疗前,血糖220~280毫克19例,180~220毫克61例,治疗后血糖150~170毫克41例,100~120毫克39例;治疗前,尿糖册33例,47例,治疗后尿糖+41例,+39例。

【按  语】本方治疗脾气虚弱、胃腑有热的糖尿病,临床上可有饥而不能的症状,脾气虚则纳面不能造化,胃热则消谷善饥,同时胃气上逆,则胃脘塞,亦可出现不嗜食的症状,故重用健脾益气、养阴生津和胃之药,取得疗效。

2.消三多方

【功能主治】功能滋补肝肾,养阴润燥,益气清热,生津止渴。主治消渴证。

【处方组成】人参5克(党参倍量)、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黄连9克,阿胶9克、白芍15克,天花粉9克、山药15克,黄精15克、蒸首乌15克,麦门冬9克,地骨皮9克、鸡子黄2枚,水蒸服。

【辨证加减】偏于上消加百合9克,乌梅9克;偏于中消重用生石膏至50克,知母15克;偏于下消重用山药30克,麦冬25克,加杞果15克,山萸肉9克,早莲草30克。

【临床疗效】治疗50例,均服药30剂,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及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23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空腹血糖及24小时尿糖定量较前下降30%以上)21例,无效(治疗3个月以上未达到有效标准者)6例。

3.甘芍降糖方

【功能主治】功能和中缓急,敛阴泻火,甘酸合用补阴血通气而除燥。主治糖尿病。

【处方组成】甘草、白芍煎汁浓缩成浸膏,再烘干制成浸膏片,每片相当于生药4克。每日剂量相当于生甘草8克,生白芍40克,制成12片,分3次服用。3个月为1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214例,单用本方治疗180例,显效54例,有效67例,进步12例,无效47例,有效率为74.2%。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合治疗34例,有效率为79.4%。用药前血糖均值为213.16毫克%,用药后降至166.66毫克%,平均下降46.50毫克%,经统计学处理,P<0.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按  语】消渴一病,中医各家皆认为火,甘草有大缓诸火的作用,臼芍有敛阴泻火之功,二药合用能治三消诸证。个别患者在用药2~4周后出现轻度浮肿,可能因甘草中甘草甜素的潴纳、水作用有关。有极个别患者空腹服用后出现上腹部灼热感,改为餐后服药即消失。本方对成年起病的轻、中度糖尿病患者,可单独或与其他降血糖药物或和胰岛素等综合使用,而对重症者必须与胰岛素等综合用药。患者处于急性感染,应激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切不可单独使用。每次用量不宜超过8片,每日不宜超过4次,剂量过大,不但其降血糖作用不会再增加,反而因腹胀,饱闷感等而不能耐受。

4.秋果消渴方

【功能主治】功能降糖,降压,降脂。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处方组成】(1)番石榴叶加水,煮取滤液成膏状,再取鲜干叶打成粗粉作填充剂,诱药混合干燥压片,每片含量为0.5克。每日3次,每次5~7片,饭前1~2小时服。(2)取番石榴生果230克,加水1000毫升,同时加入8.5克罗汉果蒸液混合。每日3次,每次150~300毫升,饭前1小时服。

【临床疗效】治疗55例,显效27例,占49%;有效17例,占31%;无效11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以单纯型36例的疗效较好,有效及显效共32例,占该型的88.9%,无效4例。

5.胜 甘 方

【功能主治】功能涩精缩尿,降血糖。主治肾虚型糖尿病。

【处方组成】黄肉30克,五味子20克、乌梅20克,苍术20克,加水2000毫升,蒸至100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前温服。

【临床疗效】治疗110例,显效(24小时尿糖定量在5克以下,空腹血糖比正常值增高部分下降60%以上或空腹血糖降至7.15摩尔/升左右)25例,占22.7%;有效(24小时尿糖定量在5~10克之内,空腹血糖下降幅度虽小于60%,但大于20%)69例,占62.7%:无效(治疗3个月,达不到上述标准)16例,占14.5%。总有效率为85.9%。

【按  语】本方重点治疗肾虚型糖尿病,具有滋肾生津作用,同时萸肉、五味子、乌梅均味酸,酸能生津敛肝,苍术健脾燥湿,动物实验有降低家兔血糖作用。四药同用滋而不腻,脾肾同治,以顾先后天,为治病之本。

6.郭氏降糖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主治气阴两虚型兼有合并症的糖尿病。

【处方组成】生地、熟地、菟丝子、川连、天冬,麦冬、玄参、大腹皮、云苓、知母、五味子、山萸肉,党参,黄芪,生石膏,制成浓缩合剂。每日3次,每次50~80毫升。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阳明热甚者先予白虎汤加减:阳虚者加用金匮竖气丸.肉挂、附子10克:合并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有冠心病者加瓜蒌、薤白,半夏。

【临床疗效】治疗33例,满1个疗程者24例,满2个疗程者8例,2个疗程以上者1例。结果显效(空腹血糖基本正常,24小时尿糖阴性或<5克,原有症状消失,减少胰岛素量的50%左右)11例,占33.33%;有效(空腹血糖下降20%左右,症状明显好转,尿糖定量减至原有的50%)12例,占36.36%;无效10例,占30.30%。总有效率为69.69%。

【按  语】糖尿病病程越长合并症越多,最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多种病症,治疗较为困难,用药必须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才能取得疗效。本方配伍紧密,考虑全面,用药讲究,为慢性糖尿病兼有心血管合并症者治疗较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7.清热和血降酮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毒,和血脉,复元阴,消酮体。主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处方组成】生芪4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苍术20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黄柏15克、栀子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生地30克、川芎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头晕头痛加夏枯草、钩藤、生石决,菊花:胸闷刺痛加红花、赤芍,丹参、山楂;渴饮无度加天花粉,玉竹:恶心、呕逆加陈皮、竹茹、生赭石、旋覆花;小便频多加五倍子、桑螵蛸、复盆子;疮疡疤肿加荡公英,银花,马齿苋,紫花地了。

【临床疗效】治疗2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17例,胰岛素依赖型5例:按尿中酮体多少分类,轻型(尿中酮体+)9例,中型(尿中酮体一)8例,重型(尿中酮体#以上)5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例,合并结核1例,合并肾病1例。显效16例,其中尿酮(卅)以上3例、(艹)4例、(+)9例,经治疗均转为阴性;有效5例,其中尿酮;(H)减为(#)和(+)者各1例,(#)减为(+)者3例:无效1例。

【按  语】血虚燥热、血脉不和为本病之标,故在治疗时,首先应以清热解毒,养血和血为主,并要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即使尿中酮体阴性,也应考虑血中残留之酮体,需继服本方,以防酮体复现。然后再用益气养血治本之法,以解决糖尿病的主要矛盾——气阴两伤。在治疗中急于清热解毒,以期迅速消除酮体的同时还需考虑气阴已虚,护气保阴,培补先后天,使热清而不伐气耗阴伤血,益气养阴而不碍邪,相反相成,使热毒清、血脉和、气阴复、酮体消失,以奏其功。

8.古 瓦 汤

【功能主治】功能养阴生津,主治消肾消中,饮水无度,小便频数。

【处方组成】干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太子参15克、生鸡金10克、古瓦(屋上陈旧老瓦,年代越久越好)150克。先将古瓦洗净捣碎,蒸煮1小时左右,弃渣取水蒸上药。

【临床疗效】治疗5例,血糖、尿糖转阴,症状消失,临床治愈有4例,好转1例。

【按 语】古瓦一味,宋代《大明本草》就有记载,有止小便作用;《本草纲目》谓:“甘寒无毒,主治消渴。”古有记载,今用之不多。

9.甘露消渴方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水,清肺胃。主治糖尿病。

【处方组成】熟地,生地、党参,菟丝子,黄芪、麦冬、天冬、玄参、山萸肉、当归、茯苓、泽泻,研末,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1.8克,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虚热偏盛者或时值盛暑,用石膏30克蒸汤送服胶囊,或加用川连1克,泡水频服;舌赤者加青黛3克冲服。

【临床疗效】治疗1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重恢复正常,空腹血塘低于140毫克%,尿糖餐前定性为阴性,24小时尿糖定量<5克)30例,占29.4%;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糖、尿糖降低)67例,占55.9%;无效15例,占14.7%。总有效率为85.3%。

10.消渴平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泻火,益肾缩尿。主治消渴证燥热偏盛、阴津亏耗或久病阴损及阴阳俱虚者。

【处方组成】黄芪、人参、天花粉、知母、葛根.天冬,五味子、沙苑子、丹参,制成片剂。每日3次,每次6~8片,1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333例,其中血糖升高331例,治疗后正常59例,好转209例,无效63例,有效率80.96%;胆固醇升高107例,治疗后正常29例,好转31例,无效47例,有效率56.07%:β脂蛋白升高52例,治疗后正常20例,好转14例,无效18例,有效率65.38%;甘油三酯升高86例,治疗后正常23例,好转31例,无效32例,有效率62.79%;24小时尿糖定量升高305例,治疗后正常107例,好转149例,无效49例,有效率83.93%,

11.降糖素方

【功能主治】温养五脏,生津正渴,降逆和中。主治心腹气冷、寒包火之消渴症。

【处方组成】兴安杜鹃3~5克,丁香1.5~3克、五味子9~12克、千姜1.5~3克,水煎服,或制成冲剂,片剂。1个月为1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153例,治疗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62.09%。其中21例轻型糖尿病,服药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0.47%。

【按  语】本方配伍较为紧密,丁香、干姜均有温中降逆作用,杜鹃和血活血;五味子滋肾生津,有补元气之不足,壮水镇阳之功。诸药配合温而不伤阴,补而气能通。本方对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疗效较好,尤其对轻型糖尿病的疗效更好。

12.三黄消渴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生津。主治气虚乏力、口干津伤之糖尿病。【处方组成】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天花粉25克、黄精30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阴虚火旺加知母;气阴两虚加玄参,麦冬、太子参;阴阳两虚去生石膏,加制附子、肉桂、枸杞子;血L脂高者加葛根、郁金、蒲黄、丹参;血糖下降慢者加苍术,玄参。

【临床疗效】治疗40例,显效18例(45%);好转16例(40%),无效6例(15%),总有效率85%。治疗前血糖为213.05±19.90毫克%,尿糖68.82±38.02克/24小时,胆固醇315.5±56.7毫克%,甘油三酯234.1±80.4毫克%;洽疗后血糖68.838.02毫克%,尿糖14.12±10.99/24小时,胆固醇201.1±34.77毫克%,甘油三脂106.9±77.66毫克%。经统计学处理,P值<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有20例治疗前后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17例治疗后胰岛素释放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峰前移。

13.降糖扶正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扶正培本。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处方组成】生黄芪9克、黄精9克,太子参9克,生地9克,天花粉6克,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2.3克。每日3次,每次6片。3个月为1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348例,其中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阴阳两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4%、65.5%、13.3%。气阴两虚组290例中,单用本方治疗132例,结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及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72例,占54.5%;良效(症状明显减轻,空腹血糖及24小时尿糖定景较前下降30%以上)36例,占27.3%;无效(治疗3个月以上未达到有效标准者)24例,占18.2%。合并应用西药降糖药158例,结果显效75例(48.1%),良效52例(32.9%),无效30例(19%)。

14.参黄降糖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导滞,益气养阴,散滞活血。主治阴虚实热型糖尿病。

【处方组成】大黄6~12克、桂枝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12~15克、生地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水煎,饭后2小时服。

【辨证加减】气虚严重者重用黄芪;阴虚有热者,去桂枝,加知母、地骨皮;:脾虚者加苍术、淮山药;肾阳虚者桂枝改肉桂,加附子;尿多者加山萸肉:眼底出血者加赤芍、丹皮:周围神经炎者加鸡血藤、忍冬藤、防风。

【临床疗效】治疗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中药组20例,中西医结合组10例:病情属轻度1例,中度19例,重度10例。治疗后单用中药组有效率为90%,其中显效率为55%,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80%。本方对降脂的疗效显著,洽疗后其下降幅度(均差)分别是,纯中药组:胆固醇39毫克%,β脂蛋白98毫克%,甘油三酯98毫克%;中西医结合组:胆固醇34毫克%,β脂蛋白163毫克%,甘油三酯98毫克%。

【按  语】少数患者服药后(1~2小时左右)出现肠鸣、下腹部隐隐作痛,则便后即消失。如果制成片剂服用,便可避免这种情况。本方对严重阴阳两虚的患者疗效欠佳。本方由编者所拟。

15.杨氏消渴方

【功能主治】功能养阴生津,健脾养骨。主治糖尿病。

【处方组成】沙参20克,山药20克、玄参30克、熟地30克.杞子30克、石斛30克,玉竹30克,丹参30克、天花粉30克、麦冬15克、益智仁15克、乌梅10克、芡实10克、知母10克,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血糖不降、苔黄少津加生石膏;多发性疖肿加银花,连翅,蒲公英;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黄连:皮肤瘙痒加白藓皮、蝉蜕,蛇蜕:心悸失眠加枣仁、五味子、柏子仁:腰痛加桑寄生、川断、狗脊;白内障加谷精草、夏枯草:血压高加菊花、钩藤、牛藤、石决明;长期低热加白薇、地骨皮、银柴胡:尿频尿急尿痛加幕蓄、瞿麦,甘草、生山栀。

【临床疗效】治疗74例,临床痊愈10例,有效39例,好转20例,无效5例。

16.益气阴降糖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补脾益骨。主治气阳两虚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处方组成】红参5克,茯苓5克,白术5克、黄芪5克、莒根5克,黄精10克、大黄1克、黄连1克,五味子1克,廿草1克,研末水泛为丸。每日3次,每次15克。

【临床疗效】治疗20例,臼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尿糖、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总有效率为85%。胰岛素释放曲线高峰,治疗前呈延迟反应型,治疗后呈正常反应型。

【按  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肥胖之体,肥人多气虚,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有一定疗效,特别对胰岛素释放功能有影响,可能与通过对胰岛素β细胞膜上葡萄糖受体功能的增强,从而引起初期胰岛素释放量增加有关。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

17.脐 疗 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益阴,培土补气,生津止渴,降低血糖。主治糖尿病。

【处方组成】石膏5克,知母2克、生地0.6克、党参0.6克,炙甘草1克,玄参1克、天花粉0.2克,黄连0.3克,粳米少许,制成粉剂,放阴凉处保存备用。每次取粉250毫克,加盐酸二甲双弧40毫克,混匀敷脐,上盖以药棉,外用胶布固封。每5~7天换药1次,每6次为1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1例糖尿病史8年患者,降糖药治疗无效,对胰岛素过敏,经本方3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

【按 语】本方对病证轻型、病程短者有显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8.金参消渴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养阴保津,滋肾温阳,淞圆圆肾。主治多饮、多食、多尿等症。

【处方组成】金钱草30克、炒党参12克、生黄芪12克,肥玉竹12克、杞子根12克、麦冬12克、大熟地12克、天花粉12克,制成冲剂。1个月为1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50例,总有效率92%。一般服药1个疗程,三多症状消失,尿糖转阴,血糖下降快。


上一篇:治疗皮肤病的验方:全虫方

下一篇:快速受孕的 3 个方法,第 2 个很多人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