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杜春林教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总感觉很烦躁,胸口闷胀痛,有时还头晕胀痛,腿脚也总是抽着痛。如果你也有这些情况,就要小心肝脏问题了!
在中医的角度看,这些疼痛都和肝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现代人,生活各方面压力都很大,情绪也就容易压抑,久而久之就很容易烦躁,而在中医上来看,这是肝郁化火了。
这是肝火在体内乱窜,它“窜”到哪,那就疼。比如循着肝经跑,就会头痛,胸口疼,腿脚疼痛;如果是跑到胃部,不仅会烧心胃痛,还会上灼咽喉,咽炎红肿。
这类患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疼痛程度会随着情志变化。情绪平和,疼痛较轻,情绪激动,疼痛加剧。
此类患者还会出现:面红目赤、心胸烦热、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小便赤涩灼痛、头晕、咽痛等火热症候。
今天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方子,专门针对这种情况——金铃子散,全方只有两味药,一味金铃子,一味元胡。
方中君药为金铃子,其味苦性寒,善入肝经,疏肝气,泻肝火,以治胸、腹、胁、肋疼痛。
方中臣药为延胡索,其味辛苦性温,行气活血,长于止痛。
金铃子泄热疏肝,行气镇痛;延胡索活血散瘀,行气镇痛。两药合用,既可行气止痛,又能疏肝泄热,使气血畅、肝热清,则诸痛自愈,是各代医家治疗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方。
这两味药巧妙搭配,药虽少,但效果强大,堪称“止痛绝方”。只要是肝郁火旺所引起的疼痛,不管是哪,统统能横扫。
现代临床上常用它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前列腺增生、萎缩性胃炎、妇科腹痛、痛经、乳腺增生症及胸肋内伤症等属肝郁化火者。
配这方中的两味药时,剂量经常是相同的,如果有比较明显的偏向,可以适当调整比例。
如果肝火比较明显或胀痛等气滞表现较明显,可以加大金铃子的量。
如果是刺痛等血瘀表现比较明显,可以加大元胡的量。
如果肝郁横逆犯脾胃,出现脾胃相关的问题,比如饮食欠佳,不消化,大便稀溏,完谷不化等,可加上一些健脾消食的中药,比如山楂、神曲、白术、茯苓、陈皮等。
如果肝火上扰头目,出现头晕,眼睛肿痛,视物模糊等,需加上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的中药,如菊花、桑叶、决明子、龙骨、牡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