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精神分裂症中医妙方选编51首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258

原创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精神活动失调,但一般均以思维、情感、行为及与环境相互之间的不协调(即所谓“分裂”现象)为主要特点,属中医“癫狂”范畴。多起病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精神病之一种类型,且多反复发作,根治颇难。

病    因:多因情志失调或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而致肝气郁结,气郁痰生,郁而化火,痰或与火互累,痰迷心窍为癫,痰火扰心为狂。二证多相互转化或并见。一般发作期为狂,缓解期为癫。

症    状:精神抑郁,语无伦次,动辄生疑,沉默寡言,多为癫病。狂病则见猖狂多怒,打骂不避亲疏,或弃衣奔走,或登高而歌。静则为癫,动则为狂。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概括而言,主要是精神活动障碍。其表现形式:一是知觉障碍,如幻觉、错觉;二是思维障碍,如联想散漫、妄想;三是情感障碍,如情感反应病态的高涨、低落或反常;四是运作障碍,如动作减少、增多、怪异性动作或姿势;五是行为障碍,由于上述病态精神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行为紊乱。但以思维障碍为最重要,也是本病最多见的症状,其发病形式主要有两种,即急性发病和逐渐起病两种。

1.大黄散

【组成】生大黄60克(可用量100克)。

【制法】散剂。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

【用法】口服。每日1剂。将药末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待冷频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功能】通便泻火。

【主治】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朱曾柏方。屡用效佳。一般服药1或2个疗程即获效或痊愈。待症状稳定后,可用制半夏、石莒蒲、橘红、枳实各10克,茯苓15克,胆南星、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以巩固疗效。

2.桃黄片

【组成】桃仁20克,大黄40克,赤芍药40克。

【制法】片剂。上药提取制成浸育糖衣片,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10片,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活血化瘀,破血行气。

【主治】精神分裂症血瘀有热而狂,体不虚者。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杨春林方。治疗186例,治愈73例(占39.2%);显著进步55例(占29.6%);进步42例(占22.6%);无效6例(占8.6%)。显效率为68.7%。

3.加味控涎丹

【组成】煅磁石9克,红大戟3克,甘遂2.4克(制),石菖蒲6克,橘红6克,沉香4.5克,白芥子9克(微炒),郁金6克,辰砂9克,川军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以米饮同下。

【功能】祛痰逐饮,降气平逆,镇心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痰饮扰心型)。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叶执中方。屡用效佳。本方宜于脉症皆实者,孕妇及体虚者忌用之。

4.灵丹口服液

【组成】丹参60克,夜交藤20克,灵芝10克,大枣10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加水煎煮2~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3次。

【功能】活血安神。

【主治】精神病失眠症。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周长发方。治疗160例,显效17例,有效88例,无效55例。笔者应用,常依本方加炒枣仁20克,如上法用之。验之临床,效果尤佳。

5.芫花散

【组成】芫花100克(取花蕾及叶)。

【制法】散剂。将上药晒干,研为细末,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成人每日服1~6克,饭前1次顿服。10~20天为1疗程。

【功能】利水泻火。

【主治】精神分裂症(痰火扰心型狂证)。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屡用效佳。若服药后恶心呕吐、泄泻,用陈米汤止之(鲜大戟服后反应亦然)。孕妇、胃肠有出血病史及体弱者忌用。

6.巴豆霜散

【组成】巴豆霜1.5~3克。

【制法】散剂。上药为一日量。分2次服,每隔半小时服1次。10次为1疗程。可连服2个疗程。第一疗程隔日服1次,第二个疗程隔2日服1次。

【功能】通便泻火。

【主治】精神分裂症(痰火扰心型狂证)。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屡用效佳。

7.牛角散

【组成】牛角适量(适龄健康之牛角)。

【制法】散剂。将牛角用木锉锉为粗粉,然后置于药缸中捣碎,经细筛后加入适量的糖,和匀,即可服用。

【用法】口服。首次以2~3克开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逐渐加至每日服60克。3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

【功能】清心镇惊。

【主治】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本方对思维及感知、分析、综合能力障碍疗效较佳,对原发性情感障碍效果较差。

8.壮阳散

【组成】附子9克,肉桂6克,干姜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9克,仙茅9克,川椒9克,党参9克,黄芪9克,熟地黄15克,龟板15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20天为1疗程。

【功能】辛热壮阳。

【主治】精神分裂症(阳虚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周康方。屡用效佳。

9.羚钩二矾散

【组成】羚羊角12克(锉末),白矾30克,枯矾30克(二矾均研细末),双钩藤600克(研粉),陈年死狗颅骨1只(用铁锅封闭微火烤成黄色,研细末)。

【制法】散剂。将上药混匀同研过筛即可。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服6~9克,每日服3次,饭前白开水冲服。年老体弱及儿童患者酌减。7天为1疗程。一般用药3个疗程。

【功能】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程爵棠《民间秘方治百病》。屡用效佳。服药期间忌食海藻、松菜、生葱、烟、酒之类。少数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厌食或便溏现象,减量后可消失。

10.砂珀心散

【组成】朱砂4.5克,琥珀4.5克,赤金箔3张,公鸡心1枚。

【制法】散剂。先将前3味药共研细末,再将公鸡1只追累死,立即将鸡心取出与上述药末混合一起,共捣成泥,备用。

【用法】口服。取上药即用井凉水冲服,1次服完。每日1剂。

【功能】清心安神,化瘀制狂。

【主治】癫狂。

【附记】引自程爵棠《民间秘方治百病》。屡用效佳。

11.蛇胆陈皮散

【组成】陈皮3703.5克(蒸),地龙炭740.7克,朱砂740.7克,僵蚕740.7克(炒),琥珀74.1克,蛇胆汁7.71毫升,白酒123.45毫升。

【制法】散剂。先将朱砂、琥珀分别研为细粉,过100~120目筛,再将陈皮、地龙炭、僵蚕共轧为细粉,过80~100目筛,然后将蛇胆汁、白酒与陈皮等药粉混合均匀。干燥,再轧成细粉。最后将朱砂粉置乳钵内,依次与琥珀细粉研匀,再与陈皮等细粉用套色法,陆续配研,和匀过筛,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0.6克,两岁以下每服0.3克,温开水送服。

【功能】祛风除痰,镇惊定喘。

【主治】由痰迷心窍引起的风热发狂,精神不安,以及咳痰喘促等症。

【附记】引自《广州市地方药品标准规格汇编》(第三册)。验方。屡用效佳。忌烟、酒、油腻、生冷等食物。

12.琥珀散

【组成】琥珀6克,人参6克,白芍药6克,灵磁石6克(醋煅),朱砂3克,远志2.4克(甘草水炙),石莒蒲2.4克,牛黄1.2克。

【制法】散剂。先将朱砂、琥珀、牛黄分别研为极细末,过100~120目筛,余药共轧为细粉,过80~100目筛。然后取朱砂置乳钵内,与琥珀、牛黄细粉研匀,再与余药细粉,用套色法,陆续配研,和匀过筛,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克,每日服1~2次,温开水或姜汤冲服。

【功能】镇静,安神,定志。

【主治】怔忡健忘,心烦口渴,语言错乱,哭笑失常,精神恍惚,失眠惊悸等症。精神分裂症也可选用。

【附记】引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屡用效佳。孕妇忌服。

13.癫狂马宝散

【组成】马宝60克,琥珀3克,龙涎香3克,牛黄1.5克,珍珠0.3克(豆腐制)。

【制法】散剂。上药分别研为细粉,过100~120目筛。再将珍珠细粉置乳钵,陆续与马宝等四味细粉配研,和匀过筛,贮瓶

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0.45克,重者服0.9克,温开水冲服。

【功能】镇静豁痰,安神定志。

【主治】由痰热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狂,口吐涎沫,神志不清,语言谵妄,疯狂打闹,烦躁不安,惊惕失眠,哭笑无常,及精神分裂症等。

【附记】引自《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验方。屡用效佳。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服。

14.平狂口服液

【组成】大黄30克(重者用至150克),生地黄30克,黄连5克,橘红20克,天竺黄10克,石菖蒲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除大黄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煮沸1~1.30小时,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再将大黄研为细粉兑入和匀即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重者服至50毫升),每日服2~4次。

【功能】豁痰降火,镇静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临床屡用,疗效满意。治疗50例,均获治愈。使用本方应注意:大黄用量视患者身体情况及耐受程度,或先用20~30克,根据病情增加用量,一般不超过150克。大黄也可与他药同煎,其泻下作用不及后下,而清热泻火力未减。因此,大黄便结后下,不便结同煎,同时斟酌。用药后以保持大便日4~6次为宜。若次数太多,则需大黄先煎,

或方中大黄减量,用5~15克。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15.青春散(一)

【组成】珍珠母24克,龙胆草6克,炒栀子6克,黄芩6克,黄连3克,细生地15克,杭白芍12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炒酸枣仁18克,远志10克,石菖蒲6克,合欢皮10克,天竺黄10克,琥珀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3次,白开水冲服。若患者胃纳较差,服药1周后,停服1~2天再服。或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清热平肝,活血养阴,开窍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症见语言内容离奇,甚至言语思维破裂,情感喜怒无常,行为幼稚愚蠢,可有片断的幻觉和妄想,受幻觉幻想支配伴有冲动行为。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临床屡用,多获效验。

16.青春散(二)

【组成】珍珠母30克,龙胆草8克,炒栀子8克,黄芩8克,黄连3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6克,知母10克,黄柏8克,炒枣仁15克,琥珀1.8克,朱砂1.8克,川大黄3克,胆南星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3次,白开水冲服。或每日1剂,水煎服。宜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功能】滋阴泻火,清心平肝,化痰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青春型。表现与青春散(一)相同,且尚表现食欲、性欲亢进,冲动行为多,俗称“花痴”。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屡用效佳。有的患者服药10~20天后即恢复正常。

17.清心丸

【组成】胆南星、全蝎稍、天麻、人参、郁金、生地黄各等分。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汤泡蒸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0丸,每日服1~2次,人参汤下。

【功能】清心化痰,益气定志。

【主治】心受邪热,精神恍惚,狂言叫呼,睡卧不宁,可用于精神分裂症狂证。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屡用神效。

18.牛黄膏(丸)

【组成】牛黄7.5克,朱砂9克,郁金9克,脑子3克,甘草3克,牡丹皮9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皂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1~2次,开水化服。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开窍。

【主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屡用神效。

19.红彤丸

【组成】姜黄30克,郁金30克,蝉蜕30克,明雄黄30克,槟榔30克,巴豆60克(去外皮和内皮脂膜,炒黄),大枫子60克(去外皮,炒黄)。

【制法】糊丸。上药分6次配制。先用石臼将巴豆、大枫子各10克共捣烂,再加其余5味药粉各5克,放入石臼内捣至红色,加入适量面粉、食醋,制成硬糊。如此再操作5次,将6次硬糊混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18丸(极量为25~35粒),隔日服1次,早晨空腹温开水送服。

【功能】活血解毒,泻火导滞。

【主治】狂躁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抑郁型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癔病),小儿高热抽搐、惊风。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宁德保祖传秘方。屡用屡验,效佳。注意事项同“白石散”。

20.白石散

【组成】滑石70克,巴豆30克。

【制法】散剂。先将巴豆除去外衣和内脂膜后,炒至黄色,放入石白内捣烂,再将滑石分3次加入共捣烂如泥,最后制成白色散剂,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0.5~1克,隔日服1次,于早晨用温开水冲服,或混入食物中服下。

【功能】通便泻火。

【主治】①各种因素所致的精神病,如打人、骂人、乱跑等重

症;②由高热所致的一切神经症状,如惊风、抽搐、谵语。③精神病患者一般身体强壮者。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宁德保祖传秘方。屡用屡验,奏效颇捷。临证时注意事项:(1)孕妇、体弱及肺结核、内出血的精神病患者禁用;(2)禁用凉开水或凉水服药;(3)药后出现腹泻症状为正常药物作用,不要服止泻药,但在服药期间,须大量饮开水及多喝稀面糊类物;(4)对不吃不喝的病人时,一次量不得超过0.5克,但应多做思想工作,动员病人饮开水用饭;(5)为加强药效,服药5小时加服冬眠灵50~100毫升做辅助治疗;(6)服至病人精神好转时,再配用对症方药调理善后。

21.万病散

【组成】生黑白丑30克,熟黑白丑70克(醋制),香附50克(醋制),臭芜荑2克。

【制法】散剂。上药经分别炮制后,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5克,早晨空腹服下。隔日服1次。

【功能】泻毒逐水。

【主治】各型精神病,伴有内脏疾患,如心脏病、肺结核、胃肠道和一般身体虚弱者。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宁德保祖传秘方。屡用屡验,疗效颇佳。服本方后,病人2小时出现一般腹泻症状,不要急于用止泻药,随着药物作用的消失而腹泻自止。待精神病好转后,即改用对证方药调理善后。

22.癫狂丸

【组成】白信石0.9克,巴豆霜0.9克,牛黄0.9克,朱砂0.3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小丸。6粒1支。

【用法】口服。成人每服1支,每天最多服1支,吞服。儿童酌减。

【功能】祛痰开窍。

【主治】癫狂,语无伦次,神志失常等症。

【附记】引自叶显纯《常用中成药》。清代邹支濂方。屡用神效。孕妇及肝病、肾病、脾脏肿大等病人忌服。不宜连续服用,如连续服用5~7天无效,即应停服。服药后,如果出现喉部灼热、呕血、小便量少、大便如米泔状,甚至休克、惊厥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立即去医院诊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采用本品时,必须严格随时观察,最好由医师决定是否服用。

原来规定,在服用癫狂丸及症状消失后1~2年内要忌食肉类、油腻助痰等食物。为了巩固疗效,病愈后要接服“金匮侯氏黑散”(白菊花12克,白术3克,防风3克,桔梗2.4克,黄芩1.5克,人参0.9克,当归0.9克,川芎0.9克,桂枝0.9克,茯苓0.9克,干姜0.9克,细辛0.9克,牡蛎0.9克,明矾0.9克。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1羹匙,用茶汁调服。

23.守宫丸

【组成】生白芍30克,百合30克,合欢皮30克,石决明30克,远志20克,炒柏子仁20克,茯神20克,甘草20克,知母

20克,生地黄20克,麦门冬20克,郁金20克,天竺黄30克,大贝母30克,琥珀30克,石菖蒲30克,炒枣仁30克,朱砂50克(轧细)。

【制法】水丸。先将前17味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清心宁神,安神开窍,利痰。

【主治】神志异常,多疑善虑,沉默不语,或语无伦次,或哭笑无常,舌质红,苔少,脉弦或细数。

【附记】引自秦世云《临证要方》。屡用效佳。

24.安神片

【组成】川军2000克,茯神1000克,枣仁2000克(炒),郁金1000克,甘草1000克,半夏1000克,竹茹1000克,枳实1000克,朱砂500克,寸冬1000克,琥珀500克,香附500克,菖蒲1000克,白芥子1000克,橘红1000克,赭石1000克,远志1000克。

【制法】片剂。上药除朱砂、琥珀、赭石外,余药加5~6倍之蒸馏水,煎煮30分钟后取上清液保存,剩渣加4倍量蒸馏水煮30分钟后取上清液。将两次上清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状,加研细后的朱砂、琥珀、赭石再加淀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压制成片,每片重0.5克,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20片,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理气化痰,安神定志。

【主治】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曹春林《中药制剂汇编》。屡用效佳。通过一年多观察,本方基本无不良副作用。

25.平狂散

【组成】碟石滚痰丸15克(中成药),大黄30克,赤芍药3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取药末15~30克,以蜂蜜适量调和成膏状,敷于脐孔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能】活血化瘀,除痰降火。

【主治】周期性精神病及精神分裂症狂证。

【加减】同时配用三棱针,取曲泽、阳交、太冲、足三里穴,点刺放血;首次宜多(总出血量15~30毫升)以后递减。体壮宜多,体弱宜少。每日或隔日1次。

【附记】引自程爵棠《刺血疗法治百病》。多年应用,疗效较为满意。

26.参棱散

【组成】丹参50克,三棱50克,生龙骨40克,生牡蛎40克,生大黄20克,枳实15克,生甘草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30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活血化瘀,通便泻火,镇静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

【加减】若失眠重者,加青碟石40克,琥珀10克;若头痛重者,加川芎15克,柴胡15克;若癫狂者,加郁金20克,石菖蒲20克;若属狂证者,加知母20克,生石膏50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据临床观察,有效率可达98%。其中治愈率为88%。

27.合欢丸

【组成】合欢皮15克,炙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胆南星12克,大枣5枚。

【制法】水丸。上药除大枣外,共研细末,和匀,再将大枣水煎取汁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化痰和中,镇惊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

【加减】若失眠明显者,加酸枣仁10克(炒),夜交藤15克;若妄想明显者,加石菖蒲10克,萱草10克;幻觉明显者,加服六味地黄丸、柏子养心丸各20~30粒(分3次服);若精神运动兴奋明显者,加制大黄10克,磁石10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可达80%以上。

28.癫狂膏

【组成】生大黄300克(研末兑入),赤芍药400克,桃仁200克,郁金150克。

【制法】膏滋。先将后3味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成清膏状,再将大黄粉兑入和匀,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3次,开水调服。

1料为1疗程。

【功能】通便泻火,活血化瘀。

【主治】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29.加味四逆散

【组成】附子60克,干姜15克,甘草10克,肉桂10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30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温肾壮阳。

【主治】精神分裂症,癫证(阴型)。表现为精神萎靡,行为懒散,音低语简,动作迟缓,孤独不群等。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狂证忌用。

30.达营口服液

【组成】莪术100克,大黄30克,赤芍药30克。

【制法】浓缩液。将莪术、赤芍药、大黄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40毫升,每日服2次。

【功能】活血化瘀,凉血达营。

【主治】周期性精神病(热入血室型)。多为未婚女青年,每遇月经前后发生兴奋、躁闹、哭笑无常、思维散漫,数日后自缓。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屡用效佳。经多年临床观察:有效率可达90%以上。

31.柴术口服液

【组成】柴胡30克,龙骨60克,牡蛎60克,大黄30克,赤芍药30克,莪术100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2个月为1疗程。

【功能】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祛痰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阳型)。表现兴奋紊乱,躁不宁,幻觉,幻想,卧起不安等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32.二石莪棱散

【组成】三棱12克,莪术12克,栀子12克,桃仁30克,石菖蒲10克,青碟石30克,代赭石30克,酸枣仁18克,大黄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

【功能】活血化瘀,豁痰开窍,凉血泻火,镇惊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表现为面目发青,精神恍惚,语无伦次,喃喃独语,狂躁易怒等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多年应用,得心应手,每获良效。

33.催吐散

【组成】藜芦10克,白矾10克,瓜蒂6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赤小豆3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5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

【功能】涌吐痰毒。宣滞破瘀,开闭催吐。

【主治】癫狂病。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临床屡用,效果良好。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若有吐不止者,予葱白麝香汤服。催吐期间禁食大葱、酒、辣椒。孕妇、身体虚弱、五脏有器质性病变者禁用。

34.黄石平狂丹(一)

【组成】生石膏30克,生大黄9克,生铁落30克,青碟石30克,黄芩12克,黄柏9克,黄连6克,青黛12克,芒硝9克,郁金9克,龙骨30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除大黄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浓缩成口服液,将大黄研末兑人和匀即可。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15天为1疗程。

【功能】清热泻火,镇静平狂。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躁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乔玉川方。屡用效佳。

35.黄石平狂丹(二)

【组成】石菖蒲12克,生石膏30克,生大黄9克,芦荟6克,黄柏6克,黄芩9克,薄荷3克,芒硝9克,中黄粉9克,天竺黄9克,鸡血藤9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除大黄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浓缩成口服液,将大黄研末兑入和匀即可。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15天为1疗程。

【功能】养血安神,清热开窍,降火平狂。

【主治】精神分裂症(血虚痰火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乔玉川方。屡用效佳。

36.黄石平狂丹(三)

【组成】当归9克,黄芩9克,黄柏9克,芦荟6克,木香9克,生石膏30克,生大黄6克,龙胆草6克,厚朴6克,枳壳9克,青皮9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除大黄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浓缩成口服液,将大黄研末兑人和匀即可。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15天为1疗程。

【功能】宽肠理气,荡涤污垢,泻瘀积,退内火,排毒除秽,开窍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阳明实热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乔玉川方。屡用效佳。乔氏随症投上列3方治疗500例,治愈401例,好转9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8.8%,痊愈率为80.2%。

37.竹沥达疫丸

【组成】黄芩60克,熟大黄60克,姜半夏60克,陈皮60克,茯苓60克,煅碟石30克,沉香15克,甘草45克,人参45克。

【制法】汁丸。上药用竹沥二大碗,生姜自然汁三盅同各药拌匀,盛瓷盘内晒干,研为细末,和匀,再晒干,然后以竹沥、生姜汁泛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6克,每日服1~2次,温开水送下。

【功能】降火泄热,逐痰镇惊。

【主治】由痰火内结,喘咳痰稠,大便秘结,或癫狂惊悸,苔黄腻厚,脉弦滑者。

【附记】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方剂手册》。屡用效佳。本方是由滚痰丸合二陈汤加味而成。其化痰之功胜于滚痰丸,而峻猛之性较缓。

38.钩蝎散

【组成】钩藤25克,菖蒲15克,全蝎15克,生地黄15克,枳实15克,琥珀15克,麦门冬15克,远志10克,甘草10克,石决明20克,朱砂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泡,并送服安宫牛黄丸1粒。

【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躁型(实热痰火型)。症见狂躁不安,面红目赤,心烦失眠,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韩百灵方。屡用屡验。

39.金龙丸

【组成】龙胆草15克,郁金15克,枳实15克,桃仁15克,茯神15克,胆南星12克,天竺黄12克,黄芩12克,木通20克,大黄10~100克,芒硝10~45克。

【制法】水丸。后2味药用量可随症酌定,若邪盛、便秘、体壮者,用大剂量;或已下、或大便不畅或便溏、体弱者用小剂量或以上,酌定。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或煎服。

【功能】化痰开窍,泻火通里,化瘀行气。

【主治】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据临床观察:有效率可达96%以上,治愈率为86%。

40.镇狂口服液

【组成】黄连9克,栀子9克,玄参60克,代赭石120克,生石膏120克,郁金15克,大黄12克(研末兑人),石菖蒲12克,麦门冬30克,丹参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黄30克,沉香10克,胆南星10克,朱砂3克,甘草3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除大黄、沉香、朱砂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浓缩成口服液,再将大黄、沉香、朱砂研末兑人和匀即可。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50毫升,每日服3次(温服)。10天为1疗程。

【功能】泻火镇狂,开窍醒脑,理气降逆,调和阴阳。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躁型(狂证)。表现为行动异常,情志激亢,打人毁物等。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41.合欢膏

【组成】合欢皮600克,茯神120克,郁金120克,石菖蒲150克,天竺黄150克,醋柴胡100克,当归100克,青皮100克,陈皮100克,白术100克,胆南星90克。

【制法】膏滋。上药加水浸透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每日服2次。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疏肝解郁,化痰开窍。

【主治】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42.活血散

【组成】三七50克,血竭50克,琥珀50克,西红花30克,朱砂20克,麝香2克,冰片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泄气。

【用法】口服。每次服2~3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或汤药冲服。

【功能】活血化瘀,芳香通窍。

【主治】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每至月经期病情加重者而兼有血瘀之症。

【加减】同时配服平狂汤(金碟石25克,郁金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木香5克,二丑15克,生桃仁15克,枳壳10克,生大黄15克,干姜5克,芒硝30克)。每日或隔日1剂,水煎服。一般单服汤剂(平狂汤),效果亦佳。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李洪全方。屡用效佳。平狂汤,泻下作用甚强,服之泻下不甚重者,可常规用药每日1剂,泻重者可隔日用药,更重者可考虑停用。据临床观察,一般服后腹泻重者多疗效佳良,其泻下物可为水样、黏液样、血样、泡沫样,此物排之越为干净,其治愈希望越大。但应注意不使虚脱为宜。

43.朱珀散

【组成】朱砂12克,琥珀18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分作12包,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晚睡前服用1包,温开水调服。服4日停服一晚。

【功能】活血利水,镇静安神。

【主治】精神分裂症。

【加减】同时配服龙牡白薇橘叶汤(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白薇12克,橘叶12克,生地黄12克,生白芍12克,川

牛膝12克,玄参9克,麦门冬9克,山栀子9克,竹茹9克,炒枳壳6克,生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周凤梧方。上两方(散剂与汤剂)配合服用,不仅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好,而且用治癔病,亦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朱珀散中之朱砂,在用之前不可与火接触。如上所用,药量不宜大,不宜长期服用,所以服4日停服1日为妥。

44.远仁散

【组成】炒远志120克,炒枣仁120克,茯神120克,飞朱砂12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用温开水冲冰糖送服。

【功能】清心,安神,定志。

【主治】精神恍惚,如痴如呆,语无伦次,举动失常者。

【附记】引自程爵棠《民间秘方治百病》。屡用效佳。

45.解郁安神丸

【组成】石菖蒲12克,郁金10克(矾水炒),炒山栀10克,麦门冬12克,醋香附12克,橘红12克,川贝母10克,胆南星10克,炙远志10克,炒酸枣仁15克,炒柏子仁12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竹叶10克,莲子芯6克,木香9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或

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理气解郁,清心开窍,除痰安神。

【主治】癫证(精神分裂症)。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李乐园方。屡用效佳。忌怒气,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

46.泻肝定狂散

【组成】黄连9克,黄柏9克,黄芩10克,川军10克,芦荟10克,青黛10克,生山栀10克,当归15克,龙胆草10克,木香6克,龙脑冰片0.5克,朱砂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

【功能】清肝泻火。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表现为肝火暴胀,心烦失眠,狂言妄语,暴戾不宁,面红目赤等症。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李清福方。屡用效佳。

47.平狂散(一)

【组成】青碟石12克,海浮石12克,盐黄柏12克,黄芩12克,代赭石12克,菊花12克,二丑12克,竹茹9克,生栀子9克,天花粉9克,麦门冬9克,知母9克,大黄15克,芒硝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

【功能】清热除痰,泻火通便。

【主治】精神病狂证(痰火实盛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王克敏祖传秘方。治疗1781例,痊愈1689例,进步7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8.99%,其中治愈率为94.83%。

48.平狂散(二)

【组成】栀子12克,龙胆草12克,玄参12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白芍药12克,地龙12克,菊花12克,麦门冬12克,知母12克,女贞子12克,二丑12克,生大黄12克,芒硝12克,生地黄15克,代赭石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

【功能】清肝泻火,泻热通便。

【主治】精神病狂证(火盛阳亢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王克敏祖传秘方。治疗482例,痊愈433例,进步2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95.23%,其中治愈率为89.83%。

49.平狂散(三)

【组成】柴胡9克,木香9克,赤芍药9克,红花9克,茯神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生地黄12克,川芎12克,桃仁12克,丹参12克,合欢皮12克,远志12克,柏子仁12克,女贞子12克,龙齿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2~3次,开水

冲服。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主治】精神病狂证(气滞血瘀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王克敏祖传秘方。治疗277例,痊愈162例,进步72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为84.48%,其中治愈率为58.48%。

50.癫狂口服液

【组成】生大黄12克,橘红12克,川厚朴10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柴胡9克,生地黄30克,竹茹15克,龙胆草10克,茯苓20克,生石膏40克,煅磁石60克,车前子15克,麦门冬30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除大黄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浓缩成口服液,再将生大黄研末兑入和匀即可。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能】泻肝火,清阳明,通二便,镇安神。

【主治】狂证(肝胆阳明实热型)。症见神志失常,语无伦次,喧扰不宁,舌红苔黄,脉数实者。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姚道昌家传秘方。临床屡用,愈人无数,效果甚佳。由于本方合“清泄、滋、镇”于一体,对于肝胆、阳明实热所致狂证者,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51.安神丸

【组成】西党参15克,黄芪12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枳壳4.5克,陈皮4.5克,当归6克,枣仁15克(炒),柏

子仁10克,全蝎3克,肉桂2克,珍珠母30克,猪苦胆1个(内装川芎末1.5克,管口扎实,防胆汁外溢,风干)。

【制法】水丸。上药焙干,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补虚扶正,化痰熄风,安神定志。

【主治】精神分裂症(体虚风痰型)。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庄奕周方。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上一篇: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名方验方合集

下一篇:备孕期间男性多久排一次精子是比较科学的,很多人都进误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