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良效五苓散的组方思路,是借鉴了仲景的几张治水方

发布时间:2024-03-26 阅读:991

经方中医张先生

良效五苓散的组方思路,是借鉴了仲景的几张治水方。水液代谢类疾病在《伤寒论》里边,见了大概(没完全统计)这么几张方子,有五苓散、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小半夏汤和猪苓汤。也就是说太阳病篇的蓄水证,大概是这些个方子,因为小半夏汤、泽泻汤属于在《金匮》里边的方子,我是给挪过来。还有一些个没来得及统计。

咱们讲一下,五苓散证:“若脉浮,小便不利,微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苓桂术甘汤,“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下一条一般人都会背是吧?“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后边我有对应的病例,咱们再展开讲。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大概是这几类。

如果诸位把《伤寒》和《金匮》学得炉火纯青,你们在临床上辨证,该五苓散五苓散,该苓桂术甘苓桂术甘,该泽泻汤就泽泻汤,该小半夏汤就小半夏汤。但是我想咱们没有小瞧诸位的意思,有可能学得比我好的多,如果达不到辨证那么精准的程度。为此,我在临床上把这些方子整合一下,整合了一张方子,叫神效五苓散。(听到这名字有点大,我一再告诉给我写课件的那个人写成变通五苓散,也别让那些研究生笑话咱们,他说不行。这效果这么好,你那个就叫神效五苓散,一定不给改。临床上那些杏林班的学员,包括西医的学员,在家里用的都风生水起的。)

总结上面几个条文的水饮证:水饮上头则眩,水饮欺肺则咳或喘,水饮凌心则悸,水饮入胃则呕,水走肠间则泻,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水饮停于膀胱则小便不利。

但是在《伤寒论》里的小便不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便排着不畅,另一种是小便过多。(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尿失禁多少年了,人家回去用上就好使。)

上一篇:中医治肿瘤可从这5方面消肿瘤

下一篇:15个神奇小方子,让你轻松告别疾病困扰!